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1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5篇
  1962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携起手来,共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环境恶化是当代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它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存。如何控制这种恶化趋势的发展,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物质代谢功能,以适应人口不断增长的需要,已成为全世界生态学家的迫切任务。这项伟大任务需要各国科学家及其政府与人民携起手来、共同努力来完成。  相似文献   
2.
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29  
岳天祥  马世骏 《生态学报》1991,11(4):361-366
  相似文献   
3.
玉米螟是北京郊区玉米的主要害虫,近几年随着田间管理技术和复种指数的提高,玉米螟的发生数量有所增多,春玉米的穗期防治及夏玉米的控制螟害问题,都成了突出要解决的问题。1971年作者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杂粮害虫研究组在大兴县礼贤公社蹲点,在紫各庄大队二、四生产队科学实验小组的协助下,进行了此项研究,兹将其中的部分初步结果,整理出来,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4.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总被引:542,自引:40,他引:542  
当代若干重大社会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关系到社会体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自然是三个不同性质的系统,但其各自的生存和发展都受其它系统结构、功能的制约,必须当成一个复合系统来考虑,我们称其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本文分析了该复合系统的生态特征,提出了衡量该复合系统的三个指标:(1)自然系统的合理性;(2)经济系统的利润;(3)社会系统的效益。指出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是一个多目标决策过程,应在经济生态学原则的指导下拟定具体的社会目标,经济目标和生态目标,使系统的综合效益最高,风险最小,存活机会最大。文中还提出了一些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方向和具体决策步骤。最后给出了三个复合系统的事例。  相似文献   
5.
动物生态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已有三、四十年的历史,这门学科的定义随着近缘学科的发展,以及自然科学工作者对自然事物的深入认识,不断地获得发展与充实。在此过程中,生态学工作者们基于不同的认识,曾对生态学的主要对象或范围,产生过一些争论。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昆虫飞翔时贮藏物和水分消耗的速度,对飞翔持续时间可能有一定的影响,显然,对于长距离迁飞的昆虫更具有意义,本项工作的目的即在于探索飞蝗飞翔时的代谢强度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以便对东亚飞蝗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飞翔能力有进一步的了解。 前人对于昆虫飞翔时贮藏物和水分消耗问题曾作过一些研究,如Sotavalta(1954)对蜜蜂和几种双翅目昆虫飞翔时贮藏物的消耗进行过测定,Hocking(1953)记述了十余种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飞翔时糖类和水分的消耗速度;Williams et al.(1943)、Chadwick(1947),Wigglesworth(1949)、Sotavalta & Laulajainen(1961)测定过蝇类飞翔时贮藏物的消耗;Beall(1948)及Fulton & Romney(1940)分别观察过自然迁飞的蝴蝶和叶蝉  相似文献   
7.
李超  丁岩钦  马世骏 《生态学报》1982,2(3):239-254
捕食者-猎物系统中的捕食作用是种群生态学中的一个主要组成成分,它是影响动物种群数量变动的一个重要生物学过程,也是有害动物的控制和益虫利用的重要科学依据。由于近十几年来化学防治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因而生物防治日益受到重视,与此相适应,有关捕食者(或寄生物)与猎物(或宿主)之间捕食作用关系的研究自六十年代中期以来也越来越多,本文即为这方面的一项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8.
温、湿度对狭翅雏蝗Chorthippus dubius (Zub.)实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不同温、湿度条件对狭翅雏蝗Chorthippus dubius(Zub.)实验种群的影响;在室内,温度控制在16℃、18℃、21℃、23℃、25℃、28℃、30℃、33℃、35℃和37℃,土壤含水率控制在5.0%、10.0%、14.3%,研究温度和土壤含水率对狭翅雏蝗卵孵化率的影响;温度控制在18℃、21℃、25℃、28℃、30℃、33℃、35℃和37℃,相对湿度控制在100%、80%和60%,研究温度和相对湿度对狭翅雏蝗蝻存活率、成虫生殖力和种群增长率的影响。 研究表明:温度、土壤含水率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狭翅雏蝗卵的孵化率都有显著的影响;温度、相对湿度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狭翅雏蝗卵的孵化率都有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可用下列回归方程表示: y=a+b_1(T′-T)(T-T_0)+b_2(H′-H)(H-H_0)+b_3(H′/T_0-H/T)(H/T-H_0/T′)+b_4·(H′T′-HT)(HT-H_0T_0) 其中H′、H_0和T′、T_0分别为昆虫可存活的湿度的上、下限和温度的上、下限;T、H为实际温、湿度;y为存活率(或孵化率);a、b_1、b_2、b_3和b_4均为常数。 温度对狭翅雏蝗的生殖力有显著的影响,相对湿度的作用不太显著。狭翅雏蝗种群世代净增长率R_0>1的温度范围,在80%相对湿度下为27.0℃—31.5℃,在60%相对湿度下为23.0℃—29.5℃。  相似文献   
9.
谈农业害虫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马世骏 《昆虫学报》1976,(2):129-141
植物保护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部分。国际上一般估计,粮食产量每年因病虫害约损失10—15%,棉花约损失20—25%。如何对付危害粮棉的害虫?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二十多年中,主要依靠DDT等有机杀虫剂,但自四十年代后期在农产品中发现DDT残留后,开始引起人们对有机杀虫剂副作用的注意,其后随着害虫抗药性出现,害虫天敌  相似文献   
10.
马世骏 《生态学报》2015,35(24):3-3
<正>马世骏(1915—1991),著名生态学家,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生态学学会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国生态学学会第一届和第二届理事长、第三届荣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环境规划署有害生物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主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