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九龙江口底栖生物生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了九龙江口底栖生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等生态特点。结果表明,九龙江口底栖生物种类丰富(计440种)。其分布具有三种生态类型:河口种、海水种和近岸广盐种。平均总生物量为56.17克/米~2,平均栖息密度为358个/米~2。底栖生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密切:河口区底栖生物种群和数量的分布趋势是随着盐度的增高而增多;局部区域的水动力特点以及不同的沉积物类型也影响底栖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分布。  相似文献   
2.
台湾海峡矶沙蚕科一新属新种(矶沙蚕目:矶沙蚕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整理台湾海峡底栖多毛类标本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隶属矶沙蚕科(Eunicidae)的一新属和一新种。共有3个标本。现报道如下。 一、新属的主要特征及其与近似属的主要区别 矶沙蚕科是环节动物多毛纲重要科之一,迄今已报道7属。其中具5条触手、具触须和具亚足刺钩状刚毛的只有矶沙蚕属:(Eunice)和特矶沙蚕属(Eunipkysa),两属的主要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大亚湾核电站冷却水排出的余热对海湾生态系和海洋环境的影响,受法国电力公司(EDF)委托,自1986年12月至1989年9月,对大亚湾海域进行了海洋生态调查。内容包括水文、水化、地质、地貌和海洋生物等十多个项目。本文着重分析大亚湾核电站附近水域岩相潮间带生物群落结构的特点,旨在确定核电站投产前该水域潮间带生物群落的背景数据,为该湾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984年8月—1985年5月,我们在东海进行底栖生物调查时,采集到环节动物多毛纲(Polychaeta)沙蚕科(Nereidae)沙蚕属(Nereis)一新种。在11个采泥站采到这种标本,共36条,分布水深50—120m,底质主要是软泥和砂泥,个别为泥砂。新种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杭州湾北岸软相潮间带A—E5条断面(图1)的连续6年(1975—1980年)底栖动物生态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上海石油化工总厂于1977年投产后对该区环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底栖动物群落的变化相当明显。这是水质、底质和地形环境改变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断面A主要是因附近筑堤填海、泥沙淤积所造成;其他4条断面主要乃与不同程度的有机污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