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微转移及临床病理因素对p T1-4aN1-3M0期胃癌患者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12月期间胃肠外科单一手术组行D2胃癌根治术p T1-4aN1-3M0期患者63例1427枚HE染色阴性淋巴结,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这些淋巴结中CK19表达,观察微转移的情况并分析发生微转移的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对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的影响。结果:临床病理分期p T1-4aN1-3M0胃癌患者中,经免疫组化染色,1427枚HE常规染色阴性淋巴结中CK19阳性表达率为15.49%(221/1427);63例胃癌患者中CK19表达阳性率39.68%(25/63);术后随访时间5.6~68.5月(平均时间43.88月),淋巴结中CK19阴性表达、阳性表达患者的总5年生存率分别为52.63%、28.00%;两者无瘤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77,P=0.003)。淋巴结CK19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的肿瘤直径(P0.05)、浸润胃壁深度(P0.05)有关。COX生存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微转移为独立预后因素。25例患者发现淋巴结微转移并推荐再分期,再分期率39.68%(25/63)。结论:p T1-4aN1-3M0期胃癌病人,CK-19免疫组化法染色能检出常规HE染色阴性淋巴结中的微转移,有助于细化分期、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2.
非编码RNA不翻译成蛋白质,它们通过转录、转录后及翻译水平调控靶基因表达,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胁迫中发挥功能。目前,大量种子萌发期特异表达的非编码RNA (Non-coding RNA)已被发现,高效提取种子低分子RNA是对其进行研究的关键。本研究将介绍一种改良SDS RNA提取方法,并与Trizol、CTAB法、RNA提取试剂盒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高效提取用于Northern blotting、RT-PCR等分子生物学分析的十字花科植物种子低分子RNA。改良SDS RNA提取方法为种子非编码RNA研究、种子萌发生理及分子育种研究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肥模式下夏玉米田间土壤氨挥发规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利用通气法田间原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夏玉米田间土壤氨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化肥与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的田间氨挥发速率日变化与白天田间土壤表层温度(简称地温)变化表现基本一致,呈现由低到高的"单峰"趋势.夏玉米田间氨挥发损失的高峰期主要发生在白天11:00~13:00.但持续时间较短,单施化肥与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均在氮肥施入当天田间氨挥发速率达最高值,此后迅速降低,氨挥发损失主要集中于前7d,累计氨挥发量占总量的88.57%~96.72%.与单施化肥相比,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可显著减少氨挥发损失4.06~8.25 kg · hm-2,氨挥发损失率降低0.37%~1.17%.夏玉米大喇叭口期后对氮素需求较多,较高的田间土壤持水量均可以削弱氨挥发损失.确定适宜的秸秆与氮肥配比量,适量增加大喇叭口期的氮肥追施量配合及时浇水,是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肥条件下玉米田土壤养分淋溶规律的原位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排水采集器法结合田间原位试验,研究了夏玉米不同施肥处理对棕壤土养分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夏玉米生长期内,影响玉米田土壤水分淋溶的主要因素是大量降雨和灌溉,夏玉米生长前期的土壤淋溶水量较大,但随夏玉米生育进程的推进而递减,各处理差异也逐渐减小;与施氮肥处理相比,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处理可加剧土壤水淋溶.在夏玉米生长期内,施肥处理的土壤淋溶水硝态氮浓度均呈"双峰"曲线变化趋势,而铵态氮浓度则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玉米田土壤氮素淋失以硝态氮形式为主,其累计淋失量为12.90~46.53 kg·hm-2,铵态氮的累计淋仅为1.66~5.11 kg·hm-2,两种形态氮的淋失量都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处理的氮素淋失率比单施氮肥处理高6.53%~13.07%,低氮处理的氮素淋失率比高氮处理高3.66%~10.10%;玉米田土壤速效磷的累计淋失量较小,仅为0.148~0.235 kg·hm-2,而速效钾的累计淋失量较大,为7.08~13.00 kg·hm-2.在夏玉米生长后期,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处理使土壤速效磷淋失量升高,并可加剧土壤速效钾的淋失,而单施氮肥处理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6.
胃癌是我国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微转移是恶性肿瘤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尚处于临床不可探测阶段的微小转移灶,播散并存活于淋巴系统、血液循环、骨髓、肝、肺等组织器官中,是恶性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根源。目前对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寻找不同的检测方法、途径和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对常规检查淋巴结为阴性的胃癌,微转移检测可能对准确地确定临床分期、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积极临床意义。现就胃癌微转移检测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选用平展大穗型品种鲁单981(Ludan981,LD981)和紧凑中穗型品种鲁单818(Ludan818,LD818),在两种种植密度(60000和90000株/hm2)和两种种植方式(单株和双株)下,研究了密植及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冠层和根系结构与功能以及子粒产量等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种植密度增加,冠层垂直分布呈现干重比例权重上移的趋势,根系则呈现下移的趋势.密植条件下,LD981冠层对生长空间更为敏感,其根系对生长空间的竞争强于冠层,其群体产量限制因素是子粒库容;LD818根系对生长空间更为敏感,冠层对生长空间的竞争强于根系,其群体产量限制因素是单位面积穗数.60000株/hm2下,LD981的群体结构质量和功能较优,双株种植可缓解其冠层竞争,根、冠协调,表现增产;在90000株/hm2下,LD818的群体结构质量和功能较优,双株种植可缓解其根系竞争,部分改善冠层群体结构质量和功能,根、冠协调,表现增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学生肥胖发生风险与膳食因素的关系,为大学生肥胖的膳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在青岛大学开展横断面调查,经纳入排除标准共5 509人纳入本次分析,所得资料采用软件STATA 12.0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奶类、红肉类摄入是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OR=1.52,95% CI:1.04~2.00;OR=1.54,95% CI:1.09~2.18),蔬菜、适量茶摄入是肥胖发生的保护因素(OR=0.60,95% CI:0.41~0.86;OR=0.61,95% CI:0.42~0.89)。结论:饮食对于肥胖的发生风险有一定影响,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合理的茶摄入、增加蔬菜的摄入量、减少肉类摄入量,对于预防大学生肥胖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田间选育系谱过程中发现了一份黄绿叶突变体ygl-m,该突变体叶片在苗期自发地表现黄绿色,待植株长到6周大左右植株叶片开始恢复绿色,最后整个植株叶片都恢复正常的绿色。苗期ygl-m与野生型植株B73相比,叶片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均显著下降,叶绿素a/b比值显著升高;苗期叶片叶绿体中基粒类囊体片层较少,排列不规则,结构松散。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ygl-m的黄绿叶表型由隐性单基因控制。本研究将为开展ygl-m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和进一步探讨其利用潜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不明原因扩张型心肌病(DCM)左室射血分数(LVEF)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不明原因DCM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随访16月后,根据二维超声心动图(UCG)中LVEF值,分为LVEF恢复组、未恢复组和死亡组,比较各组之间各相关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大选194例患者男性113例。恢复组45例(23.20%),末恢复组65例(33.51%),死亡组84例(43.29%)。恢复组发病年龄≤2岁者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未恢复组与死亡组(P均0.05)。初诊时,恢复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明显小于未恢复组与死亡组AVEF明显高于未恢复组与死亡组(P均0.05)。恢复组二尖瓣轻度反流的患者明显多于未恢复组及死亡组(P均0.05)。恢复组室性心律失常者比例明显少于未恢复组及死亡组(P0.05)。恢复组患者无心肌延迟强化现象,末恢复组延迟强化占5.41%,死亡组占21.74%。恢复组LVEF恢复正常的中位时间8.0月,同时有LVDD恢复正常者11例。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2.0岁(OR=17.064,95%C13.494-83.171,P=0.000)、心功能Ⅲ-Ⅳ级(OR=17.711,95%CI2.229-140.704,P=0.007)、MR中重度反流(OR=3.762,95%CI1.209-11.706,P=0.022)是LVEF不能恢复正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2.0岁、心功能Ⅲ-Ⅳ级、二尖瓣中重度反流是不利于儿童不明原因扩张型心肌病患儿LVEF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