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9篇
  免费   1638篇
  国内免费   225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304篇
  2021年   349篇
  2020年   359篇
  2019年   317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214篇
  2015年   309篇
  2014年   442篇
  2013年   379篇
  2012年   629篇
  2011年   585篇
  2010年   505篇
  2009年   527篇
  2008年   526篇
  2007年   525篇
  2006年   433篇
  2005年   384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228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起初被认为是较简单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之一。但是,这一想法随着RAAS阻滞剂:肾素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AT1受体拮抗剂及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的深入研究而受到挑战。因此,RAAS的组成、以上药物发挥作用的具体通路及副作用均得到重新定义。在RAAS阻滞剂的应用过程中,机体肾素水平升高,并刺激肾素原受体(即无活性的肾素前体,PRR),进而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同理,在AT1受体拮抗剂的应用过程中,血浆血管紧张素II的水平升高,并与2型血管紧张素II(AT2)受体结合,进而对机体产生有利作用。此外,随着ACEI及ARB的应用,血管紧张素1-7水平升高,其与Mas受体结合,发挥心脏及肾脏保护的作用,还可通过刺激干细胞发挥组织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类球红细菌3757产类胡萝卜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先采用超声波法、酸溶法、研磨法、冻融法、酸溶辅助超声波法和冻融辅助超声波法优化了从类球红细菌3757菌株中提取类胡萝卜素的方法,然后开展了酸溶辅助超声波法的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最后进行了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酸溶辅助超声波法是较优的提取方法,丙酮是较好的提取溶剂。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0、超声波处理总时间20 min、酸浓度3 mol/L、酸溶时间25 min、超声波振幅40%、超声工作/间隔时间2 min/1 min、酸溶温度27℃,实验重现较好。优化后类胡萝卜素的提取率较优化前提高了74.8%,为其产业化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以感染内生真菌(endophyte-infected,EI)和不感染内生真菌(endophyte-free,EF)的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为材料,在温室沙培条件下研究内生真菌对高羊茅适应缺磷及利用不同形态磷肥的影响。结果表明,1)缺磷条件下,高羊茅EI和EF植株生长差异不显著;正常供磷条件下,高羊茅EI植株拥有更多分蘖数和绿叶数。说明正常供磷条件下内生真菌改善了宿主高羊茅的生长。2)与水溶性磷相比,高羊茅根有机酸和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Pase)活性在难溶性磷条件下显著增加,而根总酚含量无显著变化。在水溶性磷条件下,高羊茅EI植株根总酚含量显著高于EF植株,此时EI植株比EF植株拥有更多分蘖数和绿叶数,说明在水溶性磷条件下内生真菌对宿主地上部生长具有一定贡献。在难溶性磷条件下,虽然高羊茅EI植株根总酚含量仍然高于EF植株,但同时EI植株根有机酸含量显著低于EF植株,因此内生真菌感染只是增大了宿主植物的根冠比,而对分蘖数和绿叶数等无显著影响,说明内生真菌对宿主利用难溶性磷贡献不大。可见,内生真菌对宿主植物的生长在水溶性磷条件下更有利。  相似文献   
4.
中亚热带森林转换对土壤磷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磷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之一,是维持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关键因子。研究森林转换后土壤因素对磷素的影响,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森林经营具有重要意义。选取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转换而成的米槠次生林(SF)、米槠人促林(AR)和杉木人工林(CF)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铁铝氧化物、各形态磷含量以及酸性磷酸酶活性,旨在探究土壤磷对森林转换的响应和驱动土壤磷变化的影响因子。结果显示:米槠人促林土壤的全磷、有机磷和微生物生物量磷显著高于米槠次生林和杉木人工林;冗余分析(RDA)发现,土壤含水量、总氮和无定型铁是影响淋溶层土壤磷的主要因子,而在淀积层,则是酸性磷酸酶、游离型铁和总氮起主要作用;土壤生物化学属性和微生物特性都会影响着不同形态土壤P的积累,其中土壤中的水分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是调控土壤磷的关键因子。研究表明,中亚热带地区天然林转换为人促更新林更有利于森林土壤磷的储存和供应,有助于维持本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通过酸性含硒平板和摇瓶筛选出一株对低pH、高浓度硒有很好耐受性的菌株Y1,通过菌落形态特征分析和26S rDNA测序,鉴定该菌株为Pichia kudriavzevii,多抗性实验结果显示该菌是一株多重耐受性毕赤酵母。通过摇瓶实验研究了温度、接种量、摇床转速、pH对菌株除硒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温度为25℃,接种量为12%(v/v),摇床转速为250 r/min,pH为3.0时,菌株对硒的去除率最高为58.3%。基于不同pH发酵过程中菌体生物量及富硒量的不同表现:pH 3.0时生物量最高,pH 5.0时富硒量最高,提出两阶段pH调控策略:发酵0 h~14 h将pH控制在3.0,14 h~28 h将pH控制在5.0,最终除硒率可达78.6%,分别比pH恒定在3.0及5.0条件下提高了15.4%和21.7%。  相似文献   
6.
采用差热分析系统(DTA)对8个主栽酿酒葡萄品种的芽和根系进行低温放热分析(LTE),建立各品种芽、根系韧皮部及木质部的温度-伤害度(LT-I)回归方程,评估不同品种的根系及芽抗寒性.结果表明: 8个品种的根系韧皮部伤害度50%的温度从高到低为马瑟兰>品丽珠>赤霞珠>小芒森>霞多丽>蛇龙珠>贵人香>熊岳白;不同品种木质部伤害度50%的温度从高到低为马瑟兰>霞多丽>赤霞珠>小芒森>品丽珠>蛇龙珠>贵人香>熊岳白;芽伤害度50%的温度从高到低为赤霞珠>小芒森>蛇龙珠>品丽珠>霞多丽>贵人香>马瑟兰>熊岳白.利用模糊隶属函数值法综合评价根系及芽的抗寒性,马瑟兰根系的抗寒性最差,熊岳白根系的抗寒性最好;赤霞珠、品丽珠、小芒森和蛇龙珠芽的抗寒性最差,贵人香和熊岳白芽的抗寒性最好.  相似文献   
7.
全球性肥胖症及其代谢疾病已经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因此,对其进行治疗变得愈加重要。新近研究表明,激活棕色和米色脂肪可能成为对抗肥胖的有效途径。白色脂肪棕色化可使储存能量的白色脂肪转化为具有类似棕色脂肪产热特性的米色脂肪,来增加耗能,对抗肥胖。本文综述了棕色和米色脂肪激活剂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从纳米技术的角度展望了其在肥胖症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9.
高浩杰 《西北植物学报》2015,35(12):2552-2554
报道了发现于浙江舟山群岛的2种中国分布新记录植物,分别是芸香科(Rutaceae)的日本花椒[Zanthoxylum piperitum(L.)DC.]和山茱萸科(Cornaceae)的日本四照花(Cornus kousa subsp.kousa F.Buerger ex Hance),并提供了形态描述与图片。凭证标本存于浙江农林大学植物标本馆(ZJFC)。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是依赖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发挥作用的绿色、安全的添加剂,在替代抗生素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由于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具有调节动物微生态平衡、增强免疫力、提高饲料转化率和生产性能、提高畜产品品质、改善养殖环境等诸多作用,因而在畜禽、水产等养殖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从概念剖析、作用机理、主要的微生物种类以及应用效果等方面,对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加以简要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拓展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