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了苹果果实成熟期间香气和乙烯的产生动态,以及游离氨基酸、游离脂肪酸含量和脂氧合酶(LOX)、醇-酰基转移酶(A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果实香气物质是随着乙烯释放的增加而产生和增加的.在此过程中,异亮氨酸大量积累.游离脂肪酸在果实香气很少时呈增加趋势;随着香气产生的增多而迅速下降;乙烯高峰过后又有增加.脂氧合酶活性随着果实成熟而提高,其活性在乙烯释放达到高峰时达到最大值,之后迅速下降.醇-酰基转移酶活性在果实开始产生香气时迅速增加,之后保持较高活性.  相似文献   
2.
套袋对苹果果实微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生长季晴天,树冠不同方位套袋果温度变化规律各有不同。就日最高温度而言,以西南方位套袋果最高,东北方位套袋果最低,二者相差8.13℃。除了东北方位以外,同方位套袋果日最高温一般低于裸露果2 .95~6 .6 7℃。一天中,不同方位套袋果日最高温出现的时间与裸露果有明显不同,主要原因是日照和气温能更直接地影响裸露果。在正常套袋前提下,袋内、外湿度差异不大,袋内湿度主要受袋外环境湿度的影响。生长季晴天,外袋温度和外袋与内袋之间的温度非常接近,二者日最高温度超出最高果温8.6℃。而袋内气温和果温非常接近,二者日最高温仅差0 .4℃,说明袋内果温直接受袋内气温的制约。一天中,袋内最低温度和最高湿度一般出现在6 :0 0左右,而最低湿度和最高温度出现在16 :0 0左右,袋内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呈极显著负相关,其回归方程为y=30 98.4 x- 1.35 34。日照强度或气温与套袋果日最高温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0 .0 4 6 8x 8.91和y=1.4 11x- 2 .4 4 35。  相似文献   
3.
苹果果面日最高温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一天中 ,苹果果实表面最高温度与气温、日照、相对湿度和风速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生长季自动监测果实表面温度的变化 ,并与设置在监测树旁边气象记录仪数据对比 ,揭示出树冠西南部果实表面温度与气温、日照、相对湿度和风速呈高度相关。结果还表明 :日照和气温是导致果实表面高温 (>45℃ )的两个主要因子。在大多数情况下 ,这两个因子相互作用决定果实高温是否发生 ,但气温的作用更为重要。一般在晴天 ,树冠西南部果实表面高温通常出现在 1 3 :3 0~ 1 5 :5 0。果实达到临界日烧高温 (>45℃ )的综合气象条件是 (1 0 :0 0~ 1 6 :0 0平均值 ) :日照 >5 80 W/m2 ;气温 >3 1 .8℃ ;风速 <1 .0 m/s;相对湿度 <3 0 %。气温、日照、风速和相对湿度与果实表面温度都呈高度相关 ,其多元回归方程为 :果实表面温度 (℃ ) =1 9.7 0 .842×气温 (℃ ) 0 .0 0 989×日照 (W/m2 ) - 2 .0 8×风速 (m/s) - 0 .1 48×相对湿度 (% ) ,r2 =0 .6 97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香蕉(Musa paradisiaca)、甜瓜(Cucumis melon L.)和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L.)等果实香气的化学成分、主要合成途径及其影响因素。果实的香气物质主要包括酯类、醇类、酮类、醛类、萜类和挥发性酚类物质等,这些物质主要由脂肪酸、氨基酸和次生代谢产生。品种、成熟度、乙烯、环境和栽培措施(光照、砧木、套袋和灌溉等)以及采后贮藏条件均影响果实香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果实香气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综述了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香蕉(Musa paradisiaca)、甜瓜(Cucumis melon L.)和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L.)等果实香气的化学成分、主要合成途径及其影响因素.果实的香气物质主要包括酯类、醇类、酮类、醛类、萜类和挥发性酚类物质等,这些物质主要由脂肪酸、氨基酸和次生代谢产生.品种、成熟度、乙烯、环境和栽培措施(光照、砧木、套袋和灌溉等)以及采后贮藏条件均影响果实香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内根-贝壳杉烯合成酶基因(KS)、内根-贝壳杉烯酸氧化酶基因(KOA)是赤霉素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通过touchdown PCR从短枝富士茎尖组织中克隆得到KS和KOA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分别命名为MdKS(GenBank登录号KF437681)和MdKOA1(GenBank登录号为KF437682)。MdKS和MdKOA1基因的ORF分别为2211 bp、1509 bp。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MdKS与其他物种的氨基酸序列具有45.2%~98.8%的同源性;而MdKOA1与其他物种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42.8%~99.4%。亚细胞定位显示,MdKS蛋白定位于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质膜;而MdKOA1蛋白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质膜。荧光定量表明,MdKS与MdKOA1基因在SH40、SH28嫁接品种短枝富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基本一致。MdKS和MdKOA1在半矮化类型SH28嫁接短枝富士的茎尖、幼果与枝条中的表达量高于矮化类型SH40的嫁接品种。  相似文献   
7.
东北山定子(Malus baccata(L.)Borkh)野生居群集中分布区位于49°11'~50°40'N,119°42'~120°16'E之间,海拔520~670 m,呈带状分布于大兴安岭西南麓与呼伦贝尔平原交接的河床半湿地,面积约230 km2,处于原始野生状态。调查423份自然变异类型表明:树龄最大400年生以上,30~50年生为主体占37%;树姿以直立型与开张型为主,垂枝型占14%;株高与冠径均呈正态分布,矮生型占19.8%;果实颜色由黄经红到紫色变异,浓红型占43.8%,黄色与紫色类型分别占4.5%、3.2%;果实酸、酸甜、甜酸共占总群体的72.9%;自然授粉前提下,平均每花序坐果3个的占47.7%,坐果5个的占26.5%,3.5%的成龄树没有果实;叶形与果形有扁圆、圆、卵圆、长椭圆等,但叶形与果形之间无遗传相关性。群体遗传分析参考国内外研究进展,结合分布区的GPS、河流走向、地貌特征、树龄分布、采访记录等推测:东北山定子是山定子组(Malus baccatus Jiang)的地理亚种,集中分布于大兴安岭西南麓的山谷间,海拔800m左右,种子经河水、鸟类等作用,延伊敏河、根河、海拉尔河、雅鲁河等流域自然迁徙扩散至海拉尔的黑羊站、蒙古屯、哈克镇,满洲里黑山头口岸的弘吉拉布等地,在近河的山谷地带逐渐适应繁衍形成二级集中分布区。  相似文献   
8.
光照强度对苹果果实表面温度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光照强度对于果实温度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一天中 ,日落后和日出前 ,果实表面温度都接近气温。树冠外围暴露果实表面温度主要来源于气温和由于吸收光能后转化成热能所增加的温度。当光照强度较低和持续时间较短时 ,光照对果实表面温度的影响较小。不同月份光致果实温度增加的幅度有所不同 ,6~ 10月日光致最大果实温度的变化幅度范围为 14 .4 6~ 18.98℃。光照强度与光致果实增温具有极显著相关 ,其回归方程为 Y=0 .0 0 88x 6 .0 97,r=0 .4 3382 * * 。遮荫由于减少了果实表面接受的光能 ,因而可以明显降低果实表面的温度  相似文献   
9.
苹果不同品种果实原花青素含量及其动态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香草醛-盐酸法测定了苹果(Malus domestica Mill.)5个品种的幼果和成熟果原花青素含量,并对品种‘富士'和‘新红星'果实发育期间原花青素含量的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苹果幼果富含原花青素,5个品种含量在8.46~13.90 mg*g-1(FW)之间,以品种‘金冠'最高,‘乔纳金'次之.苹果成熟果实原花青素主要存在于果皮中,含量达4.232~7.307 mg*g-1(FW),果肉中含量为0.525~1.034 mg*g-1(FW),以品种‘新红星'和‘富士'最高.‘富士'和‘新红星'果实发育期间原花青素含量变化动态基本一致,发育早期果皮原花青素含量呈增加趋势,5月底达最高值,之后下降,7月中旬以后基本稳定;果肉原花青素含量一直呈下降趋势,8月中旬以后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0.
苹果砧木SH40 MdNCED1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基因是脱落酸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本试验通过RT-PCR结合RACE技术从苹果SH40(Malus domestica×Malus Honanensis)茎尖组织中克隆了1条NCED基因,命名为MdNCED1(GenBank登录号为KC816734)。该cDNA序列全长2179 bp,包含1个编码606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MdNCED1与已报道的其他植物物种的氨基酸序列具有63.7%~93.0%的相似性。构建MdNCED1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DEST15-MdNCED1,转入大肠杆菌(DE3),用IPTG诱导。SDS-PAGE分析表明,MdNCED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被诱导表达的蛋白质分子量与预期结果一致。荧光定量结果表明,MdNCED1基因在SH28、M26、SH40及其嫁接品种嘎啦的表达趋势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同时与其矮生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