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浙江省临安市选择典型天然次生灌丛,分别进行封禁和目标树抚育,探讨灌丛恢复为乔木林的可能性.结果表明: 4年后,与未管护(对照)相比,封禁和目标树抚育后群落平均胸径分别提高1.3和2.6倍,平均高度分别提高0.5和1.1倍;目标树抚育林木出现了对照林分没有的4.5~8.5 cm径阶和4.5~8.5 m树高阶,形成了4 m高的新林层;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没有因抚育而下降;封禁管理维持了群落的树种组成,遵循原有的演替方向;目标树抚育显著改变了群落的树种组成,提高了目的树种的重要值,近期有可能恢复成为针阔混交林群落.与封禁相比,目标树抚育在优势林木胸径和高度生长、树种组成改善等方面更能达到预想的目标.在有条件经营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目标树抚育模式对天然次生灌丛进行管理,从而达到加快群落恢复演替形成乔木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褪黑素(melatonin,MT)具有强效抗氧化作用,在肠、肝脏、心脏、脑等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中具有清除自由基、保护线粒体、抗细胞凋亡等保护性作用。本文综合褪黑素应用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实验的近几年相关文献,总结并分析褪黑素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实验中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3.
了解四川盆地退耕造林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可为协调该区域退耕还林后土壤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于2013年4月对四川成都周边山区造林11年的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人工林(DL)、巨桉(Eucalyptus grandis)人工林(EG)和邻近坡耕地(CK)3种样地土壤进行分层(0~10 cm、10~20 cm和20~40 cm)取样调查。共捕获线虫10103条,分别隶属于2纲6目22科37属,优势属为滑刃属和绕线属,常见属为丽突属、鹿角唇属、小杆属等16个属,其余为稀有属。结果显示,不同样地间土壤线虫数量差异明显,但在垂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表聚现象。土壤线虫多样性指数(H'、SR、J')表现为DLCKEG,而优势度指数λ则相反;功能类群指数MI表现为DLEGCK,PPI和PPI/MI指数为CKDLEG。土壤线虫区系划分显示DL受干扰程度较小,食物网结构相对成熟,EG次之,而CK处于退化状态。以上表明,麻竹造林可丰富土壤线虫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维持较高的多样性,使土壤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分析小颗粒自体脂肪移植应用于面部年轻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自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行面部年轻化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玻尿酸注射)与研究组(40例,给予小颗粒自体脂肪移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皮肤检测指标、鼻唇沟及下颌缘形态评分、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优良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8.33%),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鼻唇沟、下颌缘形态评分、油脂、斑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皮肤水分、弹性评分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TNF-α、hs-CRP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NF-α、hs-CRP水平下降,且研究组治疗后TNF-α、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颗粒自体脂肪移植用于面部年轻化可有效改善患者皮肤状态,促进患者皮肤水分、弹性的恢复,并改善油脂及斑点问题,且移植后造成的皮肤损伤较小,且有着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保护野生资源、实现人工栽培,本研究以葶苈(Draba nemorosa)嫩茎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不定芽生根与试管苗生根继代增殖培养,以及移栽和定植研究。结果表明,MS+6-BA 0.4 mg/L+2,4-D 2.5 mg/L是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和继代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MS+6-BA 0.6 mg/L+NAA 0.1 mg/L 是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和不定芽继代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3MS+IAA 0.6 mg/L是不定芽生根培养和生根继代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86.8%,定植成活率为96.4%;定植苗保持了野生葶苈的植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6.
临安次生灌丛植物多样性对林火烈度空间异质性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同一过火3a后临安市太阳镇天然次生灌丛为对象,采用样地调查法按不同林火烈度设置火干扰样地进行植物群落调查,以检验林分内部的林火烈度异质性是否与局部的植物多样性变化相关。结果表明:研究区共有高等植物83种,分属于38科67属,群落区系组成以亚热带科属为主,表现出常绿阔叶林已退化过渡到位于演替早期阶段的落叶次生灌丛群落的性质;低林火烈度对灌木层的树种组成有影响,但不明显;中烈度林火对灌木层的物种组成影响较大;低、中林火烈度下草本层的物种组成变化都很明显;灌木层的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都表现出低烈度火未火烧中烈度火的趋势;草本层的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表现出中烈度火低烈度火未火烧的趋势;草本层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受林火烈度的影响较灌木层更大。研究表明次生灌丛群落过火区内部林火烈度异质性在初期会引起植物多样性的响应差异;低烈度火干扰可以增加次生灌丛生物多样性、促进群落更新;中烈度火干扰下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丧失较大,而草本植物多样性显著增加,不利于群落的正向演替。  相似文献   
7.
植物蛋白激酶与作物非生物胁迫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旱、盐碱、高温等非生物逆境胁迫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在遭受非生物逆境的威胁时,植物通过信号受体,可感知、转导胁迫信号,启动一系列抗逆相关基因的表达,最终缓解或抵御非生物逆境胁迫对植物造成的危害。其中,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酯酶的磷酸化/去磷酸化作用在植物感受外界胁迫信号的分子传递过程中起到开关的作用。正常情况下,蛋白激酶磷酸化开启信号转导途径,启动相应的抗逆基因表达反应;当信号消失后,蛋白激酶去磷酸化将信号转导途径关闭,达到调控植物正常生长的目的。因此,蛋白激酶在调控感受胁迫信号、启动各种非生物逆境胁迫响应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对植物蛋白激酶参与非生物胁迫响应的研究倍受关注。本文阐述了不同类型蛋白激酶在改良作物非生物胁迫抗性上的应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8.
盐分和干旱对沙枣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幼苗为实验材料,分别对其进行轻度干旱(土壤含水量7%—9%)、重度干旱(土壤含水量3%—5%)、100 mmol/L NaCl以及100 mmol/L NaCl处理下不同程度的盐旱共胁迫处理,处理2周后测其生理指标,包括生长指标、光合指标、渗透调节指标以及复水后生长指标,研究盐旱共胁迫对沙枣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对照相比,轻度干旱对沙枣幼苗的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重度干旱处理明显降低了沙枣的生物量,无论是轻度干旱还是重度干旱,都显著降低了沙枣幼苗的净光合速率、K~+含量,显著增加了N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和对照相比,100 mmol/L NaCl处理显著降低了沙枣幼苗的生物量、净光合速率和K~+含量,显著增加了N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和盐处理相比,轻度干旱和盐分共胁迫对沙枣幼苗的各项指标没有显著差异,而重度干旱和盐分共胁迫明显降低了沙枣幼苗的生物量、净光合速率;复水一周后,只有轻度干旱可以回复到对照水平。以上结果表明,盐分和干旱处理明显抑制了沙枣幼苗的生长,轻度干旱和盐分共胁迫条件下,沙枣幼苗表现出一定的交叉适应现象,而重度干旱却加重了盐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puroindoline(pin)基因在控制麦类作物的籽粒硬度中起着重要作用。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pina-gfp,为pina基因在哺乳细胞中的表达提供基础。方法:利用PCR方法从中国春小麦基因组中克隆到了pina基因,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gfp,用PCR和酶切鉴定重组子。结果:PCR和酶切鉴定表明,所构建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为pcDNA3.1( )-pina-gfp;将该片段克隆到pCF-T载体中,经测序验证,表明其为目的基因。结论:构建的pin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pina-gfp为pina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干扰树间伐对杉木人工林林分生长和林分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浙江临安选择26年生杉木人工林进行干扰树间伐,以不间伐为对照,间伐3 a后,研究干扰树间伐对林分生长和林分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伐3 a后,间伐林分单木平均胸径和单株平均材积生长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是对照林分的1.30和1.25倍;目标树的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均显著高于间伐林分一般树以及对照林分目标树和一般树,表明不同保留木对间伐的响应不一致.间伐后目标树的平均最近距离显著增加,生长空间较一般树明显扩大,目标树竞争压力释放显著,仅为间伐前的68.2%.间伐林分的林木株数仅为对照林分的81.5%,但蓄积生长量两者无显著差异.间伐3 a后,间伐林分14 cm径阶及以上林木株数提高了18.0%,显著高于对照林分的12.0%,表明干扰树间伐有利于较大径阶林木的生产.林木总体分布格局趋向于随机分布,符合林木分布格局随生长变化的一般性规律.干扰树间伐促进了杉木人工林的林分生长,优化了林分结构,有利于目标树的持续快速生长和较大径级林木的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