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脱脂亚麻籽(Linum usitatissimum L.)中共分离出8个化合物,经过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是:正二十四烷(1),十四烷酸(2),硬脂酸(3),月桂酸乙酯(4),β-谷甾醇(5),胡萝卜苷(6),α-D-吡喃葡萄糖基-α-D-吡喃葡萄糖(7)和α-D-吡喃葡萄糖基-β-呋喃果糖(8).化合物1,2,4,7,8首次从亚麻籽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由18–25个核苷酸组成的高度保守的核苷酸序列,它可以特异性结合信使RNA (mRNA)的3′-非编码区域,进而发挥降解mRNA或阻遏mRNA翻译的负调控作用。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不能编码蛋白质或只能编码蛋白质微肽的核苷酸序列,它可以在表观遗传、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脂肪作为一种重要的储能物质,在调节动物体能量平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与动物产肉量、肉品质等产肉性状密切相关。而脂肪功能的紊乱可导致高血脂、Ⅱ型糖尿病以及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发生,因此动物脂肪沉积的分子调控机制备受人们关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miRNA和lncRNA在动物脂肪沉积中发挥重要作用。文中就现阶段miRNA和lncRNA在动物脂肪沉积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揭示动物脂肪沉积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理论指导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核苷酸的多态性检测在临床以及基础生命科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基于PCR的探针法应用最为广泛.由于在核苷酸上微小差异,探针的设计往往带有交叉活性反应,这阻碍了qPCR方法的推广.数字PCR(dPCR)是近年来已成功实现商业化的基于单分子分析的核酸检测技术.通过对条件的优化,dPCR可以消除探针的交叉活性,不过目前商业化的dPCR一般只有2个通道,对于同时检测3个多态性需要更加细致的优化.本研究以rs6983267位点的CCAT2基因3种多态性检测为例,利用探针的交叉活性反应检测其3个多态性位点.检测涉及到3个探针:2个针对多态性位点,另1个位于多态性位点外侧作为参照探针.结果表明,成功地区分了3个包含多态性位点基因片段的簇.在本研究中交叉活性反应可以为dPCR留出白空间,利于多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葡聚糖硫酸钠(DSS)复制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与人UC大肠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比较,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SPF级SD雄性大鼠20只,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自由饮用5%DSS)各10只,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大肠外观及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选取我院9例人UC做对照。结果 DSS模型与人UC共同病变为大肠黏膜隐窝炎、隐窝脓肿、结构紊乱及萎缩、糜烂及溃疡等;不同之处为:DSS模型早期病变始于固有膜下1/3隐窝萎缩消失,逐渐发展至全层隐窝消失,间质以巨噬细胞为主,未见浆细胞,然后表面上皮变性坏死脱落、糜烂溃疡形成,多个血管腔内可见血栓,偶见机化,腺体不典型增生发生率低;而人UC早期病变始于表面上皮及上1/3隐窝急性炎,隐窝破坏萎缩与隐窝脓肿明显相关,均伴慢性肠炎基础病变及腺体不典型增生,偶见血栓伴/不伴机化。结论二者的共同点为大肠黏膜隐窝干细胞损伤,不同点为DSS首先损伤隐窝干细胞,炎症是继发,而人UC则相反,如采用该模型研究药物疗效及其机制需辨证分析其结果。  相似文献   
5.
人干扰素IFNα-2b在果蝇细胞中的稳定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干扰素IFNα-2b全长基因的质粒为模板,PCR扩增,PCR产物克隆到表达载体获得重组质粒,经转染和筛选,得到稳定表达的果蝇S2细胞株.经CuSO4诱导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果蝇S2细胞中成功地进行了人干扰素IFNα-2b的蛋白表达,表达产物的大小约为26kD.并且,通过体外的抗病毒活性测定,证明所表达蛋白具有抗病毒活性.该研究为进一步利用该系统表达真核细胞蛋白,研究其结构和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是指存在于HLA-G基因第8外显子3′非翻译区(3′UTR)的一个插入/缺失多态,因其能影响HLA-GmRNA的稳定性,并进一步影响HLA-G蛋白的翻译而受到广泛关注。文章采用PCR和电泳技术对云南傣族和汉族两个人群进行了HLA-G基因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的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傣族和汉族人群+14bp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1.97%和40.87%,+14bp/+14bp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20%和17.31%,+14bp/-14bp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7.54%和47.11%。与国内外已报道的其他人群的数据比较表明:云南汉族群体中HLA-G基因14bp插入/缺失的分布与其他群体相似;傣族则有自己独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特点,推测其可能受到了遗传漂变的作用,但不排除自然选择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贴壁培养CHO细胞筛选驯化,得到高表达的细胞后进行悬浮培养生产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方法:利用96孔板和24孔板对CHO细胞进行筛选,得到高表达细胞株后进行驯化,使其适合悬浮培养,经过摇瓶扩增后接种到生物反应器中无血清培养,每天监测葡萄糖含量,测rHuEPO表达量。结果:悬浮培养CHO细胞生产rHuEPO,生产周期短,表达量比贴壁培养高出很多,操作方便,减少污染,易于放大,并建立了适合悬浮培养的CHO细胞株,为工业化悬浮培养CHO细胞生产rHuEPO提供了技术基础。结论:经过工艺优化后利用无血清悬浮培养生产促红细胞生成素平均表达量较贴壁培养高,生产周期短,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8.
酿酒酵母广泛应用于食品、酿造、化工、医药等领域.基于已建成投产或工业示范化生产的酿酒酵母生产线,回顾酵母生物质制造产业的发展历程和关键技术;综述酵母生物质在酿酒行业的应用,酵母生物质用于开发和制造功能性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进展;总结酵母细胞工厂的发酵生产优势,介绍酿酒酵母制造大宗化学品、天然产物和生物燃料等产品的产业化进...  相似文献   
9.
昆虫区系多元相似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申效诚  孙浩  赵华东 《生态学报》2008,28(2):849-854
由植物学领域首先提出的相似性概念已广泛应用于动植物区系地理研究以及生物学、生态学等诸多自然学科乃至社会科学领域.根据Jacard提出的二元相似性系数公式SI=C/(A B-C)和Sprensen提出的二元相似性系数公式SI=2C/(A B),分别推导出2个计算多元相似性系数的数学表达式,SIJab…n=[(∑Hij)2/n (∑Hijk)3/n … Hab…n]/[∑Si-∑Hij-2∑Hijk-…-(n-1)Hab…n]和 SISab…n=[2(∑Hij)2/n (3∑Hijk)3/n … nHab…n]/ ∑Si,并用中国夜蛾广布种类在中国7个动物地理区的分布资料为例进行验证,从而可以直接从整体角度和宏观规模上简便、快捷地考量多个系统间的亲疏程度和相似关系.建议在以相似性为基础的聚类分析中,不必再先把2个系统合并成一个新系统后,再和第3个系统比较,而可直接计算多个系统的相似性系数,以避免由于合并带来的信息损失.还讨论了应该提高Sprensen公式0.5的显著性标准,以使同一组数据的两种计算结果趋向一致.  相似文献   
10.
肠道微生物通过维持稳态、辅助消化和促进免疫系统发育等方式维护宿主的健康状态。肠道微生物本身则受到宿主的基因、饮食、年龄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然而,肠道微生物的变化与宿主年龄之间的关系仍有许多未知。本研究分别收集斑头雁(Anser indicus)2只成鸟及3只雏鸟泄殖腔样品,提取肠道微生物总DNA,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并比较两年龄阶段鸟类肠道微生物的菌群结构及组成差异。研究发现,斑头雁雏鸟泄殖腔微生物属于9个门,含量最高的前5个门分别是梭杆菌门(48.29%)、厚壁菌门(22.21%)、变形杆菌门(22.07%)、放线菌门(5.02%)和软壁菌门(1.93%)。成鸟泄殖腔微生物属于17个门,最多的依次是变形菌门(64.69%)、厚壁菌门(23.92%)、蓝细菌(8.48%)、放线菌门(1.43%)和梭杆菌门(0.56%)。在属的水平,斑头雁雏鸟泄殖腔微生物属于18个属,而成鸟含有24个属。成鸟泄殖腔微生物的α多样性显著高于雏鸟(P0.05,Welch′s t-test)。有186个操作分类单元(OTU)属于成鸟和雏鸟共有,而其他640个OTU和90个OTU则分别隶属于成鸟和雏鸟。雏鸟中67.39%的OTUs是成鸟所具有的。基于OTU的聚类结果与年龄分组一致。本结果对认识鸟类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年龄变化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