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古植物学是研究地史时期植物的形态、构造、分类、分布和进化关系的科学,它不仅是植物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古生物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古植物学的研究对象是保存在地层中的植物化石,植物化石是确定陆相地层的地质年代、推断古气候、古地理的良好标志。古植物学资料对解决地层问题,尤其对研究晚古生代以来的含煤、含油地层特别重要。此外,植物界的发生、发展和演化方面的研究,完全依赖于古植物学。植物学家研究现代植物,以丰富的根、茎、叶、花、果、实为依据。而古植物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各种器官,根本无法与完善的现代植物材料相比,因此,最大  相似文献   
2.
自J.W.Dawson 1859年建立裸蕨属(Psilophyton)以来,已有一百二十六年的历史了。此后,经过R.Kidston,W.Lang,R.Krusel,H.Weyland和H.Banks,F.M.Hueber等人分别对英国、西德和加拿大等地大量完好化石的研究,大大丰富了对裸蕨类韵认识,并在该类植物的内部解剖和系统分类  相似文献   
3.
分散角质层(dispersed cuticles)是指那些已脱离植物母体或植物体石化前,因长距离搬运而破裂星散保存在岩层中的角质层碎片。分散角质层的大小和形状常有变化,小的数十微米,肉眼难以辨别,需用化学试剂将岩样浸解离析后,方能在生物显微镜下观察研究;大的长可达几厘米,形状与植物叶片相近,有时呈薄层状密集保存。甘肃兰州近郊侏罗纪岩层中的分散角质层,顺层面延展,大小混杂,表面呈褐色,在岩层中膨松具弹性,用火柴可点  相似文献   
4.
记述的二叠纪植物群采自塔里木盆地北缘不同产地和不同层位。早二叠世早期植物主要采自柯坪县四石厂的库普库兹满组及开派兹雷克组下亚组,主要由Autunia conferta,Pecopteris hemitelioides,Annularia stelata等组成,代表了欧美植物群面貌;到早二叠世晚期,开派兹雷克组上亚组产有安加拉植物分子,如CordaitesNoeggerathiopsissubangustaC.(N.)angustifoliaParacalamites decorlatus等,与欧美植物分子共生,成为欧美安加拉混生植物群;晚二叠世植物产于库车河两岸的比尤勒包谷孜组,其中产有安加拉植物分子,如“CalipteriszeileriYavorskyia mungatica等等,成为典型的亚安加拉植物群。植物群的演化、变迁是由于塔里木地块与准噶尔地块逐渐接近而天山海槽最终消失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尼尔桑带羽叶属(Nilssoniopteris)是A.Nathorst (1909) 为羽叶呈带羊齿型,但又具本内苏铁式的表皮细胞和气孔器的苏铁类叶部化石建立的一个属名。该属的主要特征是:羽叶全缘,带羊齿型,叶膜着生于羽轴的腹面或近腹面的两侧;叶脉平行,简单不分叉或分叉;上、下表皮细胞为矩形至多边形,细胞壁弯曲,表壁上常具乳头状突起和毛细胞;气孔器连唇式,分布于下表皮。  相似文献   
6.
丰富的化石记录显示中生代和新生代紫萁属在北半球广泛分布.本文描述了发现于福建中中新世佛昙群的紫萁属一新种:漳浦紫萁(Osmunda zhangpuensis Z.X.Wang and B.N.Sun,sp.nov.).化石小羽片保存完好,呈线状披针形,边缘具齿,羽状脉序.在该属现生种中,当前化石种与现生种Osmunda banksiifolia在形态上最相似.当前化石的发现表明,早在中中新世紫萁属就已生长在福建省.漳浦紫萁和之前报道过的附生真菌化石以及龙脑香科、桑科、豆科、荨麻科、胡桐科、大戟科、樟科等植物的存在,表明福建在中中新世时期的气候温暖湿润.  相似文献   
7.
本文描述了发现于福建省漳浦地区佛昙群的三宝木属(Trigonostemon)一新种:漳浦三宝木(Trigonostemon zhangpuensis sp. nov. J.L. Dong et B.N. Sun)。该化石叶片呈倒披针形,基部窄,顶端渐尖;中上部的叶缘具细齿,近叶基1/3的部位全缘;叶脉为羽状环曲脉,中脉粗壮,向上逐渐变细;气孔器为无规则型,气孔呈长椭圆形,分布稀疏,无规则排列;平周壁不光滑,具褶皱。化石种与现生种剑叶三宝木(Trigonostemon xyphophyllorides(Croiz.) L.K. Dai et T.L. Wu)在叶片形态特征方面最为相似。剑叶三宝木分布在我国的海南省,基于化石种与最近亲缘现生种的生态幅基本一致的假设,漳浦地区在中新世中期的气候特征可能类似于现今海南省。化石种叶片上共划分13种损伤类型,属于6类功能性取食组,包括孔洞取食(hole feeding)、边缘取食(margin feeding)、留脉式取食(skeletonization)、表面取食(surface feeding)、造瘿(galling)和刺吸式取食(pierci...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了解晚古生代楔叶属的物种多样性及形态演化,通过对化石宏观形态的研究以及与相似化石种的对比,确定甘肃永昌太原组中几种楔叶植物化石的分类位置。本文共鉴定楔叶植物化石2属5种,其中包括营养叶和繁殖器官。基于这些楔叶属的新材料,对椭圆楔叶以及马齿楔叶的茎轴表面纵纹、叶片分裂次数等特征进行修订。同时报道楔叶穗属一新种Bowmanites yongchangensis sp. nov.。结合该属在晚古生代的古地理分布情况,表明在乌拉尔世早期该研究区内楔叶属植物呈现出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并推测该属植物的起源时间不晚于晚泥盆世法门期,在维宪期由华南地区传入华北地区后,于宾夕法尼亚亚纪晚期传入龙首山地区所在的阿拉善地块。  相似文献   
9.
自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以来,它便很快在医学、工业和其它科技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医疗上用X射线检查人体组织内有无病变;用X射线治疗恶性肿瘤。工业上用X射线检验金属工件内有无气泡、裂痕等缺陷;用X射线激发萤光物体发萤光,使照相底片感光和使气体电离等。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人们患病上医院作X光透视,拍照已是很方便的事情了。但X光能与化石联系起来吗?X射线能为生活于几百万年、几千万年甚至几亿年前的动、植物透视拍照吗?我们的回答是:能。虽然在本世纪切就有人刊出了化石X光照片,但由于化石X射线透视和拍照需要专门的射线机和必须保证操作人员绝对安全的防护设备,建设实验室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长期限止了这一先进技术在古生物学领域的应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从60年代起,X射线技术逐渐应用于古生物学。近年  相似文献   
10.
2008年7月12日15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75周年学术年会在丝绸之路重镇兰州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植物学会主办.兰州大学和甘肃植物学会承办,会议的主题是:“植物科学:基因、环境、社会”。来自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和兰州大学等100余所高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