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香蕉枯萎病是目前国内和世界很多地区香蕉种植区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目前尚未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本文采集了海南省不同地区香蕉枯萎病的病原菌,通过经典病理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了鉴定,此外还优化了快速检测的方法.结果表明,通过接种巴西香蕉和粉蕉进行致病性检测以及分离菌rDNA-ITS测序结果,明确鉴定出供试的香蕉分离菌株为4号生理小种,粉蕉分离菌株为1号生理小种.为了对1号、4号生理小种有更多的了解,本文还对1号、4号小种菌株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确定了影响菌丝生长的最佳条件.结果显示,pH 5时最适合1号、4号生理小种的菌丝生长,适合菌丝生长的温度为19~28℃之间,温度达到37℃时菌丝不能生长,碳源对菌丝的生长影响不大.这些方法和数据可以有利于田间香蕉枯萎病病害的检测和最终确定,生物学特性的测定可以为耕作技术的改进和农药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巴西橡胶成龄无性系茎段的试管微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西橡胶成龄无性系茎段组织培养在生产中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但一直是橡胶树组织培养的难点,至今国内外鲜有成功的报道.本研究以在中国热带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巴西橡胶树优良品种热研7-33-97不同生长时期成龄树茎段为外植体,进行无性系试管微繁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时期的茎段在自然条件中受污染程度不同,茎段真菌污染率为稳定期>淡绿期>古铜期,细菌污染率为淡绿期>稳定期>古铜期.不同生长时期的成龄树茎段需要通过不同的灭菌方法才能显著提高外植体的利用率,外植体灭菌方法显著影响橡胶成龄树茎段的组织培养效率;与稳定期相比,古铜期和淡绿期茎段在组织培养过程中诱导丛生芽萌芽快、萌芽多,是较优的外植体材料;古铜期和淡绿期茎段在激素配比为4.0~5.0 mg/L6-BA+0.5 mg/L GA3的条件下能很好的诱导抽出丛生芽;丛生芽在激素配比为2.0 mg/L 6-BA+0.5 mg/LNAA,1.0 mg/t 6-BA+1.0 mg/L KT+0.5 mg/L NAA或0.5 mg/L 6-BA+1.5 mg/L KT+0.5 mg/L NAA的条件下能很好的诱导丛生芽抽出健壮的芽条;丛生芽抽出的健壮芽条在激素配比为0.5 mg/L IBA+0.5 mg/L IAA的条件下能较好的抽根成苗.外植体生长时期、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都是影响巴西橡胶成龄无性系茎段的试管微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农杆菌介导的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转化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蕉枯萎病是世界范围内香蕉种植区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严重威胁和影响着香蕉产业的发展.本文针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的4号生理小种,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转化体系,确定了影响转化效率主要因子的优化体系是:农杆菌在IM培养基诱导前农杆菌OD_(600)为0.15、农杆菌经IM液体培养基诱导的时间为7 h、乙酰丁香酮(AS)浓度为150 μmol/L、Focr4孢子浓度为1×10~6个/mL、共培养时间为48 h、培养温度为25℃、诱导培养基pH值为5.5.在此条件下,转化效率能达到700~800个转化子/10~6个香蕉枯萎病菌孢子.PCR验证表明外源的T-DNA已经成功随机地整合到该病原菌基因组中.目前,应用该转化体系已获得2 300多个转化子,为后续克隆相关致病基因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巴西蕉高效间接器官发生再生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间接器官发生再生体系是一种较好的突变育种和基因转化受体再生系统。本研究以巴西蕉低代试管苗茎段薄层切片、中代试管苗茎段薄层切片、吸芽薄层切片、雄花薄层切片为外植体,对巴西蕉间接器官发生再生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巴西蕉低代试管苗茎段薄层切片在0.5~1.0mg/L2,4-D+4~6mg/L6-BA激素条件下;雄花薄层切片在0.5~1.0mg/L2,4-D+0.2~0.5mg/LZT激素条件下能通过花菜体间接器官发生途径实现高效再生;同时,花菜体薄层切片在1.0mg/L2,4-D+5mg/L6-BA激素条件下,再次通过花菜体途径实现循环高效再生。本研究为建立香蕉高效间接器官发生再生体系和相关育种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海南红树林生境中海疫霉种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海南琼山市东寨港红树林区、文昌市清澜港红树林区、三亚市红树林区落叶病斑上采集分离到15个海生疫霉菌株,经鉴定分属于二个海生疫霉菌种,其中11个菌株属泡囊海疫霉Halophytophthora vesicula (Anastasiou & Churchland) Ho & Jong,4个菌株属刺囊海疫霉圆裂变种Halophytophthora spinosa var. lobata (Fell & Master) Ho & Jong, 这两个种均属国内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6.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腐霉菌分类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霉是一类世界性分布菌物,它可腐生、寄生或兼性寄生,又可陆生、水生或者水陆两栖生。目前世界各地被描述的腐霉种达250个,超过80种是植物重要的病原菌。腐霉主要引起各种植物根腐和幼苗猝倒,对农作物造成较大的损失。通过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腐霉分子生物学分类技术,诸如核糖体DNA(rDNA)转录内间隔区(ITS)的直接测序方法、分子杂交技术、PCR及改良PCR技术、基于线粒体DNA(mtDNA)的分析方法等进行了简述,为更快捷、准确的病原腐霉的鉴定及诊断技术的开发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抗生素产生菌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抗生素能否产业化决定于抗生素产生菌菌种的产素水平。因而如何提高抗生素产生菌的产素水平成为抗生素研究工作者长期不懈探索的重要课题。其中,诱变育种以其技术设备简单、省时省力等优点得到了微生物育种工作者的青睐,在诱变育种技术上取得了巨大进展,为抗生素工业化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综述了抗生素产生菌的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S-层(S-layer)普遍存在于古菌、G~+、G~-菌中,由S-层蛋白所构成细菌S-层结构的生物体中,其功能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但目前S-层的功能大都处于推测阶段。究其原因,是因为外源S-层基因可以造成宿主大肠杆菌的致死效应。本研究将一株苏云金芽胞杆菌的两个S-层蛋白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AJ012290和AY460125)的3’端序列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成功进行异源表达,在0.8mmol/LIPTG诱导培养6h时,菌体中包涵体表达量达到最高;并对表达蛋白进行了初步分离纯化,以期为后期利用该纯化蛋白进行抗血清制备,进而对该菌的S-层蛋白在宿主菌中的定位、功能分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香蕉的主产国之一,随着香蕉茎杆的综合处理、利用技术的不断深化,香蕉纤维的开发和利用在我国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香蕉纤维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主要原因是还没有获得高效的微生物提取菌株。本文以香蕉茎杆纤维脱胶为背景,采用脱胶菌侵染新鲜土豆片的方法,探讨了一种香蕉茎纤维提取微生物初筛的新策略,为香蕉纤维产业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个可资利用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由尖镰孢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引起的香蕉枯萎病是香蕉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之一。Foc有4个小种,其中4号小种(Focr4)因其寄主范围广且无高抗病性的香蕉品种,对香蕉产业的危害最大,其致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为研究其致病机制,本文对Focr4野生型菌株(Focr4-193-6)、因其T-DNA插入导致致病性严重减弱的突变体Focr4-1701、T-DNA插入标签基因敲除子△Focr4-1701及敲除基因互补子△Focr4-1701-cp-1为材料,从致病性测定、玻璃纸穿透试验、孢子形态观察、产孢量与孢子萌发率测定、粗毒素测定等方面对其与致病性相关的生物学表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T-DNA插入突变体Focr4-1701和基因敲除突变体△Focr4-1701接种后的香蕉植株叶片没有表现发病症状,敲除基因互补菌株与野生型菌株一样表现出发病症状;T-DNA插入突变体和基因敲除突变体不能穿透玻璃纸生长,T-DNA插入突变体及基因敲除突变体在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和产毒素能力上均极显著低于野生型菌株及互补菌株。这些表型性状差异说明Focr4-1701致病性严重减弱可能是T-DNA插入位点标签基因失活后导致了菌丝体侵染能力下降及产毒素能力降低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