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云南抚仙湖沉水植物分布及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005年6~7月对抚仙湖沉水植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沉水植物12种。沉水植物在抚仙湖沿岸浅水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北岸、南岸、河口以及湖湾。分布区内平均水深4.27m,平均透明度2.96m。优势种为黑藻、穗状狐尾藻、篦齿眼子菜、金鱼藻和苦草,其优势度分别为59.08%、54.47%、54.26%、48.71%和48.30%,占群落总优势度的65.19%。根据优势种及组成特征,可将沉水植物群落分为11个类型。全湖沉水植物分布区面积318.8hm^2,资源量19502.79t,平均生物量6118g/m^2。2005年与1980年前后和2003年的调查结果相比,抚仙湖沉水植物、生物量和分布范围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
抚仙湖窑泥沟人工湿地的除磷效果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了减缓和控制抚仙湖局部湖湾水体富营养化趋势,在抚仙湖北岸建设了净化面积1 hm2的人工湿地.综合利用生物氧化塘、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表面流人工湿地治理技术,对入湖河道窑泥沟污水中磷的去除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人工湿地系统对磷具有较强的去除能力.总磷去除率在7.75%~81.10%之间,平均去除率为54.9%.单位面积磷滞留量平均为265 mg·m-2·d-1,其中,湿地植物同化作用磷滞留量为26.1 mg·m-2·d-1,约占磷滞留总量的10%,大部分磷去除是通过基质吸附和沉降作用,但主要湿地植物水芹的季节变化对相应功能区的除磷效果会产生一定影响.试验期间,各功能区单位面积磷滞留量依次为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生物氧化塘>沉淀池>表面流人工湿地.  相似文献   
3.
以滆湖水草残存区——大洪港为对象,研究了自然条件下磷对大洪港草、藻状态转换的影响.对环境因子进行相关分析表明:总磷(TP)与叶绿素a(Chl a)、透明度(SD)呈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TP、总氮(TN)是影响水质变化的主要成分,其中主成分的贡献率及最大分量来源为TP.总磷浓度的变化影响大洪港草/藻型状态的转换,大洪港冬季处于草型状态,春季从草型状态转换为草-藻中间状态,夏秋季一直维持在草-藻中间状态.系统从草型状态向藻型状态转换的湖水总磷阈值为61μg·L-1,从草-藻中间状态向藻型状态转换的总磷阈值为115 μg· L-1.可通过采取削减与控制污染源、底泥疏浚、构建沉水植被区等措施来改善湖区生境,使TP浓度降低到61μg·L-1以下,以维持大洪港处于草型状态.  相似文献   
4.
高密度网围养鱼对水生植被的影响及生态对策探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研究了东太湖高密度网围养鱼实验区周围水生植被退化情况,影响范围半径>600m,在中心带优势种微齿眼子菜为黑藻、金鱼藻和穗花狐尾藻所代替,并引起水绵严重发生,丧失了饲料生产能力.养鱼污染可导致水生植被退化,14.3hm2网围面积上年N、P污染负荷量分别达242g·m(-2)·a(-1)和27.4g·m(-2)·a(-1).网围对风浪、水流的作用和水草收割的障碍效应是水生植被退化的另一重要原因.应对湖泊中网围养鱼的规模进行严格限制,并通过网围的小型、分散和短期化来减弱其环境效应的时空叠加,加强对网围周围水草的收割管理以防止植被退化和湖泊营养化.  相似文献   
5.
抚仙湖底栖软体动物的种类组成与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6-7月在抚仙湖采集到底栖软体动物7科8属9种,其出现率为70%,分布的最大水深为118 m,平均水深为31 m,分布区内的平均密度为614 ind·m-2,平均生物量为80.64 g·m-2.软体动物主要分布在湖湾,在密度方面,长角涵螺和环棱螺占优势,在生物量方面,河蚬和环棱螺占优势.现存量分布北区大于南区,沿岸区大于湖心区,水草区大于无草区.软体动物密度分布主要受湖底理化性质影响,与表层水体营养水平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蓖齿眼子菜繁殖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繁殖是影响水生植物生存竞争、分布以及群落结构动态变化的关键因素。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试验,较详细地介绍了蓖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的繁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蓖齿眼子菜有性繁殖中具有水表和水下气泡两种传粉方式;种子发生量较大,但种子发芽率低,不到6%,种子繁殖对种群恢复贡献不大,其主要作用在于远程传播和保持持久的种子库。蓖齿眼子菜具有广泛而高效的无性繁殖系统,可以通过断株、根状茎、地上块茎、地下块茎、地上茎节以及叶腋基部进行繁殖,其中最重要的是地下块茎和根状茎,次年种群恢复主要来自于地下块茎和根状茎。此外,对采用蓖齿眼子菜进行沉水植被恢复与重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抚仙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布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潘继征  熊飞  李文朝  柯凡 《生态学报》2009,29(10):5376-5385
云南抚仙湖是我国典型的高原深水湖泊,为揭示该湖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对生态系统变化的响应,2005年6~7月对浮游植物及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调查期间共采集浮游植物80种,隶属于7门32科56属,以绿藻、蓝藻和硅藻为主,种类数绿藻(46.0%)>蓝藻门(25.0%)>硅藻门(15.0%),密度绿藻(61.6%)>硅藻(16.1%)>蓝藻(9.1%).群落平均密度为87.58 ×104 ind./L, 转板藻(Mougeotia sp.)占绝对优势,其相对密度为35.9%.在水平分布上,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北区大于南区(P<0.05),沿岸区大于湖心区(P<0.01).在垂直分布上,浮游植物分层明显,主要分布在0~30 m水层,不同水层绿藻均占绝对优势.环境分析表明:抚仙湖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主要受营养盐的影响,而垂直分布主要受物理因子的影响.不同时期的调查结果比较表明,抚仙湖浮游植物种类数和密度呈增长趋势,与水体营养水平升高有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型丝状藻类转板藻发展成为绝对优势种,与其较强的竞争优势及太湖新银鱼摄食引发的下行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云南抚仙湖摇蚊幼虫的空间分布及其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6—7月在抚仙湖共采集到摇蚊科幼虫5属6种,其中花纹前突摇蚊和羽摇蚊为优势种,两者的相对密度之和达94.9%,相对生物量之和达97.5%,其现存量基本代表了抚仙湖中摇蚊幼虫的现存量.全湖摇蚊幼虫平均密度为(275±333) ind·m-2,平均生物量为(0.642±0.763) g·m-2.花纹前突摇蚊为全湖性分布,羽摇蚊主要分布在明星鱼洞以南湖区,其他种类为局部性分布.小突摇蚊为典型的深水贫营养型种类,其分布的平均水深达107.2 m.抚仙湖摇蚊幼虫密度分布与水深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与底质和水草的关系为沙砾石底<沙泥底<细泥底;水草区<非水草区.与1980年前后的调查资料相比,摇蚊幼虫的出现率和现存量显著增加,并出现了典型富营养型的指示种羽摇蚊,表明抚仙湖水体的营养水平在提高.  相似文献   
9.
抚仙湖不同类型岸带沉水植物分布及水体氮磷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6-7月,通过野外断面采样并结合水质分析,对抚仙湖不同类型岸带沉水植物分布及水体氮磷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抚仙湖岸带分为4个类型,岩石陡峭岸带、冲积平缓岸带、河口岸带以及湖湾岸带;沉水植物种类分布最多出现在河口型岸带和湖湾岸带,均为9种;最低出现在岩石陡峭岸带,为5种;沉水植物生物量最高出现在冲积平缓岸带,为8 300 g·m-2,最低出现在岩石陡峭岸带,为2416 g·m-2;沉水植物分布最深为A1岩石陡峭岸带,平均水深8.5 m,最深达到11.0 m;最浅为B2冲积平缓岸带,平均水深1.9 m,最深为6 m;岸带水体综合氮磷指标,以D2湖湾岸带最高,总氮、总磷分别达到5.34和0.145 mg·L-;最低为A2岩石陡峭岸带,总氮、总磷分别为0.87和0.015 mg·L-1抚仙湖沉水植物对水体氮磷的吸收固定总量约为总氮为5.28×104 kg,总磷为7 500 kg.  相似文献   
10.
高原深水湖泊抚仙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云南抚仙湖是我国典型的高原深水湖泊,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其水体营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系统发生了显著变化。为揭示该湖底栖动物的群落特征及其对生态系统变化的响应,2005年正7月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在抚仙湖18个断面110个样点中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19属27种,大型底栖动物出现率为97.3%,平均密度为855ind./m^2,平均生物量为58.01g/m^2。在密度组成上软体动物(50.3%)〉摇蚊幼虫(32-3%)〉寡毛类(17.4%),优势种为花纹前突摇蚊(Procladius choreus)、长角涵螺(Alocinma tongicornis)和方形环棱螺(Bellamya quadrata),三者共占总密度的51.4%。寡毛类和摇蚊幼虫全湖性分布,而软体动物主要分布在沿岸区,各类群优势种均呈聚集分布。底栖动物在沿岸区生物量显著大于湖心区(P〈0.01),但两者之间密度差异不显著(P〉0.05);南区和北区之间的密度(P〉0.05)和生物量(P〉0.05)差异均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表层沉积物总有机碳、底层水体溶解氧是影响底栖动物密度分布的关键理化因子,而底层水体溶解氧是影响底栖动物生物量分布的关键理化因子。抚仙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改进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74、2.88、0.87、2.40和20.84。沿岸区底栖动物多样性明显高于湖心区,主要是由于沿岸区分布有各种沉水植物,提高了底栖动物生境的异质性。与1980年调查结果相比,抚仙湖底栖动物多样性呈上升趋势,这与水体营养水平不断提高,沉水植物分布面积扩大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