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叶百合的生物量和营养分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栽培的2年生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为材料,于2000年的生长季从蕾期至种子成熟期进行6次取样,对其各器官生物量和氮、磷元素的配置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细叶百合虽然以种子繁殖为主,但在整个生长季用于生殖器官的生物量投资的比例并不很大,大量干物质分配到地下器官鳞茎中(平均为60.17%);茎、叶的生物量分配比例仅次于鳞茎;雄蕊生物量分配比例明显高于雌蕊。在叶萌动及展叶初期植株全氮百分含量最高;从春季萌动至秋季果实成熟,叶中的氮呈逐渐递减的趋势;茎和生殖器官的全氮含量在蕾期最大;生殖器官与叶、鳞茎的全氮含量相关显著。磷在生殖器官的含量较高,这与磷在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相一致;生殖器官与茎的全磷含量相关显著。地下器官全氮、全磷随季节变化有增多的趋势;地上各器官全氮、全磷相关显著,随季节变化有明显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纯的6种昆虫病毒包涵体(BsNPV1,BsNPV2,BtNPV,EpNPV,PrGV,PxGV)经DAS碱解,粗提纯的包涵体蛋白经Sepharose-6B柱层析和Caaalco-prep-disc法进一步纯化后,在SDS-PAGE中显示为一条分子量约28,000d的带。用常规双向免疫扩散法检查各种包涵体蛋白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血清学BsNPV与BtNPV,PrGV与PxGV之间都是不可分辩的。6种包涵体蛋白的双向高压指纹图谱表明,它们的指纹图谱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相同或十分相似的肽点。就每种病毒的指纹图谱又都是独特的,NPV间相似性低于GV间相似性。我们认为NPV和GV的包涵体蛋白在结构上存在着一些相同的或相似的保守区域,但不同种之间在整个一级结构上是有差异的。利用包涵体蛋白的指纹图谱鉴定杆状病毒是个灵敏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大棚番茄生长发育与棉铃虫危害的模拟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晓峰  沈斌  罗志义 《生态学报》1997,17(3):303-310
根据1993~1994年大田资料建立了塑料大棚番茄的生长发育动态模型和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za(Hubner)取食为害模型,动态模拟了番茄的净光合产量和各器官的干物质消长,以及植株的形态建成和产量形成过程,模型把番茄繁殖器官的脱落按其成因归纳为生理的,环境的及病虫害引起的脱落,容量包棉铃虫取食为害模型偶联,棉铃虫对番茄的取食为害模型为第一代,第二代棉铃虫取食不同时期番茄各发育  相似文献   
4.
不同木材结构树干液流对比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孙慧珍  李夷平  王翠  周晓峰 《生态学杂志》2005,24(12):1434-1439
采用热扩散法,对东北东部山区代表主要木材解剖构造的水曲柳和樟子松树干液流密度动态特征进行研究,并同步测定光合有效辐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风速、土温、土壤容积含水量等因子。结果表明,水曲柳和樟子松在生长季不同时期晴天的树干液流密度日进程一般为单峰型,水曲柳日最高液流峰值为430.53 cm3.cm-2.h-1,明显高于樟子松(142.43 cm3.cm-2.h-1)。晚上及凌晨液流量占全天比例在生长季结束后,明显增加,其他时期低于20%,说明水曲柳和樟子松存在根压。水曲柳和樟子松树干液流密度变化呈单峰曲线,平均液流密度分别为12.26、6.49 cm3.cm-2.h-1。影响树干液流密度日变化的主导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和水汽压亏缺,二者对主导因子敏感度相当。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暖对老秃顶子林线结构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晓春  周晓峰  李淑娟  孙龙  牟长城 《生态学报》2004,24(11):2412-2422
运用样带样方法和年轮气候学方法对大海林地区的气候因子和样地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近 30 a来老秃顶子地区气候变暖明显 ,尤其是冬季增温最明显 ,月份增温中以 2月份最大 ;寒冷时期 (12月份、翌年 1和 2月份 )和温暖时期 (6~ 9月份 )的温度都有增加 ,但是寒冷时期温度的增加幅度较大 ;冬季与夏季温差稍有减少 ,但积温有所增加 ,整年的热量正在增加。全球变暖导致的大海林地区增温对老秃顶子林线结构特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由样地调查和分析可知 ,全球变暖导致林线中上部幼苗、幼树的更新和存活增多 ,森林密度加大 ,树木平均年龄降低 ,年龄结构呈倒 J字型 ,并且多呈聚集分布 ;而在林线的下部 ,幼苗更新很少 ,主要以中龄林存在 ,并且多呈零散分布形式。通过年轮分析得出 ,气候变暖导致林线树木径生长和高生长增加 ,而且增加的趋势和近 30 a来温度的变化基本一致。通过对年轮指数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表明林线树木年轮指数与温度的相关性较强 ,而与降水的相关性较弱 ,并且年轮指数与温暖时期温度和积温呈正相关 ,而与寒冷时期温度和年平均温度呈负相关 ,表明温暖时期温度和积温控制着林线的海拔高度 ,而寒冷时期的温度和年平均温度主要对林线树种类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敏感度分析看出 ,林线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对大兴安岭北部蒙古栎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通过对气象因子和样地数据分析表明,20余年来大兴安岭北部气候趋于变暖,低海拔地带蒙古栎呈现明显的进展趋势,演替趋于以蒙古栎为优势种的阔叶林,海拔较高地带蒙古栎更新不良,演替趋于兴安落叶松和几种阔叶树的混生林,蒙古栎种群发展与干暖化具有一致性,在各类气象因子中,5月均低温是影响蒙古栎更新的决定性因子,由海拔升高引起的区域干燥度降低也是影响更新的重要因子,这也说明蒙古栎对冷湿生境的不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长白山岳桦种群格局的地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应用地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了长白山岳桦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空间相关关系,首先通过样方调查数据计算岳桦材积的半变异函数,拟合半变异函数模型,然后根据拟合的最优半变异函数模型,进行空间数据插值、绘制岳桦材积的克立拉图,最后对所得到的不同海拔质海拔岳桦材积的半变异函数图和克立格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海拔1650-1700m岳桦材积的半变异函数曲线为球形,其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型,种群呈衰退趋势;海拔1750-2000m岳桦材积的半变异函数曲线为直线形,其空间分布格局为随机型,种群较稳定;在海拔2000-2150m岳桦材积的半变异函数曲线为球形,其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型,种群呈增长趋势,这说明长白山桦整体上有一种向上迁移的趋势,尤其是过渡带中的岳桦表现则为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中国寒温带森林与温带森林之间过渡边缘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95年黑龙江省森林资源调查的固定样地数据,以多个树种的信息为分类因子,采用1994年Fortin 提出的二维数据边缘检测的方法并考虑树种垂直分布对边缘确定的影响,对我国寒温带针叶林与温带阔叶混交林的过渡中心边缘进行了科学定位,并对所获得的边缘的显著性进行了检验,为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寒温带针叶林与温带针阔混交林的边缘大致位于48°30′ N,南北浮动10′,126°~130° E之间,行政区划上属于北安_乌伊岭_嘉荫一线,基本是沿小兴安岭山体的北缘。该边缘与目前天然红松  相似文献   
9.
用一种杂交瘤皿,根据内皮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colony-forming units,EPCs-CFUs)的形态特征和EPCs表面特异性标记物分离EPCs.取大鼠股骨、胫骨骨髓,将全骨髓接种在聚苯乙烯制作的杂交瘤皿上,培养4~7天后出现CFUs,将这些集落分别挑选出来后,取单个集落的部分细胞免疫荧光鉴定EPCs表面特异性标记物CD133/VEGFR-2.CD133/VEGFR-2双阳性即为EPCs-CFUs.与此对应的余下一部分继续传代增殖,流式细胞术鉴定CD133/VEGFR-2/CD34,并把此方法命名为微孔法.发现接种后第4天,显微镜下可见明显的CFUs.免疫荧光鉴定大约7%的CFUs为CD133 /VEGFR-2 ,进一步传代培养,流式细胞术鉴定CD133 /VEGFR-2 /CD34 细胞纯度达70%以上.传代细胞可在体外形成血管样结构,并表达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vWF.结果表明通过微孔法能成功地从大鼠骨髓分离到EPCs.  相似文献   
10.
如何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问题解决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当前中学生物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通过计算机来进行问题解决学习,可以提高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调动学生主动运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媒体的活动,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和探索者,从根本上改变了教与学的过程,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概括问题的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对促进中小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