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量   总被引:79,自引:4,他引:75  
利用遥感技术,结合生态学方法,在对生态参数遥感测量的基础上,计算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2000年的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2000年所产生的生态服务价值为9.17×1012元,总体空间分布由东向西递减、由中部向东北和南部递增,与植被的地带性分布梯度基本一致;森林的平均单位面积价值最高,为18789元·hm-2,占总生态服务价值的40.80%;其次是灌丛(13789元·hm-2)和耕地(13054元·hm-2),分别占总生态服务价值的10.79%和24.23%.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来看,气体调节价值的贡献率最大,占总价值的45.16%;其次是水土保持价值(28.83%)和涵养水源价值(14.44%);有机物质生产和营养物质循环的价值最小,其贡献率为11.57%.生态遥感测量方法克服了传统生态统计方法以点代面的缺点,计算结果能更加客观地反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空间分布,但该方法本身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对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的评估只是保守和粗略的估计,有待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1982-2012年中国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GIMMS NDVI、MODIS NDVI和气象数据,辅以趋势分析、分段回归以及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82—2012年我国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近30年我国植被NDVI呈缓慢增加趋势,增速为0.2%/10a;植被覆盖变化阶段性特征明显:即1982—1997年和1997—2012年植被覆盖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增速分别为1.2%/10a和0.6%/10a,均通过显著水平0.05的检验。(2)空间上,我国陕北黄土高原、西藏中西部以及新疆准格尔盆地等地区植被NDVI呈显著增加趋势;而东北地区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新疆北部的天山和阿尔泰山以及黄河源和秦巴山区等地区植被NDVI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中东北地区和新疆北部山区下降尤为显著,说明近年来我国中高纬度山区植被活动呈下降趋势。(3)不同区域植被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存在差异,我国北方地区植被对气温具有较长的响应持续时间;而除云南外,南方地区植被对降水的响应时间存在1—3个月的响应时间,且随着滞后时间的延长,相关性逐渐增大。(4)我国植被覆盖增加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驱动的结果,尤其是1999年之后人类活动影响逐渐加强。而我国东北地区和新疆北部山区植被覆盖的下降可能是由于该区降水减少所致,东南沿海地区植被退化则受城市化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态风险评估的锡林河流域退化草地优化管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遥感监测和空间信息分析技术,通过对退化草地的退化等级评估、风险度评估以及易恢复度评估,构建了草地生态优化管理指数(EMI),探讨了退化草地生态优化管理的实践途径;并以锡林河流域为例, 分析了退化草地生态优化管理指数.结果表明,通过构建退化草地优化管理模型,定量分析流域内不同优化管理等级退化草地的退化程度、危害性和易恢复性,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治理措施,有利于退化草地治理中的资源优化配置.该模型能整合退化草地的各种相关信息,具有较强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4.
巨须裂腹鱼年龄与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macropogon)是雅鲁藏布江的重要经济鱼类.作者利用2004~2006年在雅鲁藏布江水系收集的293尾样本,以背鳍条磨片作为主要鉴定年龄的材料,对西藏雅鲁藏布江巨须裂腹鱼种群进行了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巨须裂腹鱼的雅鲁藏布江种群由2~14龄和16龄共14个龄组组成.其中优势龄组为4~6龄(占74.85%).群体总性比为(♀:♂)=1:0.881.体长与体重的关系方程分别为:W♀=0.023L2.904(♀),W♂=0.018L2.962(♂),属于匀速生长类型.用von aertalanffy方程描述的生长方程分别为♀:Lt=65.676[1-e-0.053(t+3.305],Wt=4520.633[1-e-0.053(t+30305)]2.904;♂:Lt=49.622[1-e-0.074(t+4.017)],Wt=2034.481[1-e-0.074(t+4.017)]2.962.雌、雄个体生长的拐点年龄分别为16.6龄和10.7龄,对应的体长及体重分别为43.06 cm、1326.75 g(♀)和32.86 cm、600.31 g(♂).  相似文献   
5.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方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ith sequence specific primer,PCR-SSP),研究浙江地区汉族人群中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2,TLR2)Arg753Gln(G2408A)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布及其与肺结核病的易感性的关系。分析了170名肺结核病患者和199名正常献血者TLR2基因Arg753Gln位点的基因型分布频率。结果表明,在170名肺结核病患者和199名正常献血者中,TLR2 Arg753Gln位点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8.23%和84.2%,G/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1.77%和15.8%,两种基因型在两组中相比较,差异显著,P<0.001。两组人群中均未发现有A/A基因型存在。TLR2基因Arg753Gln位点在浙江地区汉族人群中有其独特的分布规律,这个位点的多态性分布对肺结核病的发展有潜在的危险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世喆  朱秀芳  刘婷婷  徐昆  郭锐 《生态学报》2022,42(8):3429-3440
干旱变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不同植被类型对干旱的响应亦有差别。开展气候变化下不同植被覆盖类型对干旱响应的差异分析,厘清温升干旱化进程对植被的影响,对了解植被发展动态及预测未来格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1982—2017年的总初级生产力(GPP)数据和同时期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中心(CRU)时间序列(TS)气候数据,分析了中国8个植被区GPP和干旱的变化趋势,通过对比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的趋势差异识别了典型的温升干旱化区域,在此基础上研究气温上升如何影响GPP对干旱的响应,进一步讨论了不同植被类型对干旱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1) 36年来8个植被区除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呈湿润化,其他植被区均呈现变干趋势;(2)气温上升大面积加剧了温带荒漠区和温带草原区的变干趋势;(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和热带季风雨林、雨林区的GPP受温度和干旱影响相当,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和针叶、落叶林混交林区的GPP受温度主导,其他植被区GPP均受干旱主导。  相似文献   
7.
医院院长职业化随同新医改“管办分离、法人治理”精神的出台再度引起业内的广泛关注,但何为院长职业化、何为职业院长等基本的概念仍尚未厘清,难免导致研究和实践的迷误。因而对现存代表性的模糊认识进行剖析,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概况研究评述,最后得出中国特色的院长职业化的概念,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农田灌溉对气候的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秀芳  赵安周  李宜展  曹森  李慕义 《生态学报》2014,34(17):4816-4828
过去200年全球灌溉农田面积迅速扩张,灌溉对气候的影响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研究者的关注。回顾了过去有关灌溉对气候的影响研究,归纳了前人的研究手段,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未来灌溉对气候的影响研究应该注重如下几个方面:1)同时利用观测数据分析方法和模型模拟研究方法进行灌溉对区域气候的影响,并将两者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求做到互相验证;2)对于缺乏地面观测数据或者地面数据受其他因素(比如:城市化)影响大的区域,建议利用遥感观测数据进行灌溉对地表参数的影响研究;3)注意对灌溉四大属性(灌溉位置、灌水量、灌溉方式和灌溉时间)的精确模拟,可以考虑耦合气候模型和作物模型进行模拟研究,并注意区分灌溉旱地和灌溉水田。4)提倡利用多模式集合的方式研究灌溉对区域气候的影响,以减少灌溉对气候影响(强度和方向)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5)未来也应该考虑模拟灌溉和气候变化间的互馈影响。  相似文献   
9.
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 我们在广东云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观测样区布设61台红外相机, 对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野生兽类4目7科9种, 鸟类6目14科34种, 其中广东省新记录1种, 为蓝绿鹊(Cissa chinensis), 记录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2种, 为原鸡(Gallus gallus)和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相对多度较高的5种兽类依次为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鼬獾(Melogale moschata)、野猪(Sus scrofa)和果子狸(Paguma larvata), 相对多度较高的3种鸟类分别是紫啸鸫(Myiophoneus caeruleus)、虎斑地鸫(Zoothera dauma)和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通过对相对多度指数前三的鸟兽日活动节律观察分析, 共发现4种典型昼行性动物(赤腹松鼠、紫啸鸫、虎斑地鸫和红嘴相思鸟)和1种典型夜行性动物(鼬獾)。赤麂日活动呈现两个高峰时段, 分别为12:00-14:00和18:00-20:00。本研究评估了广东云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部分兽类和鸟类资源现状, 为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吴欣宇  朱秀芳 《生态学报》2023,(24):10202-10215
分析不同区域植被对极端气候的响应对于加深对植被与气候之间关系的理解以及制定应对极端气候条件的措施尤为重要。基于2001—2020年气候数据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以植被区划为分析单元,分析中国8个植被区的NDVI和27个极端气候指数的时空变化趋势,探究各植被区植被NDVI对极端气候的响应特征与差异性。结果表明:(1)整个研究区及各植被区的平均NDVI年最大值呈显著增加趋势,其中,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区增加趋势最明显,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增加趋势最弱。(2)极端高温指数多呈升高趋势。极端降水指数在研究区东部呈升高趋势,在西南部呈减少趋势。(3)在不同植被区对NDVI影响最大的极端气候指数不同,其中在寒温带针叶林区影响最大的指数为温暖时间持续指数(WSDI);在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区和热带季风雨林、雨林区影响最大的指数为最高低温(TNx);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为简单降水强度指数(SDII);在温带草原区为最高高温(TXx);在温带荒漠区为年总降水量(PRCPTOT);在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为结冰天数(ID)。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