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鱼类社群等级及其在水产增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群等级是鱼类行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鱼类社群等级是指社会性鱼类通过种内竞争在群体内形成的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序列,会对其生理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在鱼类育苗和养殖过程中,社群等级可能导致攻击行为增加、生理压力增大、生长离散加剧,对鱼类福利产生不利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鱼类社群等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概况,指出鱼类社群等级主要受基因、个性、代谢、个体大小、社群经验等自身条件以及群体密度、饵料丰度、隐蔽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介绍了鱼类社群等级的实验设计与判别方法,探讨了以往鱼类社群等级研究的不足,提出了社群等级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及今后应聚焦的研究内容。本文旨在为中国开展该领域研究提供借鉴,并为鱼类育苗、养殖生产中合理规避社群等级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鱼类福利,优化增养殖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环境丰容对早期发育阶段许氏平鲉趋礁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宗航  董建宇  张雪梅  张秀梅 《生态学报》2018,38(22):8223-8233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观测了不同环境丰容水平下培育的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仔、稚、幼鱼的趋礁行为反应,统计分析了两种结构模型礁对实验鱼的诱集效果,初步探究了环境丰容对实验鱼趋礁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许氏平鲉仔、稚、幼鱼具有明显不同的行为习性与趋礁行为特性,未放入模型礁前,稚鱼在水槽中分布较分散,仔、幼鱼则集中于水槽四周阴影区域,中央区域分布极少;放入模型礁后,仔、稚鱼在礁区的平均分布率无显著变化(P0.05);幼鱼则由1.11%分别增大至47.78%(塔型礁)和54.44%(管型礁)(P0.01),随着个体生长发育,其趋礁性显著增强。环境丰容25 d(即48日龄的稚鱼),对实验鱼群体重心与模型礁的平均距离D_(gr)、个体与模型礁的平均距离D_(fr)、个体间的平均距离D_(ff)及实验鱼在水槽中央区域(VI区)的平均分布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环境丰容47 d(即70日龄的幼鱼),未放入模型礁前,高水平丰容组(EH组)幼鱼在VI区的平均分布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C组)(P0.05),低水平丰容组(EL组)与C组、EH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处理组D_(gr)与D_(fr)大小顺序为:EL组C组EH组;放入模型礁后,各处理组幼鱼在模型礁区域(VI区)的平均分布率:EL组C组EH组,Dfr与Dff大小顺序为:EL组C组EH组;表明低水平环境丰容可有效增强许氏平鲉幼鱼的趋礁行为,减小幼鱼"胆量",这对于提高放流幼鱼在野外的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旨在探讨环境丰容这一行为驯化手段,对于增强早期发育阶段许氏平鲉趋礁行为的可行性,为增殖放流苗种的高效健康培育及增殖型人工鱼礁的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在室内水槽条件下研究了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1885)繁殖过程中社群等级的形成对其行为表型和能量代谢的影响,分析测定了不同优势等级雌雄个体腕部肌肉和性腺组织中己糖激酶(Hexokinase, HK)、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P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 MDH)、柠檬酸合酶(Citrate synthetase, CS)活性以及乳酸(Lactic acid, LD)含量。结果显示:(1)金乌贼繁殖期不同优势等级雌雄个体之间行为表型具有显著差异,优势雄性个体游动悬浮、争斗时间显著高于劣势个体,而优势雌性个体静止伏底时间高于劣势个体,游动悬浮时间低于劣势雌性;(2)优势雄性个体在争斗过程中主要通过无氧代谢提供能量,而处于游动悬浮状态时通过有氧代谢提供能量。主要表现在优势雄性个体肌肉中无氧代谢酶(PK、HK、LDH)活性显著高于劣势个体(P0.05),有氧代谢酶(MDH、CS)活性也显著高于劣势个体,雌性个体之间则差异不显著(P0.05);(3)繁殖期雌性个体通过减少运动量来储存能量用于产卵繁殖,主要表现在优势雌性个体肌肉中有氧代谢酶(MDH、CS)活性低于劣势个体,而在性腺中恰恰相反;(4)运动表型与能量代谢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表现在游动悬浮时间与有氧代谢酶(MDH、CS)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01),争斗时间与无氧代谢酶(PK、HK、LDH)及乳酸(L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果表明,社群等级高的雄性个体运动能力强,具有较高的生存适应性。而社群等级高的雌性个体多处于静止状态,以便更好地储存能量用于繁殖。研究结果为金乌贼健康苗种培育以及规模化繁殖技术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盐度变化会引起头足类动物渗透调节、免疫能力和激素分泌异常等一系列生理应激反应,同时还会引发应激诱导的喷墨行为等异常行为变化,最终可能导致头足类因渗透失衡出现大量死亡。结合头足类苗种繁育过程中因海水盐度波动出现的摄食及行为异常等问题,探究了盐度胁迫对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行为活跃性、组织结构、渗透调节以及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明确了其对盐度变化的应激反应及适应能力。结果显示:在高盐胁迫下曼氏无针乌贼的行为活跃性显著增加(P<0.05),且倾向于绕水槽壁游动;与21‰组相比,27‰组和33‰组肌肉、鳃和肝脏组织结构呈现较严重的损伤,15‰组的各组织结构无明显变化;随着盐度的升高,鳃中Na+/K+-ATP酶活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P<0.05);33‰组脑中皮质醇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盐度升高或降低均会导致鳃和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溶菌酶(Lysozyme,LZM)活性显著降低(P<0.05)。综合分析认为,曼氏无针乌贼具有较好的耐低盐能力,高盐胁迫会引发其类焦虑行为。此外,在研究设定的15‰-33‰盐度范围内,盐度变化还会引起其渗透调节以及免疫相关酶活性的改变。研究结果为阐释头足类适应盐度波动的调节机理,控制适宜的养殖环境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