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0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花后30d的长喙毛茛泽泻种子生活力较高,60d起急剧下降;冠果草种子生活力明显高于长喙毛茛泽泻。两类种子均宜水浸贮藏。于贮后的长喙毛茛泽泻种子不能萌发,而冠果草种子仍有较高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2.
新疆桑属植物栽培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应用RAPD分子标记对新疆不同地区栽培的桑属植物2种3个分类群共11个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桑属栽培植物中虽然存在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多态位点比率(PPB)为87.39%,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3997,但在栽培居群内的遗传变异水平相对较低;在不同居群间遗传变异水平仔住很人差异,各居群的多态位点比率(PPB)为4.5%至45.95%,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0312至0.2339;白桑(Morus alba L.)及其变种鞑靼桑(Morus alba L.var.tatarica)居群内的遗传变异水平远高于黑桑种(Morus nigra)。新疆桑属植物栽培居群内较低的遗传变异水平与其采用扦插等无性繁殖方式有关。分析全部的遗传变异显示,11个栽培居群之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3541,其中桑及其变种9个居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为0.4597,黑桑种2个居群问的基因分化系数为0.4728。AMOVA分析表明,在全部遗传变异中,黑桑种和白桑种2个物种之间的遗传变异占59.16%,居群间遗传变异为17.46%。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也表明,黑桑种和白桑种及其变种鞑靼桑之间存在很大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3.
我国奶牛乳房炎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清型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玻片凝集法对从临床型乳房炎病乳中分离获得的5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血清型分型。结果表明336型占67.9%(38/56),5型占7.1%(4/56),8型占3.6%(2/56)。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ung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LIRI)模型,观察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肺组织中N-myc下游调节基因2(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NDRG2)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将7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缺血组(I)、缺血再灌注组(I/R)(后两组各含3个亚组),每组10只.麻醉固定大鼠,颈部切口行气管插管.右侧开胸,肺缺血组依次分别选择游离夹闭右肺门(即右主支气管,右肺动、静脉)缺血30 min、60 min、120 min后,麻醉处死大鼠获取肺组织.肺缺血再灌注组同样选择游离夹闭右肺门,于夹闭右肺门60 min后松开,分别取再灌注30 min、60 min、120m in后麻醉处死大鼠获取肺组织样本.采用免疫组化对肺组织NDRG2进行蛋白定位检测、RT-PCR对肺组织NDRG2 mRNA含量进行检测、Western-blot对肺组织NDRG2蛋白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肺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肺组织NDRG2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肺缺血再灌注组与对照组比较,NDRG2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逐渐下降,在60 min时达最低,之后又有所回升,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下调肺组织中NDR G2的表达含量,NDRG2可能是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靶向调控位点.  相似文献   
5.
分别于2012—2013、2013—2014年度越冬期候鸟越冬前(10月份)与越冬后(4月份)采用样方法调查沙湖沉水植物冬芽的种类、密度及生物量,分析不同水位条件的2个年度鄱阳湖碟形子湖沉水植物冬芽的分布及其对食块茎水鸟食物贡献的差异性,探讨越冬水鸟取食与水位变化对沉水植物冬芽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和罗氏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 var.rosburghii)2种沉水植物的冬芽同域分布。2013年10月2种植物冬芽的密度与生物量均显著低于2012年同期,主要原因是鄱阳湖水位年际间变化剧烈,并对水质有显著影响:与2012年相比,2013年丰水期(4—9月)沙湖与主湖区连通的时间和日平均水深显著减小,但水体浊度显著增加,不利于沉水植物生长发育。2012—2013年度越冬水鸟迁出后2种冬芽的密度和生物量均明显下降,而2013—2014年度越冬期水鸟迁出后与迁入前相比两种植物冬芽的密度和生物量均无显著变化,很可能与食块茎水鸟的取食活动和高水位对食物可利用性的负面影响有密切关系。湖泊剧烈的水位变化导致越冬水鸟的食源具有年际波动的特征,而食块茎水鸟对鄱阳湖子湖的食物利用率受越冬季冬芽丰富度和食物可及性(accessibility)的共同影响。研究结果对鄱阳湖乃至长江中下游流域沉水植被恢复、越冬水鸟保护以及生态系统功能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环境激素DBP对拟南芥试管形态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酞酸酯类化合物DBP对拟南芥试管形态发生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DBF处理拟南芥茎段外植体,切片观察拟南芥茎段试管形态发生过程中脱分化、分化及再分化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拟南芥茎段外植体在对照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首先是愈伤组织产生,而后愈伤组织块增大,颜色呈淡绿色,生长旺盛,并有分化出芽现象;添加0.01mg/L、0.1mg/L和1.0mg/LDBP,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率低,且高浓度时愈伤组织出现褐化、活力差的现象;培养12h、24h、2d、3d、7d、14d、21d和28d茎段显微切片结果显示,DBP具有抑制拟南芥试管形态发生的作用,随着DBP浓度的增加呈现剂量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7.
种子大小变异的进化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种子大小是植物生活史的核心特征之一。从4个方面综述种子大小变异进化生态学研究:(1)理论及研究方法;(2)环境、系统发育和母系影响;(3)进化机制;(4)生态学和进化意义。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梁子湖优势沉水植物冬季种子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初步研究了梁子湖6种优势沉水植物如黄丝草、金鱼藻、菹草、黑藻、苦草和穗状狐尾藻等在冬季的广义种子库(种子、芽苞、断枝等),包括它们的繁殖特性、种子在小、结构及萌发时的衰减曲线等问题,主要结果为:(1)在梁子湖不同区域内,种子库大小不相同,满江湖、前江大湖、中湖和管理局网围内种子库分别为714.4粒/m^2、107.5粒/m^2、331.9粒/m^2和159.3粒/m^2。种子库的大小受到现实的种群数量、投鱼强度、人类干扰等因素的影响。(2)黄丝草、金鱼藻、菹草种九的种子库占有明显优势,全湖平均分别为198.8粒/m^2、91.7粒/m^2和21.4粒/m^2。(3)每一种植物种群广义种子库的构成和比例具有差异,金鱼藻、菹草、苦草、黑藻四种植物种子库中,无性繁殖体占有主要的地位;黄丝草、穗状狐尾藻两种植物种子库中,种子占有很大的比例,上述六种植物均可用种子和无性繁殖体来产生幼苗,补充到肿群中去。(4)种子库一般存在冬季休眠(菹草为夏眠),春季种子库萌发,尤其在3月和4月是种子库萌发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9.
用ITS序列确定小麦B基因组的可能供体间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小麦B基因组的可能供体山羊草属Aegilops sect.Sitopsis的5个种的核糖体DNA的内部转 录区(ITS)进行了PCR扩增和克隆,井测定ITSl和ITS2的序列,用ITSl+ITS2的序列重建了 Aegilops sect.Sitopsis中5个种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斯卑尔脱山羊草Ae.speltoides是sect. Sitopsis中特殊的一个种,它与该组其余4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是后者彼此间平均遗传距离的3倍,Ae. speltoides与同组其余4个种的分离要比后者相互间的分离早得多;在拟斯卑尔脱组Sect.Sitopsis的5 个种中,长柱山羊草Ae.longissima与沙融山羊草Ae.sharonensis的关系最近。ITS序列可以进一步用来作为确定B基因组起源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0.
长喙毛茛泽泻的种群分布格局和群落内种间关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喙毛茛泽泻茶陵种群呈斑块分布,格局类型为聚集分布型,每个亚种群也呈聚集分布,但聚集强度不同。长喙毛茛泽泻与其几个主要伴生种的相关性经测定结果是:与莼菜及黄花狸藻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与柳叶箬、双穗雀稗及石龙尾之间正相关显著;与疏勿蓼之间负相关显著,长喙毛茛泽泻种子近距离传播以及无性繁殖特性是造成其聚集分布的主要原因。柳叶箬、双穗雀稗和石龙尾对长喙毛茛泽泻具有极强的竞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