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玉米种子老化过程中EST同工酶变化与染色体畸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玉米自交系Mo17种子分别进行58℃热水和45℃恒温老化处理并对种子老化过程中种子发芽率、EST同工酶酶谱变化与染色体畸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Mo17玉米种子萌发一天的种子胚EST酶谱共表现为14条清晰条带,58℃热水处理30min后,有四条酶带(Rf值为0.44、0.47、0.77、0.80)消失,酶带号为1、2、6、7、9的五条酶带着色变浅。由一、二级酶带变为二、三级酶带。45℃恒温老化处理60d后,Mo17种子EST酶谱中编号为2和5的两条酶带(Rf值为0.33、0.39)消失。处理70d后,种子发芽率降至39%,醇带号为11、12、13、14的四条酶带消失。随着老化时间延长。老化程度不断加重,发芽率低的玉米种子其根尖染色体畸变率相对较高,单桥、双桥、断片、落后及其它染色体畸变类型均被观察到。58℃热水老化其发芽率降至5%时,染色体畸变率上升为12.22%。  相似文献   
2.
对燕麦CA雄性不育材料的特征与遗传表现的研究表明,该不育性状是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的。对原CA雄性不育材料进行改造,设计出培育不同类型不育材料的选育程序,并转育出性状独特、不育株分离比例较高的新种质。提出了利用不育新种质改进燕麦杂交技术的方法,采用改进的杂交技术建成具有高千粒重、高蛋白质、低脂肪、丰产、抗病等性状的,遗传基础丰富的后代选择群体供育种应用。  相似文献   
3.
大豆种子老化过程中生理特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两个大豆种子为试材,采用58℃±1℃热水老化法,进行了大豆种子不同老化水平生活力及生理特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种子衰老过程中,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值、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含量逐渐上升,种子活力与其呈负相关关系,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正相关关系;随着种子老化程度加重,POD同工酶酶带颜色变浅并发生丢失,酶促防御系统解体。说明大豆种质资源更新标准不宜过低,中期库大豆资源更新发芽率应确定为70%~74%之间,70%的发芽率应作为大豆种质资源更新的下限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