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蚕雌性附腺及其Ng突变体的蛋白质组差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蚕雌蛾性附腺在化蛾前2到3天开始大量分泌胶状粘性蛋白,其贮存部迅速地膨大,而其Ng突变体的雌蛾性附腺不能正常分泌胶状粘性物质.分别对家蚕(Bombyx mori)的正常及Ng突变体雌蛾性附腺分泌部组织的蛋白质进行提取,并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和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对提取的蛋白质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比较分析,并对主要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用质谱鉴定.实验结果表明,用银染法,平均每张电泳图谱可以分离约700个蛋白质点,其中大部分的蛋白质点分布在pH 4~8范围内,其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30~70 ku区域.比较分析发现一些差异表达蛋白,其中No2,3蛋白质点经质谱鉴定为肌动蛋白A3,该蛋白质只在化蛹后期正常雌性附腺组织中特异表达,而Ng突变体中肌动蛋白A3的缺失,暗示了肌动蛋白A3可能与家蚕雌性附腺的胶状粘性物质的胞外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2.
家蚕雌性附腺及其Ng突变体的蛋白质组差异研究(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雌蛾性附腺在化蛾前2到3天开始大量分泌胶状粘性蛋白,其贮存部迅速地膨大,而其Ng突变体的雌蛾性附腺不能正常分泌胶状粘性物质.分别对家蚕(Bombyx mori)的正常及Ng突变体雌蛾性附腺分泌部组织的蛋白质进行提取,并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和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对提取的蛋白质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比较分析,并对主要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用质谱鉴定.实验结果表明,用银染法,平均每张电泳图谱可以分离约700个蛋白质点,其中大部分的蛋白质点分布在pH 4~8 范围内,其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30~70 ku区域.比较分析发现一些差异表达蛋白,其中No2, 3蛋白质点经质谱鉴定为肌动蛋白A3,该蛋白质只在化蛹后期正常雌性附腺组织中特异表达,而Ng突变体中肌动蛋白A3的缺失,暗示了肌动蛋白A3可能与家蚕雌性附腺的胶状粘性物质的胞外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3.
家蚕雌性附腺及其Ng突变体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谱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分别对家蚕(Bombyx mori.L)正常及Ng突变体雌蛾件附腺分泌部组织的蛋白质进行提取,并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和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对提取的蛋白质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比较分析。用银染的方法,平均每张电泳图谱可以分离约700个蛋白质点,其中大部分的蛋白质点分布在pH4~8范围内,在分子量上主要集中在30~70kD区域:比较分析发现,有4种蛋白只在正常性附腺组织中特异表达,而有2种蛋白只在Ng突变体的组织中特异表达。另外约有29种蛋白在正常性附腺分泌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g突变,而约有15种蛋白在Ng突变体的分泌部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这些差异蛋白质可能与Ng突变的形成和导致这种突变体的性附腺不能正常分泌粘性蛋白的性状有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抗菌蛋白在生物体非专一性防御系统有着重要的作用 ,已有数十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被分离 ,这些多肽可大致分为 3类 ,即含分子内二硫桥的抗菌肽 ;具有双亲α 螺旋结构的抗菌肽 ;以及富含某种氨基酸残基的抗菌肽[1 ] ,一般来说 ,这些抗菌肽具有分子量小 ,稳定性好 ,无细胞毒性 ,抗菌谱广等特点。多种抗菌肽的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已经确定[2 ] ,但作用机理仍不明了。一般认为可能存在两种作用模式 ,即 1)通过肽 脂膜相关作用杀菌 ;2 )通过受体介导的识别过程起作用[1 ] 。CecropinB是一种较早从家蚕中分离得到 ,由 …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抗菌蛋白在生物体非专一性防御系统有着重要的作用,已有数十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被分离,这些多肽可大致分为3类,即含分子内二硫桥的抗菌肽;具有双亲a-螺旋结构的抗菌肽;以及富含某种氨基酸残基的抗菌肽[1],一般来说,这些抗菌肽具有分子量小,稳定性好,无细胞毒性,抗菌谱广等特点.多种抗菌肽的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已经确定[2],但作用机理仍不明了.一般认为可能存在两种作用模式,即1)通过肽-脂膜相关作用杀菌;2)通过受体介导的识别过程起作用[1].  相似文献   
6.
分别对家蚕(Bombyx mori. L)正常及Ng突变体雌蛾性附腺分泌部组织的蛋白质进行提取,并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和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对提取的蛋白质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比较分析。用银染的方法,平均每张电泳图谱可以分离约700个蛋白质点,其中大部分的蛋白质点分布在pH 4~8范围内,在分子量上主要集中在30~70 kD区域。比较分析发现,有4种蛋白只在正常性附腺组织中特异表达,而有2种蛋白只在Ng突变体的组织中特异表达。另外约有29种蛋白在正常性附腺分泌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g突变,而约有15种蛋白在Ng突变体的分泌部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这些差异蛋白质可能与Ng突变的形成和导致这种突变体的性附腺不能正常分泌粘性蛋白的性状有关。  相似文献   
7.
家蚕催青后期胚胎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了家蚕Bombyx mori催青后期胚胎蛋白质图谱的变化。研究发现: 在头胸分化期(戊3)、反转期(己1)、毛瘤发生期(己2)、点青期(己3)、转青期(己4)和孵化期(己5)胚胎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中共检测到209个特异蛋白斑点,其中己3和己4两个胚胎出现的特异蛋白斑点数在整个催青期胚胎中为最多,分别达55和77个。与催青前期胚胎出现的特异蛋白斑点变化规律相似,这些特异蛋白斑点大多也是在随后邻近的胚胎发育中消失。推测这些特异蛋白可能与相应胚胎的形体特征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8.
家蚕催青前期胚胎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为了探讨家蚕Bombyx mori胚胎蛋白质整体变化,以多化性品种P50为材料,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及图像分析技术分析了催青前期胚胎(戊3以前)各个时期蛋白质图谱及其变化情况。研究发现:从临界Ⅱ期(丙)胚胎到缩短期(戊2)胚胎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基本稳定,存在于临界Ⅱ期胚胎的蛋白斑点在催青前期的4个胚胎中消失的个数较少,仅占22.80%,而在催青的最后2个胚胎中消失的蛋白质斑点却占48.18%;在神经沟出现(丁1)、腹肢突起(丁2)、上唇突起(戊1)和缩短期(戊2)胚胎的双向电泳图谱中能够检测到100个特异蛋白质斑点,这些特异蛋白质斑点大多在随后邻近的胚胎发育中消失,暗示了这些特异蛋白可能与相应胚胎的形体特征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Bt水稻花粉在桑叶上的自然飘落浓度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实地(杭州)调查了桑稻混种地区水稻花粉飘落到桑叶上的浓度,同时对转Bt基因水稻花粉向桑叶上飘飞程度进行了田间试验。20个采样点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54.5%)的桑叶检测到了水稻花粉,其浓度变化范围为13.3—199.0粒/cm^2,平均浓度为92.9粒/cm^2,与109.1粒/cm^2(该浓度影响家蚕生长发育)持平(t=0.10,P>0.5)。不同桑稻距离(0-10m)的桑叶花粉浓度总体上是距离越近花粉浓度越高。将处于开花期的转基因Bt水稻和非转基因水稻植株(各3株)同时放入桑园中,然后观察水稻植株周边桑叶飘落上水稻花粉的浓度。两次试验采集的桑叶自然飘落的水稻花粉平均为3.8粒/cm^2,这一结果证明水稻花粉可飘落到桑叶上,从而支持上述调查结果;试验同时证实转基因Bt水稻和非转基因水稻植株的花粉飘飞能力没有差异。以上研究结果表明,Bt水稻在我国南方养蚕地区推广将可能对家蚕的生长发育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Bt水稻"克螟稻”花粉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试验以家蚕为供试对象研究Bt水稻"克螟稻”花粉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与正常无花粉处理相比,无论是非Bt水稻花粉处理,还是Bt水稻花粉处理,对初孵家蚕幼虫的致死率无多大影响,而对家蚕的体重有较大影响,其中三龄期家蚕体重存在极显著差异.还发现Bt水稻花粉处理组家蚕在3龄时期大小很不一致,最轻体重为18.1mg,而最重体重为183.8mg.这是由于采用人工抖粉桑叶上花粉浓度不均匀造成的.鉴于实际生态条件下桑叶上的花粉浓度可能远远低于试验条件,因此,在实际稻桑共作环境下,Bt水稻"克螟稻”花粉对家蚕生长发育可能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Abstract:The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silkworm larvae of Bt transgenic rice pollen containing cry1 Ab gene from Bacillus thuringiensis were investigated.Compared with normal treatment,mortality of newly hatched silkworm lar vae in either Bt rice pollen or susceptible rice pollen treatment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while the variances of silkworm larvae weight at third instar were significant at 0.01level.In addition,the weight of each silkworm larva at third instar in Bt rice pollen treatment showed a big difference,the biggest and smallest silkworm larvae were 183.8rug and 18.lmg respectively,which was probably caused by the difference of Bt rice pollen concentration on the mulberry leaves.As pollen concentration on the mulberry leaves in actual field was lower than in lab,the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ly hatched silkworm larvae of Bt rice pollen is not likely significant in actual ecological cnvi 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