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蛾类昆虫的季节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与湖南省交界处,属于武陵山脉,与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邻。该保护区自然环境优越,为昆虫繁衍提供了良好条件。为了研究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蛾类昆虫的季节动态变化,在春、夏、秋三季,选取茅坪、湾潭和独岭为样地,采用灯光诱集方法,对后河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蛾类昆虫群落多样性及季节变化进行了调查。采用α-多样性测度方法,分析了物种丰富度(S)、多样性指数(科、属及种级)(H)、均匀度指数(J)和优势度指数(D)。结果表明:后河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蛾类昆虫分属21科173属227种,其中夜蛾科的丰富度最高达到62。随后是,尺蛾科和螟蛾科昆虫,它们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分别为为58和25。从各科个体数来看,尺蛾科昆虫最多有423头,灯蛾科排第二,有351头,第三的是夜蛾科昆虫有336头。蛾类昆虫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及优势度指数随季节变化而变化。蛾类昆虫的物种丰富度指数以夏季最高,达到117;然后依次是秋季和春季。科级、属级和种级多样性指数也以夏季最高,分别为2.22、4.05和4.29。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以春季最高,分为2.40和0.12。研究得出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好。  相似文献   
2.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的高效广谱抗菌药, 对细菌的DNA螺旋酶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因其具有良好的药物动力学特性及治疗效果, 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但同时也引起环境污染。本文综述了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理化特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土壤中残留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检测以及氟喹诺酮类药物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相似文献   
3.
湖北宜昌松林景观格局对松材线虫流行及扩散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景观格局对能量流、物质流和物种流等生态学过程影响显著。为了探究区域生境差异对病虫害发生及扩散的影响,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松材线虫病为对象,结合区域森林资源二类清查矢量数据和松材线虫病普查资料,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探究景观格局对松材线虫病发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松林景观类型百分比、平均斑块面积、自然连接度和聚合度与松材线虫病的发病率成正相关;2)松林斑块的粒级结构分析表明,中、小斑块能抑制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巨斑块、超大斑块对松材线虫的发生有利;3)从景观干扰上分析显示人类活动强度与松材线虫病发病率成正相关;4)在景观尺度水平上,景观的破碎度大、多样性指数高、蔓延度指数小、斑块形状简单、受人类活动影响大的乡镇松材线虫病发病率高。通过斑块类型尺度和景观尺度两个水平上的分析可知,在夷陵区乡镇尺度上,由小斑块松林组成且斑块聚集度低、景观破碎化程度低的景观格局对松材线虫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结论对当地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就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5.
三峡库区松材线虫病扩张速度对人为活动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材线虫病是我国森林重要的检疫性病害,除自然媒介天牛传播,人为因素介导的传播在松材线虫病扩散和蔓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在我国松材线虫病的重点发生区域三峡库区,研究马尾松林景观格局和以人为活动强度为主要因子的松材线虫病扩散规律,尝试揭示松材线虫病扩散机制。结果显示三峡库区的疫点数在近年有上升趋势,各地区发病率得到一定控制;在疫区和非疫区,马尾松林斑块聚合度最大的是非疫区的大渡口,为98.6406;斑块分离度最大的是非疫区的秭归,为0.9318;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马尾松林景观格局和松材线虫病之间没有相关性。进一步研究了松材线虫病和人为活动强度的联系,结果显示松材线虫病发病率和地区路网密度、人口总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和地区GDP、货运周转量相关性小。宜昌的松材线虫病发病率和路网密度的相关系数为0.985,和人口总数的相关系数为0.866;重庆的松材线虫病发病率和路网密度相关系数为0.924,和人口总数相关系数为0.999;其次基于路网密度和人口总数,对三峡库区松材线虫病疫情在未来十年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随着路网密度和人口总数的扩增,宜昌松材线虫病也将呈现逐步增大的趋势,R~2值为0.919和0.637;重庆发生趋势一致,R~2值为0.976和0.992。  相似文献   
6.
五倍子Galla chinensis是五倍子蚜寄生在盐肤木属植物叶片上形成的虫瘿。五倍子蚜与寄主树的互作研究是提高人工培育五倍子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解析昆虫-植物互作机制的重要途径。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国内外关于五倍子蚜-寄主树的互作机制研究,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期对五倍子人工培育技术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查玉平  陈京元 《昆虫知识》2011,48(1):160-166
听觉对于昆虫的求偶、同种竞争、躲避天敌以及寄生昆虫寻找寄主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早年人们对昆虫听觉系统的形态学、生理学及行为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而近年来,研究人员对昆虫听觉分子机理开展了大量研究,对昆虫听觉相关基因包括Atonal(Ato)基因、Spalt(Sal)基因等十几种基因进行了结构分析和功能研究。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昆虫听觉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肚倍是一种商品化的五倍子,富含鞣质、没食子酸等重要成分,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及工业用途。研究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五倍子主要成分的含量变化,探索变化规律对肚倍更深入的研究具有长远意义。本文以湖北省竹山县溢水镇东川苗圃、文峰乡肖家垭、德胜镇王家湾生产的肚倍为样品,每隔10天采摘一次,称重并测定其主要成分的含量,直至虫瘿成熟爆裂。经测定,3个产地的肚倍含有丰富的鞣质(约70.0%)、游离没食子酸(约5.0%)、1,2,3,4,6-五-O-没食子酰-β-葡萄糖(β-PGG,约6.0%)、可溶性总糖(约8.2%)、氨基酸(约7.5%)等,在不同的生长期,这些主要成分的含量无大的差异,而且主要的几种重金属元素铁(Fe)、锌(Zn)、铜(Cu)、钡(Ba)、铅(Pb)和砷(As)在生长过程中也不会累积,不影响采摘时间。综合考虑肚倍的生长情况和经济价值,肚倍适宜在其个头最大,即体积基本不再增长且未爆裂、无霉烂时采摘。  相似文献   
9.
肚倍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蚜虫和寄主的协同共生,本文研究对肚倍蚜迁飞具有引诱效应的相关寄主植物挥发物组成状况。在湖北竹山县3处不同海拔高度分别采集春迁蚜主要迁飞阶段的冬寄主美灰藓和夏寄主青麸杨自然状态挥发物,并以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ATD-GC/MS)联用法分析其化合物成分。结果表明,冬春交替时期,受相关寄主植物中挥发性次生代谢物释放诱导,肚倍蚜集中从冬寄主向夏寄主迁飞;各寄主挥发物样品中检出的萜烯类成分均在总含量中占最大比例,当迁飞进程由初期进入高峰期、末期时,α-蒎烯等较高含量萜类在夏寄主青麸杨挥发物中占比更为突出。在3个采样点,均是青麸杨挥发物中萜烯所占比例相对美灰藓更高,迁飞初期即超过50%,至高峰期及末期更扩大占比,成为主导类化合物。此外,由于气温原因,在相对较低海拔处,萜烯类的挥发优势效应更凸显,春迁蚜的迁飞进程可相对更早发生。  相似文献   
10.
夷陵地区异质景观对松材线虫病的抵抗力及生态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宜昌市夷陵地区为研究区域, 探讨在疫区通过异质性的景观控制松材线虫病扩散流行的方法及当前疫区的生态风险。结合景观生态学和森林保护学理论, 基于松材线虫病生物学特征和现有土地利用类型, 经过重分类, 构建了夷陵区景观格局, 并以景观格局指数为评价指标, 通过空间分析和克里金插值法对夷陵区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研究区异质性景观对松材线虫病的相对抵抗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水域及水利设施景观、人为活动景观、其他林园地景观和耕地景观, 马尾松等针叶林景观最弱。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夷陵区中部, 沿长江流域带生态风险值较高。预防策略上应通过景观格局的合理配置, 优化土地利用现状、合理规划利用, 采取重点生态保护措施和综合治理对策控制松材线虫病的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