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背景】土壤中大部分磷元素是以难溶性磷酸盐的形式存在,不能被农作物有效利用,而传统化学肥料会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目的】解决土壤磷缺失现状,开发新型、安全、高效的微生物菌肥。【方法】取武汉科技大学图书馆后土壤为试验材料,筛选出一株高效解磷菌。通过个体形态鉴定、生理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株,以NBRIP为基础培养基进行条件优化,借助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细菌解磷机理探究。【结果】所筛选的高效解磷菌株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在20种氨基酸中,D-蛋氨酸对菌株的生长和溶磷促进作用最好,促进效果达到19.09%和16.16%,甲酸钠对菌株的生长和溶磷有抑制效果,抑制效果达到39.08%和10.66%。该菌株通过分泌葡萄糖醛酸、D-L-苹果酸等有机酸溶解环境中的磷酸盐,将菌株制作成菌肥对辣椒幼苗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结论】利用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分泌有机酸溶解土壤中的磷酸盐,可为生物肥料的制备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与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Intensive Care Unit)肾功能不全患者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特性。方法:收集2015年2月到2017年12月入住我院ICU的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感染性患者标本46例,调查标本来源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离鉴定病原菌并进行耐药特性分析。结果:46例患者中共分离出165株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标本来源于尿液6例,痰液20例,血液4例,肺泡灌洗液10例,分泌物3例,胆汁3例。165株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头孢噻吩、头孢噻肟、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在80%以上,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在75%左右,对米诺环素、四环素、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均在40%以下。46例患者中,治愈16例,好转1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1.74%;ICU平均住院天数为(11.48±2.11)d;总住院天数为(45.29±1.48)d,院内病死11例,病死率为23.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深静脉置管置入(OR=1.893)、年龄≥65岁(OR=2.154)、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OR=2.041)为ICU肾功不全患者发生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CU肾功不全患者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多来源于痰液标本,对米诺环素、四环素、替加环素的耐药性低,在临床上可以选择此类药物,合理把握用药的时间和剂量,增强抗感染的效率。同时,深静脉置管置入、年龄≥65岁、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为治疗过程中主要的危险因素,在ICU肾功不全患者治疗中,应该重点考虑,提高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3.
生物芯片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威  吴庆余 《生命科学》2000,12(5):237-240
生物芯片技术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生物芯片这一概念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的深入,生物芯片技术也得以飞速发展。本文将对生物芯片的概念、发展做一全面的叙述,并详细地介绍最新的生物芯片,如DNA芯片等的基本原理、分类、制备,以及生物芯片的发展动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改良Soave术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肛门功能、肠道菌群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3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68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常规组(常规经腹腔镜辅助下Soave术,32例)和改良组(腹腔镜下改良Soave术,36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肛门功能、肠道菌群、生活质量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常规组比较,改良组手术时间、术后肠蠕动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改良组的优良率高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术后3个月健康生活量表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术后3个月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肠球菌高于常规组(P<0.05),大肠杆菌低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的中期并发症发生率、短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与常规经腹腔镜辅助下Soave术相比,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采用腹腔镜下改良Soave术治疗,在改善肛门功能、肠道菌群、生活质量、临床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以淮河以南麦区大面积种植的春性小麦品种扬麦18为供试材料,研究了越冬期不同用量养猪处理废水(30、60、90和120 m3·hm-2)和穗期施氮水平(0、30、60和90 kg·hm-2)对小麦中微量元素含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小麦地上部植株Ca、Mg和Fe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先下降后上升,Cu、Zn和Mn含量则呈不断下降趋势.Ca、Mg、Cu和Zn含量除拔节期以外,均以施用处理废水120 m3·hm-2并穗期施氮90 kg·hm-2为最高;各生育期Fe和Mn含量均以施用处理废水120 m3·hm-2并穗期施氮90 kg·hm-2为最高.Ca、Mg、Cu、Zn、Fe和Mn含量在各生育期均随着处理废水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品质方面,施用处理废水90 m3·hm-2并穗期施氮60 kg·hm-2为最佳施肥模式.养猪处理废水通过厌氧无害化处理后与氮肥配施应用于小麦栽培,能促进小麦植株微量元素的提高并改善籽粒品质,整体而言,以越冬期施入60~120 m3·hm-2处理废水、穗期配施氮肥9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治疗1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1型呼吸衰竭患者46例,根据入院的顺序数字表法随机分为HFNC组和NPPV组,每组23例,分别给予HFNC治疗与NPPV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 h、24 h、48 h的动脉血气pH值、动脉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aCO2)、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PaO2)、氧合指数、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动脉血气pH值治疗前、治疗后2 h、24 h、48 h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组间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2 h、24 h及48 h PaO2和动脉血气氧合指数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P0.05),且治疗后48 h,NPPV组显著高于HFNC组(P0.05);两组治疗后2 h、24 h及48 h的PaCO2值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后48 h的PaCO2值NPPV组显著低于HFNC组(P0.05);两组治疗后2 h、24 h及48 h呼吸频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随着时间逐渐降低(P0.05),且治疗后2 h、24 h及48 h的呼吸频率NPPV组显著高于HFNC组(P0.05);两组治疗后2 h、24 h及48 h心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FNC与NPPV治疗单纯1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相当,但HFNC在提高患者治疗中的舒适度及耐受性等方面可能优于NPPV。  相似文献   
7.
改进微生物学实验教材上介绍的Schaeffer-Fulton氏芽胞染色法。将涂片的初染用水浴蒸汽加热和烘箱加热,通过显微镜观察不同温度下不同染色时间的染色效果。以5%孔雀绿为染色剂,100℃蒸汽加热4m in或80℃蒸汽加热6 m in能达到好的染色效果。改进方法操作简单易行,加热过程不需添加染料,更符合环保要求;将改进的染色方法运用于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直播稻为对象,在上海农场进行了猪场处理废水基肥和穗肥不同用量组合的田间试验,研究猪场废水对水稻磷养分吸收利用与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猪场处理废水对直播水稻干物质积累、植株磷含量有显著影响。水稻拔节期、齐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以及产量随废水施用量增加而增加;拔节期、齐穗期和成熟期植株、秸秆及籽粒含磷量与废水用量皆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施肥处理在整个生育期水稻植株N∶P为3.13~5.10,在拔节期、齐穗期、成熟期分别为3.13~4.83、3.42~4.35、3.98~5.10,总体上以齐穗期N∶P值较低;成熟期秸秆N∶P值变动较大(4.30~6.57),而籽粒变化较小(3.85~4.37);齐穗期植株、成熟期秸秆、籽粒和植株的N∶P值与废水施用总量皆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废水施用对直播稻氮素吸收的促进作用大于磷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