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8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拉制生物学和医学研究所需要的各种异型玻璃毛细管的方法以及为此目的而自制的半自动拉制装置。拉制的具体步骤是预先制备一个具有所需形状的粗大异型玻璃管,即异型原料管,然后,经加热软化,将它拉细使之成为具有与先前的异型原料管相同形状的异型玻璃毛细管。后一过程是在自制的半自动拉制装置上完成的。成功地拉制出了单腔、双腔、三腔和四腔的圆形玻璃毛细管、单腔和双腔的外方内圆的玻璃毛细管,单腔和双腔的正四角形和三角形的玻璃毛细管、单腔的菱形、六角形和八角形以及其它所需形状的玻璃毛细管。  相似文献   
2.
大熊猫粪便宽径与咬节平均长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粪便咬节是大熊猫数量调查中最常用的指标。然而,大熊猫在主食竹叶的季节有时在粪便中未留下咬节而使数量调查难以进行。为此,本文对大熊猫粪便宽径与咬节平均长度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大熊猫粪便宽径呈正态分布,同一个体的含咬节粪便与全由竹叶组成的粪便在宽径上无显著差异。大熊猫咬节平均长度与粪便宽径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在不考虑年龄的情况下,粪便咬节平均长度与粪便宽径的回归方程为:Y=0.38X+14.40。成体和亚成体组的粪便咬节平均长度与粪便宽径的回归方程为:Y=0.22X+22.79。年龄对大熊猫粪便咬节平均长度与粪便宽径的回归关系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近年来在增加肿瘤DNA疫苗免疫原性、提高肿瘤DNA疫苗效力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予以综述。简要阐述了以下几种较有效的增强肿瘤DNA疫苗效力策略的机制和进展:(1)以细胞因子表达质粒为佐剂;(2)以质粒编码的趋化因子、协同刺激分子、共刺激分子、补体为佐剂;(3)以CPGODN为佐剂;(4)其他一些佐剂。  相似文献   
4.
黄蛟龙  曹致琦  张泽  朱大海 《遗传学报》2005,32(10):1027-1036
对于可观察到的分子序列进化模型的不同,提出一个相对简单的方法——卡方检测,来检测在DNA序列间替代过程的同质性。这个卡方检测方法不管在座位间下列3个条件是否满足皆是成立的:(1)替代率的异质性;(2)进化率/模型的相关性;(3)替代模型的变异。计算机模拟也显示出卡方检测在各种生物学条件下的序列进化模型是非常有效的。在真实数据中,11种节肢动物线粒体DNA的比较中发现,水蚤或卤虫与其他9种节肢动物以高百分比违背了同质性进化模型假设,显然是由于AT含量高而引起的,且在两种蚊子的线粒体DNA比较中发现,其满足同质性假设仅有7.69%。还比较了卡方淦测与Kumar and Gadagkar的ID检测之间的效能差异:在较为复杂的模型下,卡方检测效率在许多情况下较ID检测方法略高;并且在犯Ⅰ-型错误以及卡方测验的效率曲线中清楚地表明我们的方法是保守的,而Kumar等的方法是不保守的。  相似文献   
5.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基因非编码区LTR嵌合克隆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已有全长感染性克隆pLGFD3-8和pD70344的基础上,根据马传贫弱毒疫苗致弱过程中不同代次毒株LTR序列的分析,在LTR U3区选取特定的酶切位点对EIAV非编码区LTR基因进行了部分替换.将替换的全基因克隆转染驴胎皮肤细胞(FDD)并以驴白细胞(DL)传代,用逆转录酶活性检测、RT-PCR方法及Real-time RT-PCR验证其感染性.结果发现,其衍生病毒感染上述两种细胞均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细胞培养上清可检测到RT酶活性和RT-PCR阳性.电镜下可见大量典型的EIAV颗粒.pLGFD9-12嵌合克隆衍生病毒与其父本克隆衍生病毒pLGFD3-8具有相似的复制水平,pLGFD9-12嵌合克隆衍生病毒在DL细胞上复制水平略高于FDD细胞.此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LTR对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复制水平和毒力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用PCR法扩增枯草芽孢杆菌的漆酶基因lac2.构建表达质粒pPIC9K-lac2.通过电转法将lac2基因重组于P.pastoris基因组,筛选高G418抗性和高表达漆酶的转化子作为工程菌GS115(pPIC9K-lac2).在发酵罐中发酵GS115(pPIC9K-lac2)表达重组蛋白.在50 L发酵罐中加入20 L无机盐发酵培养基.在发酵的第一阶段连续24 h补加50%甘油-0.8% PTM4增殖P.pastoris,然后用甲醇-0.8% PTM4诱导49 h.在发酵过程中,通过调节搅拌的频率和通气量,将溶氧维持于20% ~30%,用氨水维持pH 5.0.放罐时生物量为A600=266.5,表达漆酶1097.5U/L发酵液.  相似文献   
7.
放归已被广泛应用于濒危物种的保护和管理。作为重要环境因子之一,天气条件对动物活动有重要影响。了解不同天气条件下放归动物的活动特点,对于改进放归技术和提高放归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GPS项圈数据对5只人工繁育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放归后的行为进行研究,比较不同天气条件下放归个体日移动距离、日活动率和日活动强度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放归个体在晴/多云天活动性更强,日移动距离(426.74 m±17.54 m)更长、日活动率(32.60%±0.60%)和日活动强度(21.00±0.49)更高,而长时间降雨(小雨、中/大雨)会导致放归个体活动性降低(日移动距离:359.32 m±18.95 m、338.19 m±32.36 m,日活动率:24.38%±0.71%、23.25%±1.28%,日活动强度:15.22±0.56、12.97±0.79),阴天的活动性(日移动距离:345.83 m±14.27 m,日活动率:27.79%±0.56%,日活动强度:18.15±0.47)总体介于晴天和长时间降雨天之间。短时间降雨(阵雨)对日活动率(28.78%±1.81%)和日活动强度(17.82±1.46)影响较小,大熊猫活动性更接近晴/多云天。结果表明,天气条件对放归大熊猫个体的活动有显著影响。此外,尽管大熊猫属食肉目Carnivora,但是放归大熊猫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活动模式更接近杂食动物。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学是生物学专业基础核心课程。结合学院发展规划及教学目标,系统地构建了微生物学教学体系,包括教学方法建设,主要以多媒体教学为基础,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结合双语教学和实验教学,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教学资源建设,即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基础资源建设,包括教材、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以及提升教学整体实力的教学团队建设,包括人力资源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考核体系建设,旨在构建综合、合理、有效及准确的考核体系,包括实践考核、理论及实验考核、科研成绩考核三个组成部分。通过建设教学体系,提升了微生物学教学质量及水平,为学院教育教学事业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研究Sprague-Dawley (SD)与Wistar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 BCCAO)后的大脑病理变化及认知功能差异。雄性SD和Wistar大鼠分别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S-sham和W-sham)组与手术(S-BCCAO和W-BCCAO)组。BCCAO术后1、3、7、14及28 d,观察各组存活率及瞳孔对光反射(pupillary light reflex, PLR)消失率;术后28 d行明暗箱、Y迷宫及新气味识别测试,检测大鼠认知功能;用HE和Luxol fast blue染色法观察灰质(海马)、白质(视束)、视神经和视网膜的病理改变。结果显示,W-BCCAO组大鼠的存活率为62.5%,PLR全部消失;S-BCCAO组大鼠的存活率100%,PLR消失率为58.3%。和各自的假手术组相比,W-BCCAO组大鼠在明箱的滞留时间及活动距离比例均显著增加,S-BCCAO组大鼠则无明显变化;S-BCCAO组大鼠在Y迷宫III臂(迷宫臂)的滞留时间及活动距离比例均显著减少,而W-BCCAO组大鼠无明显变化;S-BCCAO组大鼠的新气味辨识比率显著降低,而W-BCCAO组大鼠无明显变化。S-BCCAO组大鼠海马CA1区可见缺血性损伤,而W-BCCAO组无明显损伤;S-BCCAO及W-BCCAO组大鼠均可见视束、视神经缺血性损伤;S-BCCAO、W-BCCAO大鼠视网膜损伤明显,总厚度明显变薄,其中S-BCCAO组大鼠可见节细胞层(ganglion cell layer, GCL)、内网层(inner plexiform layer, IPL)及外网层(outer plexiform layer, OPL)变薄,其它各层与S-sham组相比无显著差异,W-BCCAO组大鼠除外核层(outer nuclear layer, ONL)外,其余各层与W-sham组相比均变薄。上述结果表明,SD和Wistar大鼠BCCAO术后海马和视觉传导通路病理变化存在差异,学习记忆损伤程度也有所不同,提示应根据研究目的选择不同品系大鼠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  相似文献   
10.
记载了中国虎耳草属Saxifraga二新种, 即班玛虎耳草S. banmaensis J. T. Pan和丁青虎耳草S. dingqingensis J. T. Pan。其中, 班玛虎耳草仅见于青海班玛, 与小伞虎耳草S. umbellulata Hook. f. &; Thoms.近缘, 但其萼片先端具软骨质短尖头, 花瓣线形, 非提琴状长圆形至提琴形, 基部无爪, 可资区别。丁青虎耳草见于西藏丁青, 与近加拉虎耳草S. llonakhensis W. W. Smith相似, 但其萼片3脉, 于先端汇合成1疣点, 花瓣具8痂体和4-5脉, 基部截形或近耳形, 可以区别。此两种均系中国特有种, 隶属于莲座状亚组subsect. Rosulares Gorna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