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水稻中克隆了一个在稻属植物中高度保守和组成型表达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基因(OsSTK)。该基因包含两个外显子和一个114 bp 的小内含子序列, 预测编码一个419 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已知序列的一致性均低于52%。利用从不同种和类型的野生稻克隆的部分该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树与野生稻的分类和进化关系相一致。OSPK N-端拥有一段富含丝氨酸、碱性氨基酸和带电荷氨基酸的特异性导肽序列, 其中包含“GDGDGDGDG”短重复序列。由于该基因蛋白激酶结构域中的VIb , VIII 和XI 亚结构域中同时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的特性, 推测该基因可能同时具有催化酪氨酸和丝氨酸、苏氨酸磷酸化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大肠杆菌GM133 rifr细胞和营养收集细胞HB214 strr进行适应性突变实验。在混合30min和2d 后添加链霉素杀死GM133基因型细胞,继续培养5d后,在选择平板上出现了一定数量的lac+strr基因型回复突变菌落。根据这些突变菌落的数量,估计在lac+突变产生之前,GM133和HB214细胞之间的接合频率分别为0.07%和7.47%。在培养了7d的选择平板上添加含链霉素的M9选择培养基,2d 后也观察到大量发生lac+突变但没有形成肉眼可见菌落的营养收集细胞。此外,在lac+突变发生后,也有F因子从GM133细胞转移进入HB214细胞。这些事实表明,在FC40系统的适应性突变实验中发生了真正的F因子转移。 Abstract:The experiment of adaptive mutation was performed by using Escherichia coli GM133 rifr as test cells and HB214 strr as scavenger cells.Transfer frequency between GM133 and HB214 was estimated,based on the number of revertants appeared on the selective plates when GM133 were killed by addition of M9 selective medium containing 100μg/mL of streptomycin at different time.After 30 minutes the cells of GM133 and HB214 were mixed,the estimated transfer frequency was about 0.07%,and two days,7.47%.After selection of 7 days,some HB214 cells with F` factor from GM133 cells and lac+ mutation were observed,but these cells failed to form the colonies which can be seen by the naked-eye.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actual F` factor transfer events from test cells GM133 to scavenger cells HB214 occurred during the selection.  相似文献   
3.
走在阴暗潮湿的热带雨林中,当你惊叹奇花异木的同时,莫忘了那些在枯枝倒木上的生命——大型真菌。它们形态各异、色彩斑驳,在雨林中担任着分解者的角色,靠分解枯枝落叶  相似文献   
4.
滇产与日产松茸的IGS1-RFLP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Cfr13I限制性内切酶对采自于云南省16个市县的127个松茸子实体进行了IGS1-RFLP比较分析,发现126个松茸子实体属于A类型,来自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的1例(TF89)为C类型。通过对A类型的IGS1序列分析发现产自云南的松茸有一个CTTT的简单重复,滇产松茸IGS1序列差异不明显。滇产松茸的IGS1-RFLP与日产松茸的主要类型十分相似,两地松茸可能是同源的。  相似文献   
5.
张汉波  沙涛 《生物技术》2000,10(4):17-19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出芽短梗霉的亲本菌株及其4株原生质体再生菌株的脂酶、谷氨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和可溶性蛋白进行了比较。发现各变异菌株之间,变异菌株与亲本菌株之间的谱带均有差异,原生质体再生菌株的变异涉及酶蛋白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出芽短梗霉色素变异菌株R45的普鲁蓝糖发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实验确定了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pullulans)色素变异菌株R45的发酵优化条件。在此条件下,摇瓶培养的普鲁蓝糖产量最高可达82.4g/L,转化率为54.9%。实验表明,CaCO3是多糖发酵的重要影响因素,多糖的合成与发酵pH值及细胞形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天麻是一种名贵的中草药,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自然条件下,天麻通过与真菌蜜环菌的共生从腐木获取营养进行生长。为了对人工大规模种植天麻的影响因子进行优化研究,利用正交设计方法,在昭通小草坝地区开展了一个样本量较大的种植实验。在测试的4种因子中,接种蜜环菌对种植天麻影响最大:其次,在露天灌木丛地种植的天麻产量明显高于在林地下的种植。此外,开展了12个树种对蜜环菌生长以及天麻种植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十齿花(Dipentodonsinicus)对蜜环菌的生长最好,同时,也在天麻种植实验中有最高的产量;然而,添加磷、钾元素并不提高天麻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从铅锌矿渣中分离的微生物对重金属吸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铅锌矿渣中分离到 16种菌 (包括 7株细菌和 9株真菌 ) ,并研究了它们对Zn2 + ,Pb2 + ,Cu2 + 的吸附特性。发现大多数菌株对Pb2 + 与Zn2 + 有不同程度的吸附 ,但对Cu2 + 的吸附能力较小。菌株对Zn2 + 的吸附率大于对Pb2 + 的吸附 ,能吸附Pb2 + 的菌株也能吸附Zn2 + 。pH 4~ 6是真菌吸附金属离子的较好范围 ,细菌仅在pH =5 .0条件下 ,对Pb2 + 与Zn2 + 有吸附。在测试的不同金属离子浓度范围内 (5 0mg/L 相似文献   
9.
非培养方法在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由于有相当数量的土壤微生物是目前不可培养的,因此利用传统培养技术来研究土壤微生物,不仅费时费力,所得到的结果可能和真实的情况相差甚远。近年来发展了三类不需培养的方法来研究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这些方法大体上分为生物化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三类。生物化学方法主要根据细胞膜磷脂酸(PLFA)的种类和数量来判定微生物的多样性;BIOLOG微量板分析系统是生理学方法的代表,它主要是根据土样细胞悬液对95种单一碳源的利用模式来说明群落结构的变化;分子生物学方法是发展应用最广的方法。基本步骤是提取土壤的总DNA,然后用通用引物或选择性高的引物来扩增16SrRNA基因。由于对扩增产物分析方法的不同,该方法又可分为PCR-DGGE,PCR-RFLP等。最近在PCR-RFLP基础上发展起来的T—RFLP分析方法,将微生物的多样性分析工作同RDP(ribosomal database project)数据库结合,充分利用了Internet的数据资源共享的优势,具有分辨率高,可实现自动化等优点。是未来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0.
张汉波  段昌群 《生态学杂志》2003,22(1):17-17,65
适应是什么?是一个过程(Process),一种状态(State),或是特指某个体的特征(Trait),可指生物现象或是非生物现象。在Rose&Lauder的《Adaptation》一书里,多位在适应进化研究领域里造诣很深的科学家对适应的概念、发展历史、研究适应的方法论和丰富多样的适应过程作了详细的描述。该书共分3部分,14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