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自1950s以来,我国玉米(Zea mays L.)产量以年递增幅度为126kg  相似文献   
2.
密植条件下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群体根冠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选用平展大穗型品种鲁单981(Ludan981,LD981)和紧凑中穗型品种鲁单818(Ludan818,LD818),在两种种植密度(60000和90000株/hm2)和两种种植方式(单株和双株)下,研究了密植及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冠层和根系结构与功能以及子粒产量等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种植密度增加,冠层垂直分布呈现干重比例权重上移的趋势,根系则呈现下移的趋势.密植条件下,LD981冠层对生长空间更为敏感,其根系对生长空间的竞争强于冠层,其群体产量限制因素是子粒库容;LD818根系对生长空间更为敏感,冠层对生长空间的竞争强于根系,其群体产量限制因素是单位面积穗数.60000株/hm2下,LD981的群体结构质量和功能较优,双株种植可缓解其冠层竞争,根、冠协调,表现增产;在90000株/hm2下,LD818的群体结构质量和功能较优,双株种植可缓解其根系竞争,部分改善冠层群体结构质量和功能,根、冠协调,表现增产.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肥模式下夏玉米田间土壤氨挥发规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利用通气法田间原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夏玉米田间土壤氨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化肥与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的田间氨挥发速率日变化与白天田间土壤表层温度(简称地温)变化表现基本一致,呈现由低到高的"单峰"趋势.夏玉米田间氨挥发损失的高峰期主要发生在白天11:00~13:00.但持续时间较短,单施化肥与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均在氮肥施入当天田间氨挥发速率达最高值,此后迅速降低,氨挥发损失主要集中于前7d,累计氨挥发量占总量的88.57%~96.72%.与单施化肥相比,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可显著减少氨挥发损失4.06~8.25 kg · hm-2,氨挥发损失率降低0.37%~1.17%.夏玉米大喇叭口期后对氮素需求较多,较高的田间土壤持水量均可以削弱氨挥发损失.确定适宜的秸秆与氮肥配比量,适量增加大喇叭口期的氮肥追施量配合及时浇水,是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高油、高淀粉玉米吸硫特性及施硫对其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高油、高淀粉玉米硫素的吸收分配及施硫对籽粒产量、品质的作用。结果表明:在11250kg/hm^2的产量水平下,开花前硫素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百分比平均为57.53%,花后对硫的吸收较强;高油1号、长单26、掖单13每公顷吸硫量分别为:32.46kg、34.94kg,34.20kg。施硫能增加穗粒数和粒重(高油玉米粒重增加不显著),并显著提高其产量,施硫22.5kg/hm^2(S1)能使籽粒含油率和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9.05%和6.88%,蛋白质中清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含量提高,品质改善;施硫量增至90kg/hm^2(S2)时,籽粒含油率和蛋白质含量仍有提高,但蛋白质中醇溶蛋白含量增加,蛋白质品质降低。  相似文献   
5.
密度对玉米群体冠层内小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研究了两个玉米(Zea mays L.)品种不同密度群体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CO2浓度、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小气候因子垂直分布及其变化。指出,密度能显著影响小气候因子在群体中的分布,并最终反映在群体的有效贮积能量上。通过合理密植能调节群体结构、充分利用小气候资源,获得较高有效贮积能量。  相似文献   
6.
我国1950s~1990s推广的玉米品种叶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1950s以来,我国玉米(Zea maysL.)产量以年递增幅度为126kg.hm-2.a-1的速率迅速提高。在高肥力自然光照条件下,通过对我国1950s、1970s、1990s等3个年代玉米主要推广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表明:当代品种叶片光合速率高且高值持续期长,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等的含量高且持续时间长,与光合有关的蒸腾速率(E)、细胞间隙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等也有较大改良,中下部叶片尤其明显;在生育后期,当代品种具有更高的光合优势。在品种更替过程中光合色素的组成比率没有显著变化,随品种更替生育后期当代品种细胞间隙CO2浓度低的原因不是气孔限制,而是叶片同化CO2能力增强的结果。我国玉米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叶片光合性能的改良。  相似文献   
7.
硫水平对玉米氮、硫代谢特性及根系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Hoagland营养液水培玉米,定量研究了供S水平对玉米根系活性和植株S、N代谢特性的影响.当玉米缺S时。玉米根系活性和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显著降低,植株冠/根比增大;根系与地上部对S、N的吸收均减少。S在根系和新生叶中分配相对减少、在衰老叶和茎鞘中分配相对增多;N在根系中分配增多,新生叶和完全展开叶中分配相对减少;植株蛋白质、蛋白氮、蛋白硫、无机硫的含量均显著降低,非蛋白氮比率增多,无机硫占总S的比率变小,全N/全S比增大;蛋白质中的N/S比在地上部无显著变化。而在根系中显著增大;根系对S缺乏的反应更为敏感.研究表明。缺S植株蛋白质含量与NR活性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S的缺乏或过量均影响玉米的N、S代谢;以根系作为S素营养诊断器官。以N/S比或无机S/全S比作为诊断指标较灵敏。正常条件下其数值分别为10.7和0.302.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玉米全谷粉代餐粉对大鼠糖脂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期丰富糖尿病患者饮食。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对其进行12周的玉米全谷物代餐粉干预。实验过程中定期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第12周时进行糖耐量实验(OGTT),检测大鼠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游离脂肪酸(FF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对大鼠肝脏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的FBG、HbA1c、TC、TG、LDL-C、MDA、FFA含量都显著降低,SOD、CAT含量和糖耐受能力显著升高,肝脏损伤程度有所减少。结论:玉米全谷粉代餐粉可有效降低大鼠血糖血脂水平,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减少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9.
我国玉米品种更替过程中根系时空分布特性的演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土柱栽培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我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玉米品种根系时空分布特性。研究指出:玉米根系的生长动态符合水蒸汽压力模型(Vapor Pressure Model),1990s品种根系干物质积累量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增加迅速,直到成熟期仍维持较高水平,开花后根重持续时间长,且在深层土壤中的优势明显。在深40~100cm土层内根系重量1990s品种分别比1970s品种和1950s品种高出75%和1060%,当代品种根系在深层土壤中所占比率也明显增加;在距离植株0~10cm的水平范围内,当代玉米品种根系分布数量多、比率大。随玉米品种更替根系的空间分布呈“横向紧缩,纵向延伸”的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