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根据文献资料,系统整理了黄海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名录,并得到了其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的理论平均值及95%置信区间漏斗图。结果表明,黄海共有大型底栖动物1,360种,分属于17门35纲91目368科842属。其平均分类差异指数的理论平均值为93.7,分类差异变异指数为213.6。将已知受到中度扰动的胶州湾部分站位真实值叠加到平均分类差异指数的95%置信区间漏斗图中,发现全部站位均显著低于95%置信区间,显示了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在海洋污染监测方面的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渤海中、南部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1997年 6月、1998年9月和1999年4月共3个航次,覆盖渤海中、南部大部分海区的大型底栖动物丰度、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为基础,进一步对其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没有明显的平面分布规律;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沉积物因子的相关性高于其与底层水因子的相关性;沉积物中污染物含量的确会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造成影响。通过对3个航次中3个相同站位的比较,发现不同年份之3个季节的平均Shannon Wiener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而1998年9月和1999年4月2个航次中20个相同站位的平均Shannon Wiener指数同样也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P>0.05)。此外,渤海的物种数量要明显地高于胶州湾。  相似文献   
3.
于2011年5月对乳山湾潮间带8条断面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定量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116种,其中多毛类58种、软体动物15种、甲壳类27种、棘皮动物3种,其他动物13种.调查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为872.6 ind·m-2,平均生物量为9.37g·m-2,根据相对重要性指数(IRI)计算优势种为中蚓虫、沈氏厚蟹、纽虫和刺沙蚕等.丰富度指数(d)、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分别为2.119、2.384和0.608,为轻度污染海域.以30%的相似性尺度,可将所调查潮间带8个断面划分为3个群落.与同纬度海湾潮间带相比,乳山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具有种数多、个体小、丰度高的特点,仅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指数方面不足以证实该海域贝类养殖对环境产生扰动并对底栖动物群落造成影响,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调查研究来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4.
渤海中、南部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韩洁  张志南  于子山 《生态学报》2004,24(3):531-537
在对渤海中、南部大部分海区 3个航次的大型底栖动物现存量、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上 ,对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种群的相对重要性存在着年份和季节的差异 ,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关系最为密切的环境因子为水深和底层水中的硝酸盐浓度。底层水中的 NO3-N和 PO4-P含量、N∶ P值及大型底栖动物的类群组成显示 ,渤海已成为典型的富营养化海域 ,有些群落已有受到污染或富营养化扰动的趋势 ,但总体上污染尚未给研究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带来明显影响。与 2 0世纪 80年代初相比 ,渤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发生了一些变化 ,高速的富营养化进程、渔业活动的加剧以及底栖动物捕食者的改变 ,可能是造成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福建罗源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9年罗源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调查资料,应用Brey公式对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生产量/生物量系数(P/B)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估算.结果表明:该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的年次级生产力为18.58 g AFDM(无灰干质量)·m-2·a-1,P/B系数为0.97;潮间带上部互花米草盐沼区域的年次级生产力(8.97 g AFDM·m-2·a-1)低于下部光滩区域(28.19 g AFDM·m-2·a-1).与20世纪80年代末互花米草生长前相比,潮间带的年次级生产力约增加4倍.栖息在光滩下部区域的凸壳肌蛤对次级生产力的贡献达66.4%.若除去该蛤拓殖因素,则盐沼区域的次级生产力显著高于光滩区域,并且25年来次级生产力的变化较小.互花米草加速了细颗粒物质的沉降,为蛤类拓殖提供了重要条件;凸壳肌蛤的摄食活动可增加沉积物中叶绿素a含量.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与沉积物中叶绿素a和有机碳含量显著相关.盐沼植物对潮间带生态系统的影响涉及物理和生物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6.
胶州湾西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2003年9月—2004年9月隔月在胶州湾西部的5个站位进行了7个航次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取样.利用Brey经验公式对大型底栖动物的丰度、生物量、次级生产力和P/B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年次级生产力平均值为47.34 g·m-2·a-1.平均P/B值为0.58.相关分析表明,叶绿素a是影响次级生产力的重要因子,与南黄海鳀鱼产卵场、渤海及国外相关海域的结果进行比较表明,在局域尺度上叶绿素a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但在区域尺度上次级生产力随水深增加而降低.分析对次级生产力影响最大的菲律宾蛤仔种群的年龄组成发现,该种群主要是由不足1龄、1龄和2龄个体组成.  相似文献   
7.
胶州湾西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胶州湾最近几年底栖动物多样性的变化,作者于2003年9月到2004年9月在胶洲湾西部海域5个测站每2个月1次共进行了7个航次采样,以种类组成、生物量和栖息密度为基础,对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使用PRIMER软件计算得到以下变量:群落的物种数(S)、丰富度(D)、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结果表明:位于大沽河口的D站和水道中央的S站的多样性最低;养殖区内外站位的多样性差异显著;丰度/生物量曲线表明,养殖区内的底栖动物群落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扰动。群落物种数(S)和丰富度(D)的季节性变化明显,春季和秋季较低,夏季和冬季较高。分析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增养殖区的站位(D)发现,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与次级生产力有着负相关的关系。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度/生物量曲线的分析显示,该研究海域处于一个轻度人为扰动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自由生活海洋线虫Chromadorina sp.的生活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线虫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数量极丰富,已鉴定的种类有2万多种,据估计其种类约在4万至1千万种之间。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因易于培养、生活周期短、细胞结构简单等,被广泛地用作生物学和毒理学研究的模式生物。1990年,Williams等将C.elegans应用于水域、土壤环境的毒理学研究中,Tominaga等提出了以C.elegans为模式生物筛选苯酚类和合成激素毒性和激素活性大小的简便实验系统。[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2005年11月(秋季)对位于黄河口的岔尖岛、大口河岛和望子岛三岛的高、中、低潮带(岔尖岛:C1、C2、C3;大口河岛D1、D2、D3;望子岛W1、W2、W3)所设的9个采样站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分析所获得的样品.结果表明,本次秋季调查共采到大型底栖动物34种,其中多毛类种类最多,13种,软体动物11种,甲壳动物8种,其他类群2种;大型底栖动物总平均栖息密度为164 ind./m2,总平均生物量为61.12 g/m2;9个采样站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特征有较大差异,其中物种数最高的为D3站,最低的为C1站.黄河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特征主要受底质、潮汐、季节和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