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棉花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本文是根据1984—1985年大田资料建立的一个棉花生长发育模型。模型利用光能辐射,叶面积指数,植株干重等来计算净光合产物,并在各器官之间进行分配。利用生理学时间来预测主茎节数,根据顶芽、腋芽分化的同步序列,来确定果枝数、果节数。单铃重随其生理时间而呈逻辑斯谛克曲线分布: BW=8.2842/(1+e5.2701-0.0073×PT) 并定出蕾铃潜在增长率,根据潜在增长率求出每米~2土地上蕾铃干物质需求量,从营养供求状况来控制雷铃脱落。 根据模型预测,可确定棉花不同生育时期最佳栽培措施;与棉虫动态模型偶联,可研究棉虫动态经济阈值。  相似文献   
2.
天敌-害虫系统中寻找效应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敌对害虫种群的寻找效应是天敌捕食(或寄生)过程中的一种行为特征,亦有人认为是一个物种的行为特性,寻找效应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对害虫种群的抑制作用的大小,而且亦关系到天敌自身种群在自然界的繁盛程度。上述情况,无论在实验室内的试验中,田间生物防治实践中,或者在自然群落的结构组成与丰盛度的调查中均已得到证实。因此寻找效应在天敌-害虫系统中作用的重要性,近十多年来,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外生态学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改治结合根除蝗害的系统生态学基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飞蝗有迁移和聚集习性,在取食特别是成虫产卵时有明显选择生境的能力,但就种群动态的数量变化过程而言,则具有自我调节的特征,马世骏等在种群密度与生物学特性,天敌、食物及空间因素等对种群增长的反馈作用方面,已分別有所阐述(马世骏等,1965a、1965b)。本文以湖区为例,进一步从系统生态学观点阐明“改”与“治”在根除蝗害中相辅相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简单的概率思考,对两种天敌与一种害虫的捕食行为或拟寄生行为给出互不相容的,相容的,及相互独立的统计描述。对近年来由Hassell、May、Beddington等人为了提供生物防治的理论依据,所提出的天敌与害虫相互作用数学模型中作用率(捕食率,拟寄生率)给以确切的概率涵义。并对两种天敌与一种害虫的不同形式的相互作用,提出5个数学模型,其中有的是改进前人的模型,有的是田间生态系统中常见的,而尚未有人提出过的。文中还分别就随机寻找和非随机寻找两种情况下,将模型参数的变动影响及种群动态的趋势进行了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5.
昆虫发育速率与温度关系的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63,自引:14,他引:49  
一、前言 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温度是影响最显著的一个生态因子。对于昆虫发育历期与环境温度间的定量关系,前人提出过不少经验公式,分别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发育历期与温度间的密切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