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硫对土壤重金属形态转化及植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源要素硫在土壤中的化学循环不仅会直接影响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环境行为,也可通过调控植物根际微环境间接影响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累积.土壤中的硫被植物根吸收后在植株中合成的有机硫化合物如植物螯合素(PCs)和金属硫蛋白(MTs)可与重金属形成毒性较低的络合物,构成植物重金属解毒的重要机制之一.我国部分土壤缺硫现象严重,为保证作物高质高产,硫肥的使用逐渐被重视,而硫与重金属的交互作用机制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综合相关研究,介绍了硫在土壤中的生物化学转化,探讨了土壤硫的化学转化对土壤重金属形态转化及植物有效性的影响,并对今后硫在土壤重金属控制的应用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富营养化水体中光照对沉水植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恢复沉水植物是修复富营养化水体和维持水体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其中光照是主要的限制因子.本文系统总结了影响水下光强衰减变化的因素和光强对沉水植物生理的影响机制,重点阐述了常见沉水植物在低光胁迫下体内碳、氮、磷的生理代谢机理,抗氧化酶系统的响应机制以及色素组成和浓度的变化反馈.此外,本文还列举了常用的恢复沉水植物的工程措施,提出了恢复富营养化水体中沉水植物群落的思路.并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就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侧重点提出建议,为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金属型纳米颗粒对植物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工纳米颗粒(NPs)的广泛应用带来的潜在环境风险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金属型纳米颗粒(MB NPs)具有金属毒性和纳米毒性的双重效应,其生物毒性和生态风险已成为纳米毒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植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分,是NPs生物累积并进入食物链的潜在途径.本文论述了MB NPs在植物中的吸收、转运和累积过程,总结了MB NPs对植物的毒性效应及其机制,探讨了MB NPs植物毒性的影响因素,综合评述了近年来关于MB NPs对植物特别是农作物的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进展,同时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西湖沉积物中解磷菌的分离纯化及其解磷能力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李文红  施积炎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11):2112-2116
采用有机磷固体培养基和无机磷固体培养基从沉积物中分离出具有解磷能力的菌株,通过平板划线分离纯化后得到6株磷细菌,其中2株为有机P细菌(编号为OP1、OP2),4株为无机磷细菌(编号分别为NOP1、NOP2、NOP3、NOP4).测定发现,OP1、OP2和NOP3溶磷能力较强,NOP4解磷能力较微弱,而NOP1及NOP2在分离纯化后失去了解磷能力;菌株OP1及OP2具有较强的分解有机磷卵磷脂的能力,接种OP1、OP2菌株的培养液中水溶性磷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8.53和64.53倍;接种NOP3菌株的培养液中磷含量比对照增加了54.06倍.  相似文献   
5.
王梦  段德超  徐辰  于明革  施积炎 《生态学报》2015,35(6):1743-1751
选择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茶树根细胞壁中不同多糖组分在吸附铅(Pb)过程中的作用差异以及与其发生交互作用的主要功能团。结果表明,在茶树根细胞壁吸附Pb过程中,绝大多数的Pb(68.42%)是吸附在纤维素以及木质素上;其次是果胶(20%)、半纤维素2类(5.26%);半纤维素1类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同时,通过细胞壁不同组分吸附Pb前后的傅立叶红外光谱表征结果得出,在吸附Pb的过程中,果胶中起作用的功能团主要有羟基、羧基;半纤维素1类中起作用的功能团主要是羧基;半纤维素2类中起作用的功能团主要为羟基。  相似文献   
6.
7.
采用悬空培养及离体培养的方式,观察玉米的根边缘细胞在铜离子胁迫下发生的形态、数量及存活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玉米根长为32mm的时候,边缘细胞的数量达到最大,为4125个,但其存活率此时最低。玉米的根边缘细胞随着铜离子浓度增加,边缘细胞的数量发生变化。当处理浓度为50umol·L-1时,边缘细胞的死细胞数量达到758个(存活率为24.80%),随后铜离子处理浓度增加到100umol·L-1时,存活率降低了17.54%。玉米根边缘细胞的数量随着铜离子浓度的增加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而存活率逐渐降低,说明在重金属铜离子胁迫下,根边缘细胞的释放起到对根际区域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有机酸在植物对重金属耐性和解毒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对重金属的耐受和解毒机制可分为外部排斥和内部耐受两大类。该文综述了有机酸作为一类金属配位体,在植物对重金属的这两大类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在重金属的外部排斥过程中,植物根系分泌有机酸,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金属配位体复合物,改变重金属的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阻止金属离子进入植物体内或避免其在根部敏感位点累积。此外,有机酸还可与进入植物体内的金属离子螯合,使其转化为无毒或毒性较小的结合形态,缓解重金属的毒害效应,实现植物对重金属的内部耐受。  相似文献   
9.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修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氯联苯(PCB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物危害性极大,流入环境后易被土壤颗粒吸附而长期蓄积在土壤中.运用生物技术修复PCBs污染土壤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其中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具备了较高的开发与应用价值.本文简要评述了当前PCBs污染土壤的主要修复技术,并通过分析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论述了运用该技术修复PCBs污染土壤的可行性以及所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0.
植物对铅的吸收、转运、累积和解毒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揭示植物对铅的吸收、转运、累积和解毒的分子机制,可以明晰农作物吸收铅的关键过程,阻控铅在粮食、蔬菜中的积累,降低重金属的食用风险;也可以阐明某些铅超积累植物的耐性与解毒机制,分离并克隆铅超积累的功能基因,培育高效的铅污染土壤修复植物.本文从铅进入植物的两个重要途径(叶片的吸附与吸收以及根系的吸收与转运)出发,系统总结讨论了植物对铅的吸收、转运、累积和分布的研究进展;采用胞外至胞内的空间顺序,分别从植物根系分泌物的解毒、细胞壁的固定和动态响应、细胞质膜的选择透过性作用、液泡的区隔化作用以及金属有机配体的螯合等方面论述植物铅耐性和解毒的分子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