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产地南方大斑蝥水解产物化学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分析不同产地南方大斑蝥中所含化学成分,以确定产地对斑蝥体内成分形成的影响.采用改进的酸水解-丙酮法提取斑蝥化学成分,分得的丙酮提取液经碳酸钠、硫酸钠(1:1)柱过滤,滤液过微孔滤膜,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以其中的27个成分为比较对象,占总提取物含量的90%以上.其中有主要成分斑蝥素,7个是脂肪酸类,其他为胺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及不饱和酮等.斑蝥的主要成分斑蝥素含量相对较高,其中以湖南产的最高,其他依次为广西、安徽,含量最低的是河南.可为斑蝥药材产区和人工养殖地域的合理选择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
3.
石油生物脱硫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UP-3的固定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能降解二苯并噻吩(DBT)的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UP3菌株进行了固定化研究,以聚乙烯醇(PVA)和海藻酸钠(SA)混合物为包埋法固定化载体,固定化最佳操作条件为4℃交联,PVA和SA混合物总浓度7%,两者最佳浓度比为6,细胞浓度为0.05g/mL。当DBT加入量为2.7mmol/L时,UP-3的静息细胞最高脱硫率为13%,而固定化细胞的脱硫效率超过了60%;固定化细胞的最佳使用条件为降解5d,温度28℃~32℃。  相似文献   
4.
含油污泥微生物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针对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和滨南采油厂联合站罐底污泥的含油污泥进行了微生物处理技术研究工作。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分离含油污泥的油、泥和降解污泥中的污染物的性能,达到油泥分离和污染物降解的目的。经过了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和诱导培养,选育到了合适的菌株,利用该菌株对含油污泥经厌氧处理后再进行好氧脱油实验,对污泥中脱出原油进行回收。结果表明:所选菌株可以使含油23000mg/kg的含油污泥在4h内脱油到。10100mg/kg,脱油率达到53.4%;微生物降解实验中,随着时间的延长,油去除率越高,降解效果越明显,当处理时间为60d处理后的污泥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生物脱硫菌根癌土壤杆菌UP-3的固定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脱硫催化剂固定化研究对生物脱硫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以筛选出的具有脱硫能力的根癌土壤杆菌UP-3为固定化研究对象,二苯并噻吩(DBT)为生物催化脱硫的模型化合物,主要考察了菌株UP-3的培养条件、固定化方法和载体、固定化操作条件和固定化细胞的使用条件。结果表明:以桑特斯培养基在30℃下培养28h的根癌土壤杆菌UP-3具有最佳活性。采用3wt%海藻酸钠水溶液为包埋载体,液菌比为20:1,在4℃下1wt%CaCl2水溶液中固定化24h,得到的固定化细胞脱硫性能最好。在30℃下,反应6d可将浓度为625mg/L的DBT降解60%以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微生物分布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急诊科治疗的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患者257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研究患者基本资料,收集患者痰标本和血液标本进行微生物检测。结果入选患者中年龄≥60岁者比例明显高于18~44岁及45~59岁患者。年龄≥60岁的患者中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COPD、肾功能不全、入院前抗生素使用、BMI≤18.5,CURB-65≥2的比例明显高于18~44岁及45~59岁患者。嗜肺军团菌(11.28%)是患者最常见的病原体,其次为流感病毒(10.51%)。其余检出病原体为铜绿假单胞菌(9.34%)、大肠埃希菌(8.95%)、金黄色葡萄球菌(8.56%)、支原体(5.84%)、鲍曼不动杆菌(5.06%)、肺炎衣原体(5.06%)、阴沟肠杆菌(2.72%)、克雷伯杆菌(2.72%)、肺炎链球菌(2.72%),嗜麦芽假单胞菌(2.33%)、产气肠杆菌(1.17%)、流感嗜血杆菌(0.78%)、溶血链球菌(0.39%)。≥60岁患者中嗜肺军团菌、流感病毒、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比例明显高于18~44岁及45~59岁患者。结论 CAP主要发病于60岁以上的患者,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合并症可能是CAP的危险因素。嗜肺军团菌、流感病毒、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支原体、鲍曼不动杆菌等是CAP的主要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家湿地公园空间分布特征与可接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中国298个国家湿地公园样本,利用最近距离指数、K指数、核密度等计量地理学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298处国家湿地公园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运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算法,计算国家湿地公园的空间可接近性,并测算县域单元的整体可接近性;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分析了县域可接近性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中国国家湿地公园的空间分布类型属于凝聚型,省际和经济区的分布差异均较大;国家湿地公园的平均可接近时间为144.07 min,全国60%的区域国家湿地公园可接近时间在2 h以内,30 min以内的可接近性区域占全国总面积的13.29%,可接近时间最长的地点位于青藏高原,高达1283 min;可接近性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交通指向性;县域可接近性的Moran I为正值,国家湿地公园与其邻近地区的可接近性呈显著正相关;可接近性热点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热点-次热点-次冷点-冷点自东向西分布的格局;国家湿地公园的服务范围整体表现为西部东部中部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利用TCGA数据库中肾透明细胞癌的miRNA与mRNA数据及临床信息,构建由miRNA组成的预后风险评分模型,并筛选与生存预后相关的miRNA-mRNA调控关系对,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下载并整理TCGA[JP+1]数据库中肾透明细胞癌的miRNA与mRNA数据;对数据进行差异分析,将差异表达的miRNA与临床信息进行合并,利用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构建预后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价;对模型中的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结果与差异表达的mRNA进行取交集,构建miRNA-mRNA调控网络;对网络中的mRNA进行生存分析,筛选生存相关的miRNA-mRNA调控关系对。共得到49个差异表达的miRNA与3 613个差异表达的mRNA;预后模型计算公式为:风险值(risk score)=hsa-miR-21-5p表达量×0.603+hsa-miR-1251-5p表达量×-0.093;调控网络中共纳入31个miRNA-mRNA调控关系对;对mRNA进行生存分析,共得到7个有价值的关系对。所构建预后模型可有效预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生存预后情况,筛选到的miRNA-mRNA调控关系对可为相关研究与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城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是城市区域规划、生态管理的基础,研究从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城市生态效能与城市环境各个方面出发,基于科学性、目的性、系统性与可操作性原则,提出了生态服务用地指数、人均公共绿地指数、物种丰富指数、非工业用地指数等10类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根据专家经验赋权重方法,建立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研究选择青岛、上海、长春等7个城市作为评价对象,进行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青岛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优,昆明、上海、成都、长春、重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较好,乌鲁木齐城市生态环境一般,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与现状基本相符,可为城市规划、城市生态环境整治和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提供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北京山区侧柏林冠层对降雨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史宇  余新晓  张建辉  罗海江  张佳音 《生态学报》2013,33(24):7898-7907
林冠层枝叶对雨滴的能量要进行再次分配,从而在降雨雨滴大小分布、降落速度及动能等性质上都发生了变化,是森林水文生态功能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国内外在森林影响降雨动力学特征方面的研究较少且研究方法不够完善。研究地点设在北京妙峰山林场,利用激光雨滴谱仪对侧柏人工林林内和林外进行了长期同步观测,对典型场降雨中林内与林外雨滴的数量、大小、速度、动能等动力学特征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林内的雨滴总数高于林外37.8%,林内小径级和大径级的雨滴数目都有所增加,而中间径级雨滴减少。林外降雨体积贡献率随雨滴直径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而林内降雨呈多峰山状变化;在试验侧柏林下雨滴的终点速度有所减小,特别是对直径0.75-4.5mm范围的雨滴更为明显。林内降雨相比于林外其雨滴直径与雨滴终点速度的相关性降低,雨滴谱分布更加分散;林外降雨动能贡献值随雨滴直径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而林内降雨呈多峰山状变化。在雨滴终点速度为4-9m/s的区间内林外雨滴贡献的动能明显高于林内降雨。侧柏林地雨滴降落到地面的动能比林外空旷地减少了27.0%,林内雨滴动能减小的最主要原因是林冠层削减了林内降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