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温胁迫对苜蓿幼苗存活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秋眠级为2级至9级的11个苜蓿品种,每品种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5个处理组,研究低温胁迫和苜蓿品种对幼苗存活和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和苜蓿品种对幼苗存活率、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均极显著,而且二者对它们的互作效应也极显著。子叶期幼苗在-7.5℃下处理12 h,存活率仅为3.26%。幼苗在-5℃下处理12 h,存活率为54.73%,但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质膜相对透性和根系活力极显著提高;每天把幼苗置于-5℃下2 h至3 h锻炼7天,幼苗存活率可提高到95%以上,叶片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根系活力和质膜相对透性均极显著提高。结果表明:4级至9级品种的存活率极显著低于2级至3级的品种;6级至9级品种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质膜相对透性极著显低于2级至3级的品种。  相似文献   
2.
野牛草幼穗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Nutt.)Engelm.]幼穗为外植体,建立了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和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雌穗比雄穗难以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小于8mm雄幼穗在2mg/L2,4-D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0.0%~86.8%;添加10mg/L AgNO3对愈伤组织诱导率影响不明显,但可改善愈伤组织质量。2mg/L 2,4-D结合0.1mg/L 6-BA的培养基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继代超过3次、继代间隔超过3周,愈伤组织分化能力明显下降。雄穗愈伤组织在含1.0mg/L 6-BA培养基上,弱光条件下分化出芽的频率较高,达31.8%~35.0%;附加3%麦芽糖既可减轻褐化程度,又利于丛生芽的分化。分化苗在1/2MS 0.3mg/L IBA培养基上的生根率为62.5%。  相似文献   
3.
野牛草成熟胚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植物名称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Nutt.)texoka]. 2材料类别成熟胚. 3培养条件(1)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 2,4-D1.5~6.0 mg·L-1(单位下同) 6-BA 0.1 脯氨酸1 000 水解酪蛋白(CH)500 谷氨酰胺500 α-酮戊二酸100 硫代硫酸银(STS)5;(2)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MS 3/2MS(有机) 2,4-D 2.5 6-BA 0.1 CH1 000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200或维生素C(vC)200;(3)再生培养基:不附加任何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MS基本培养基(MS0).所有培养基中均添加3%蔗糖、0.56%琼脂,pH 5.8.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为暗培养,不定芽分化及植株再生过程中光照12 h·d-1,光照度为1 500lx,培养温度为(25±1)℃.  相似文献   
4.
沙生植物梭梭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植物名称 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Bunge]。 2 材料类别从种子萌发无菌苗上切取的无菌芽。  相似文献   
5.
1植物名称中华结缕草(Zoysia sinica). 2材料类别成熟种子. 3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改良MS(MSm):MS无机盐 核黄素(VB2)1.0mg·L-1(单位下同) 盐酸噻胺(VB1)1.0 烟酸(Vpp)0.5 盐酸吡哆辛(VB6)0.5 肌醇100 酶水解酪蛋白(CH)300 蔗糖30 g.L-1 琼脂6.0 g·L-1.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1)MSm4葡萄糖20 g·L-1 2,4-D 2.5 6-BA 0.25;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2)MSm 6-BA 0.1 2,4-D 1.6,(3)MSm 6-BA 0.1 2,4-D 2.0,(4)MSm 6-BA 0.1 2,4-D 2.4,(5)MSm 6-BA 0.1 2,4-D 2.8,(6)MSm 6-BA 0.1 2,4-D 3.2;分化培养基:(7)MSm.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均为黑暗条件,分化培养过程中光照度为2000 lx,光照时间为12 h.d-1,培养温度(26±2)℃.  相似文献   
6.
抗冻蛋白与植物低温胁迫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植物抗冻蛋白是从许多抗冻植物中分离的、参与植物抵御冻害反应的一类新型蛋白.这类抗冻蛋白具有多个亲水性缚冰域,能直接作用于冰晶,阻止冰晶在细胞间隙形成和再结晶.一些植物抗冻蛋白与致病相关蛋白有序列同源性,具有抗冻和抗病双重活性.植物抗冻蛋白的表达和积累,既受控于发育及转录因子调节,又受到低温、短日照、脱水及乙烯等因素的影响.异源超表达抗冻蛋白基因能赋予敏感宿主植物抗冻能力.文中论述了有关植物抗冻蛋白特性和鉴定,抗冻机制和表达调控,以及遗传转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结缕草对重金属镉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2+对结缕草叶片枯黄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5mg/L、10mg/L和30mg/L Cd2+处理对结缕草叶片的枯黄比例无显著影响;以10mg/L 的Cd2+处理结缕草植株,研究了结缕草对镉的生理响应。与对照相比,Cd2+处理30d时结缕草叶片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RC)显著升高,升高幅度分别为58.69%、38.52%和68.69%,表明Cd2+对结缕草叶片产生了氧化胁迫。与对照相比,Cd2+处理30d时最大量子产量(Fv/Fm)和实际量子产量(Fv'/Fm')分别显著下降3.90%和11.36%;处理20d时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分别显著下降22.22%、22.66%,处理30d时分别显著上升12.5%、18.12%;处理20d时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显著下降14.29%,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则显著上升38.54%,表明结缕草叶片的光反应机构受到了伤害,而光保护能力得到了提高。与对照相比,Cd2+处理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降低后升高;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升高,处理30d时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上升63.35%;处理前20d时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高于对照,处理30d时却低于对照。随着Cd2+处理时间的增加,结缕草地下部Cd含量逐渐升高;地上部Cd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差异显著;处理20d时地上部镉含量最高,转运系数最高,达到45.84%;处理10d时镉在结缕草地上部的分布比例小于地下部,而处理20d、30d时地上部镉的分布比例占优势,表明结缕草具备修复植物的潜质。镉在结缕草地下部水溶态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氯化钠和醋酸提取态;与地下部不同,结缕草地上部醋酸提取态镉的含量要高于氯化钠提取态。综上,结缕草对Cd2+具有一定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8.
以金花茶、小果金花茶、扶绥金花茶、龙州金花茶和陇瑞金花茶等五种金花茶组植物为试验材料,按照CIE L*a*b*表色系法测量其花色,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用技术定性定量分析其花中类黄酮成分与含量,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花色与类黄酮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5种金花茶组植物花中共检测到8种类黄酮成分,其中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Pg3G)、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Lu7R)、芸香柚皮苷和圣草素为金花茶组植物中首次发现;槲皮素-3-O-葡萄糖苷(Qu3G)、槲皮素-7-O-葡萄糖苷(Qu7G)、槲皮素-3-O-芸香糖苷(Qu3R)和山柰酚-3-O-葡萄糖苷(Km3G)为扶绥金花茶和小果金花茶中首次发现;金花茶花中类黄酮成分总量最高,其次是扶绥金花茶和小果金花茶,陇瑞金花茶和龙州金花茶较低;金花茶和小果金花茶主要类黄酮成分为Qu3G、Qu3R和Pg3G,扶绥金花茶为Qu3G和Qu7G,陇瑞金花茶和龙州金花茶为圣草素和芸香柚皮苷; Qu3G和Qu3R是决定金花茶组植物花瓣呈现黄色的主要成分,圣草素与花瓣红晕显著正相关,Pg3G影响花色鲜艳程度。  相似文献   
9.
中华结缕草(Zoysia sinica Hance)组织培养和再生植株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华结缕草(Zoysia sinica Hance)成熟种子为外植体在附加2.5mg/L2,4-D、0.25mg/L 6-BA和1~2mg/L VB1的改良MS培养基(MSm)上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为43.0%。愈伤组织的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m附加0.1mg/L 6-BA和2.0mg/L 2,4-D。在无生长调节物质的MS培养基(MS0)上,外观呈白色到淡黄色、含有密实颗粒的愈伤组织再生率为30%~60%。  相似文献   
10.
野牛草叶片活性氧及其清除系统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逆境条件下活性氧产生及其清除效率是衡量植物抗性的重要指标,而活性氧对植物组织的氧化伤害和抗氧化酶活性常因材料的遗传或生理差异性而发生变化。以同一基因型的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Nutt.)Engelm'texoka')克隆分株叶片为材料,采用Hoagland营养液培养,研究了10%、20%和3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野牛草叶片活性氧的产生、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浓度的增加及胁迫时间的延长,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EC1.15.1.1)、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POD EC1.11.1.7)和过氧化氢酶(CATEC1.11.1.6)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SOD、G-POD与CAT活性达到峰值的时间随PEG-6000浓度的增加而提前。认为水分胁迫下,抗氧化酶可有效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但随胁迫时间的延长,抗氧化酶活性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