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在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麝繁育场展开,分别于2012年7月和2013年8月,针对374只圈养马麝,采用基于量表的个性评价法进行评价调查。结果表明:可建立包含17个个性项目的圈养马麝个性量表,因子分析显示每个项目公因子方差和载荷均大于0. 4,各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0. 33%,表明此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此外Cronbach’sα系数为0. 787,表明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量表设计合理;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可将圈养马麝划分为五大个性维度:侵略性、社会性、刻板性、温顺性、活跃性。研究发现,圈养马麝个性维度与野生个体的个性类型划分存在差异,主要是受圈养条件和人为干扰等影响。圈养马麝个性量表和五大个性维度的建立对指导马麝繁育管理具有重要实践价值,填补了马麝个性研究的空缺,并为进一步进行麝类动物个性研究奠定了基础。另外,此类个性层次研究方法具有较好区分度,可为其他动物个性的初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种群持续繁殖是重引入物种对原灭绝地气候成功恢复适应的重要标志,研究重引入前后种群的繁殖波动规律,可为重引入管理者提供精准的繁殖预测信息和科学依据。本文整理北京重引入麋鹿种群后的1987年、1997年、2007年和2017年的总分娩数据,以每年最早分娩日作参照基准,统计个体分娩距此的天数,计算同步化率,并用ANOVA分析气温、降水、空气湿度、光照等变量对麋鹿分娩定时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 引入后麋鹿种群年分娩节律呈“钟摆样”前后摆动,后逐渐回调,并最终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隔85年 (从灭绝至重引入) 后,北京麋鹿种群首次分娩时间较乌邦寺种群推迟35 ~ 42 d;重引入定植阶段:分娩节律逐年提前;种群扩繁阶段:分娩节律逐年向后推迟;种群复壮阶段:分娩节律又逐年微回调并最终处于稳定状态。(2) 北京麋鹿种群分娩有较强光周期定时和同步化:在重引入的第一年,分娩同步化率达到0 ~ 25%、25% ~ 50%、50% ~ 75%,分别用时18 d、14 d、5 d;重引入定植阶段分别用时41 d、19 d、11 d;种群扩繁阶段分别用时45 d、10 d、9 d;种群复壮阶段分别用时34 d、20 d和11 d。(3) 累积光照和积温,对北京麋鹿种群正常分娩启动影响差异极显著,对同步化分娩没有影响:妊娠期积温达到 (2748.34 ± 157.69)℃,累计光照达到 (3684.77 ± 514.26) h可启动正常分娩。(4) 北京麋鹿种群的分娩峰期与地上生物量峰期相关;从分娩时间来看,北京麋鹿种群已经恢复了对原灭绝地气候的适应。(5) 随时间增长,北京麋鹿种群非同步化分娩的个体数量逐年增加,分娩期总跨度并未延长。1997年以来,平均每年有30%左右的非同步化分娩现象。因此,基于分娩数据分析表明,麋鹿引入北京37年后,种群已经恢复对原灭绝地环境的重适应。  相似文献   
3.
2012和2013年7—8月采用样线和样带调查结合的生境调查方法,对分布于我国大兴安岭西北麓的驯鹿的夏季偏好生境开展了对比研究,并对样地的海拔和乔木郁闭度等23个生境变量进行测量及比较.结果表明: 与对照样地相比,夏季驯鹿利用样地的海拔(926.9±0.8 m)、乔木郁闭度(17.9%±2.4%)、乔木胸径(35.5±2.1 cm)、乔木高度(8.2±0.5 m)、乔木密度(6.9±0.5 株·400 m-2)及树桩数(1.3±0.2 个·400 m-2)较大,但灌木均高(54.2±2.0 cm)较小(P<0.01).驯鹿夏季偏好选择坡度较缓的中坡生境,因其夏季喜栖生境的水源较多、隐蔽度和避风性较差,距人为干扰距离和牧民点距离均较远.主成分分析(PCA)表明,干扰强度(由距人为干扰距离及距牧民点距离变量组成)、乔木特征(由乔木的高度、密度、胸径和郁闭度变量组成)、地理特征(由坡位、坡向和土壤湿润度变量组成)、食物多度(地表植被盖度和灌木盖度变量构成)、开阔度(由隐蔽度和避风状况变量构成)和坡度是影驯鹿夏季生境选择的重要因素.这6个因子提供了70.7%的累积贡献率,主要反映了驯鹿夏季在喜栖生境选择中的食物资源、抗干扰性和反捕需求.从夏季喜栖生境的生态特征来看,驯鹿并没有被完全驯化.在保护和管理实践中,应使驯鹿种群及其核心栖息地免受高强度的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4.
王静  孙军平  徐涛  祁军  张远林  张学炎  孟秀祥 《生态学报》2020,40(21):7997-8004
综合采用样线法、粪堆计数法及重复调查法对甘肃省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进行了种群调查,结合生境分析,确定了其种群分布、数量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兴隆山保护区分布有野生马麝(1159±275)头,平均种群密度为(3.51±0.83)头/km2;各植被类型生境中的野生麝种群数量及密度存在差异,灌丛生境分布有70%的野生马麝种群,达(807±170)头,种群密度为(6.49±1.63)头/km2;针叶林种群密度最大,达(8.85±83.25)头/km2,分布有野生麝(123±45)头;针阔混交林分布最少,仅(41±15)头,种群密度为(5.00±1.84)头/km2;人工林生境无野生马麝分布。保护区各植被类型生境中的野生马麝种群分布差异反映了马麝对适宜生境功能的需求,食物、保温和隐蔽性是制约野生马麝冬季分布和种群数量的关键因素。此外,因生境及人为干扰强度的不同,保护区各区域的野生马麝种群分布存在差异。建议通过减少人为干扰、地表植被管理及人工林管理优化等措施增加生境适宜性,促进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野生马麝种群的快速恢复和增长。  相似文献   
5.
在2016年和2017年的5—8月,我们对川西马尔康麝场圈养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的麝香分泌进行了行为与生理监测,对麝香分泌的各阶段进行了准确判定,记录了泌香启动、泌香盛期开始、泌香盛期终止及泌香结束的时间阶段及持续时间长,分析了林麝麝香分泌的时间阶段与体重和年龄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马尔康麝场的雄性林麝平均泌香启动日在6月16日[(167.06±7.75)d,n=141],于6月17日进入泌香盛期[(168.52±7.67)d,n=141],6月21日[(172.17±7.26)d, n=138]泌香活动减弱,至6月25日[(176.27±8.11)d, n=131]泌香结束;雄麝体重与其泌香启动、泌香盛期停止及泌香结束时间呈显著负相关(rPS = -0.234,PPS =0.028;r VSF = -0.215,PVSF = 0.047;r SE = -0.229,PSE = 0.043),即雄麝的体重越大,其泌香越早;各年龄组间的平均泌香时长差异显著(F 17, 113 = 3.482, P = 0.003),其中2岁雄麝平均泌香时长最长[(13.07±2.08)d, n=20],显著高于3岁[(9.38±0.76)d, n=12, P = 0.042]和4岁[(7.80±1.60)d, n=5, P = 0.013]个体;马尔康林麝平均泌香量为(11.85g±0.96)g, (n=114),随泌香时长延长有增加趋势,但不显著(P = 0.854)。基于上述林麝雄体的泌香时间、泌香量与年龄和体重等因素间的关联,可对圈养的林麝个体间的泌香力、泌香量等进行区分和预判,作为圈养林麝驯养生产力优化的依据,并可为圈养林麝优质品系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周杨  孙太福  黎勇  周密  孟秀祥 《生态学报》2018,38(21):7530-7538
采用焦点取样和扫描取样方法,对甘肃兴隆山麝场圈养马麝(Moschus sifanicus)交配季节及非交配季节进行行为取样。通过行为样本,对个体个性特征(活跃性、领域性、刻板性、探索性、行为冗余性)进行标准化处理,分析了年龄及性别对个性特征的效应,以及交配季节与非交配季节之间个性特征的差异,同时分析了马麝个性特征与泌香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年龄增加对活跃性具有降低的效应(P0.05),并对非交配季节领域性具有降低效应(P0.05);非交配季节里雌性活跃性高于雄性(P0.05);不同季节间个性特征存在差异,交配季节活跃性与领域性均有高于非交配季节的趋势,并且活跃性与领域性在两季节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雄麝泌香量与活跃性存在正相关关系(交配季节:r=0.518,P0.05;非交配季节:r=0.397,P0.05),与交配季节领域性同样具有正相关关系(r=0.406,P0.05)。本研究通过行为取样方法首次对马麝个性特征进行定量分析,探讨了将个性特征,特别是活跃性和领域性,作为泌香量预测指标的方法,对圈养动物个性研究的理论创新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对麝香及麝类资源的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于2016年6月20日至8月10日在四川马尔康林麝繁育场开展,采用基于量表的个性评价法对172头(雌麝59头,雄麝113头)圈养林麝进行了个性评价,建立了圈养林麝个性维度,并探索了个性维度与其麝香分泌和繁殖成效的关系。结果表明:因子分析各项载荷值均大于0.4,Cronbach''s α分析结果为0.648,表明个性量表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效度。此外,特征根大于1时,圈养林麝的侵略性、活跃性、刻板性、胆怯性及社会性五大个性维度可解释70.77%的个性信息,并通过聚类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维度划分的合理性;雄性林麝的社会性维度和麝香分泌量存在显著正相关(r=0.234,P < 0.05),社会性越强(展现出更多的互饰接触、共同摄食等亲和行为的个体),其泌香量越高;侵略性(r=0.463,P < 0.05)、活跃性(r=0.440,P < 0.05)、刻板性(r=0.595,P < 0.05)与雌性分娩时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即个性越强,分娩时间越晚,此外,刻板性与产仔数呈显著负相关(r=-0.341,P < 0.05),表明圈养林麝的繁殖成效主要受刻板性维度影响,刻板性强的个体对繁殖成效会有一个负面的效应。  相似文献   
8.
采用新异物刺激的方式,建立马麝惊扰反应强度指数,通过马麝惊扰后的状态量化其胆量水平,对甘肃兴隆山麝场圈养马麝交配季节和非交配季节胆量(Boldness)进行行为学研究。结合泌香量和产仔量数据,分析胆量对麝香分泌、繁殖成效的效应;同时分析了圈区环境、性别、年龄与马麝胆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交配季节与非交配季节间胆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圈区环境对个体胆量无显著影响(交配季节P = 0.799;非交配季节P =0.152),性别对个体胆量也无显著影响(交配季节P = 0.144;非交配季节P = 0.733),而年龄对个体胆量存在显著影响(交配季节P = 0.012;非交配季节P =0.009),个体年龄越大,胆量越大;交配季节与非交配季节之间胆量呈显著正相关(r =0.592,P < 0.001),但并无明显差异(P =0.095);雄麝泌香量与非交配季节胆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 = - 0.607,P = 0.016),雌麝繁殖成效与交配季节胆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 =0.362,P = 0.045)。圈养马麝胆量个性受年龄因素的影响,并在交配季节与非交配季节之间存在一致性,非交配季节胆量更高的雄麝泌香量趋于更少,交配季节胆量更高的雌麝产仔数趋于更多。  相似文献   
9.
于2004年8月~2005年1月,采用焦点取样连续记录法,对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马麝繁育中心的雌性马麝Moschus sifanicus进行了行为取样.按雌麝的发情格局,将样本动物区分为正常发情和不发情个体,并对两类雌麝在非交配季节(6~10月)和交配季节(11 月~翌年1月)的行为格局分别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表明,正常发情和不发情雌麝的总体行为格局并无大的差异,但在非交配季节,正常发情雌麝的运动频次显著多于不发情雌麝,后者的摄食频次较多,此外,雌麝(仅为正常发情)在交配季节有蹭尾行为的表达,正常发情雌麝的蹭尾行为频次显著多于不发情雌麝(无此行为表达,频次为0值).本研究结果可为圈养雌麝的发情格局的预测及区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9年7月—2021年2月在北京周边山区进行的野外调查,采集到65处野生狍(Capreolus pygargus)分布位点,选取22个影响野生狍分布的环境因子,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模拟野生狍在北京周边山区的潜在生境分布。结果显示,训练集的AUC值为0.863,预测精度较高;最暖季均温、最湿月降水量、海拔、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干月份降水量、最暖月最高温度、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和坡度的累积贡献率达90.9%,是影响北京周边山区狍生境适宜性的主要环境变量。据MaxEnt模型模拟结果对野生狍生境进行适宜性划分(高适宜、中适宜、低适宜和非适宜区),北京周边山区野生狍的适宜生境分布面积为3947.6 km2,占整个研究区域的24.1%,主要分布于北京西部的太行山区域及北京东北部的燕山区域,在北京北部呈少数斑块化分布。高适宜区分布面积为319.8 km2,占整个研究区域的2.0%。在进行北京周边山区野生狍种群及生境的保护实践中,应加强对野生狍适宜生境集中分布的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区域的生境保护,并通过植被保育及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