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上游灌区稻田N2O排放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河上游灌区稻田高产区过量施肥现象十分突出,氮肥过量施用引起土壤氮素盈余,导致N2O排放量增大,由此引起的温室效应引起广泛关注。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黄河上游灌区稻田不同施肥处理下N2O排放特征。试验设置5个施肥处理,包括常规氮肥300 kg/hm2下单施尿素和有机肥配施2个处理,分别用N300和N300-OM代表;优化氮肥240 kg/hm2下单施尿素和有机肥配施2个处理,分别用N240和N240-OM代表;对照不施氮肥用N0代表。试验结果得出,灌区水稻生长季稻田土壤N2O排放主要集中在水稻分蘖前及水稻生长的中后期,稻田氮肥施用、灌水及土壤温度的变化对N2O排放通量影响较大,不同处理水稻各生育阶段N2O累积排放量与稻田土壤耕层NO-3-N含量动态变化显著相关。稻田N2O排放不是黄河上游灌区稻田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但灌区稻田N2O排放的增温潜势较大;稻田氮肥过量施用会显著增加N2O排放量,在相同氮素水平下,有机肥配施会显著增加稻田土壤N2O的排放量(P<0.01)。优化施氮能有效减少灌区稻田水稻生长季N2O排放量。稻田不同处理的水稻整个生长季土壤N2O排放总量为2.69-3.87 kg/hm2,肥料氮通过N2O排放损失的百分率仅为0.43%-0.64%。在灌区习惯灌水和高氮肥300 kg/hm2时,N300-OM处理的稻田N2O排放量达3.87 kg/hm2,在100 a时间尺度上的全球增温潜势(GWPs)为20.76×107 kg CO2/hm2;优化施氮240 kg/hm2水平下,N240和N240-OM处理的N2O累计排放量较N300-OM处理,分别降低了1.18 kg/hm2和0.57 kg/hm2,在100 a尺度上每年由稻田N2O排放引起的GWPs分别降低了6.33×107 kg CO2/hm2和3.06×107 kg CO2/hm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小儿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特点。所有患儿均行多排CT横断面扫描及MPVR重建。结果:53例中,单纯性阑尾炎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周围炎4例,其中1例合并紫癜;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33例,其中1例合并回肠末端美克尔憩室;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6例;阑尾脓肿8例。CT平扫以及MPVR重建显示阑尾肿大、增粗(直径大于6mm)30例,阑尾内粪石27例,阑尾周围蜂窝织炎23例,阑尾周围脓肿8例,大量腹水6例。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及重建技术能为小儿阑尾炎的诊断提供有力依据,提高临床术前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 A1c)是反映血糖控制状况的重要指标,可预示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与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0~2011年相继推荐其为糖尿病诊断的新标准,并采用Hb A1c≥6.5%作为临床诊断切点.中国关于Hb A1c的研究起步较晚,尚无国家化的标准检测方法,检测质量与国际标准法存在较大差距.同时,由于种群之间的差异性,国际标准所推荐的糖尿病诊断切点,不一定适用于中国人群.为此,本文综述了:a.Hb A1c的测定标准法,简介了国际及国家标准法的发展建立,以及两类标准方法的相互关系;b.Hb A1c的临床检测,概述了亲和层析法、免疫法及酶法在其测定中的应用;c.Hb A1c的即时检测,介绍了数种商业化即时检测仪的信息.旨在为促进国内Hb A1c临床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家用化Hb A1c检测仪的设计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以问题为导向的互动式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级应用以问题为导向的互动式教学法的普外科学生120名(研究组),另选取2009级之前的传统教学法普外科学生120名(对照组),分析两组的成绩,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两种教学的评价。结果:研究组平均分为(79.8±2.3)分,高于对照组的(77.6±2.1)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分数≥80分者显著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生对授课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问题为导向的互动式教学法应用于普外科临床教学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提高学生的分数,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三峡山地不同类型植被和坡位对土壤水文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层下渗和贮蓄水分的水文功能是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基础。以三峡山地大老岭林区为研究区,采集常绿林、落叶林和草地覆盖下不同坡位的原状土样,测定其饱和导水率和水分特征曲线,分析植被类型和坡位对土壤水分参数和库容的影响。结果表明:常绿林地的入渗性能最好,饱和导水率为7.80—322.81 cm/d,大于落叶林地(0.33—137.03 cm/d)和草地(0.84—115.80 cm/d);坡位间差异表现为上坡高于下坡。不同样地的饱和含水量差异较小,但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差异明显,草地最大,为20.77%—50.39%;不同坡位比较表现为下坡高于上坡。不同样地土壤水库容量差异较大,由田间持水量得到的库容量占总库容量的百分比以草地最大(63.25%),其次是落叶林地,常绿林地最小;坡位上表现为下坡的田间持水库容大于上坡。饱和导水率与土壤总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饱和含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均与土壤总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和粉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容重、砂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综合以上,草地持水性能最强,利于保蓄水分,常绿林地最弱,更利于水分入渗,补给地下水,下坡位的持水性能强于上坡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前列解毒活血汤对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EPS)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病患随机分成两组,即治疗组30例病患,对照组30例病患。治疗组患者每日早、晚饭后30 min温服150 ml前列解毒活血汤,对照组患者睡前30 min服用0.2 mg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哈乐),每日一次;另外选择30例健康男性作为空白组,不予任何处理。治疗周期为4周。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均要取EPS;空白组受试者只在临床干预实验进行前取一次EPS。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EPS中TNF-α、IL-6及IL-8含量或水平。结果: 实验开始前,治疗组、对照组患者观察值比较无差异,但与空白组比,数值显著升高(P<0.01)。经有效干预后,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的观察值均下降,治疗组下降趋势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前列解毒活血汤能有效降低Ⅲ型前列腺炎患者EPS中TNF-α、IL-6及IL-8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7例腹部手术后出现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儿采用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中药灌注、抗感染等综合治疗.结果:17例患儿均顺利恢复.炎性梗阻症状消失,院外随访未见不适.结论:采用非手术保守治疗儿童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内源性H_2S作为第3种被发现的新型气体信号分子,其生理学作用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在哺乳动物体内,H_2S与血红素蛋白的结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H_2S直接键合血红素中心Fe形成Fe-H_2S复合物;另一种则是H_2S修饰血红素卟啉环,形成硫代血红素结构.我们选用肌红蛋白(myoglobin,Mb)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点突变技术改变了血红素活性中心结构,结合紫外-可见光谱学以及X-射线晶体学,研究了H_2S与不同突变型Mb反应后的光谱和结构变化.结果显示:血红素中心近、远端腔微环境的变化,如腔体极性、氢键数目、氢键位置等因素直接影响蛋白质与H_2S的结合,以及硫代血红素(sulfheme)的形成.这些结果为研究血红素蛋白参与内源性H_2S代谢机理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9.
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结合抗原的能力,已被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及治疗领域.但因单克隆抗体的组织渗透能力较差、体内的保留时间较长以及制备过程繁琐,从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自1993年首次报道在骆驼体内天然存在的单链抗体(HCAb)以来,由于其可变区间VHH(纳米抗体)具有体积小、溶解度高、特异性强以及可在细菌中大量表达等优点,较之传统单克隆抗体,VHH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及药物开发等医学领域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纳米抗体的骨架区及互补决定区与传统抗体重链相应区间的结构比较;纳米抗体库的构建以及运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对VHH库的筛选;纳米抗体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及其用于分子显像的优势,以及纳米抗体作为抗肿瘤免疫偶联物的靶向组分在癌症治疗领域中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问题为中心的(PBL)教学法联合病案式在心血管内科教学查房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48人,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选择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且从事教学工作10年以上的教师进行心血管内科的授课,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临床病例进行讲解,对照组采用传统知识传授型(LBL)教学法,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授课3周后,评价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临床操作技能和课程满意度。结果:考试成绩结果显示观察组基础知识得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例分析和临床操作结果显示观察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课程的满意度为83.33%,对照组为54.1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法联合病案式在心血管内科教学查房中较LBL具有显著的优势,值得在临床实习教学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