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小水榕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植物名称小水榕(anubias barteri). 2材料类别茎尖、茎段. 3培养条件诱导培养基:(1)MS 6-BA 5.0 mg·L-1(单位下同) KT 5.0;增殖培养基:(2)MS 6-BA1.0,(3)MS 6-BA 2.0,(4)MS 6-BA 3.0,(5)MS 6-BA 4.0,(6)MS 6-BA 5.0;生根培养基:(7)MS NAA 0.3 IBA 0.2.各培养基中均添加20 g·L-1白糖、5 g·L-1琼脂,pH 5.8.培养温度25~30℃,诱导和增殖培养的光照度500 lx,生根培养的光照度1 500~2 000 lx,光照时间12 h·d-1.  相似文献   
2.
对超临界CO2工艺提取茶籽油进行研究,选择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分离釜Ⅰ压力为影响因素,茶籽油的提取率为试验指标,采用多因素多水平可视化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最佳工艺范围:萃取压力2.5×107~3.0×107Pa、温度30~35℃、时间110~140 min、分离釜Ⅰ压力4.0×106~5.0×106Pa。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茶籽油中的各个成分及含量,发现茶籽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和硬脂酸。  相似文献   
3.
芋螺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明nai  陈冀胜 《生命科学》1996,8(5):23-25,31
芋螺毒素是70年代末期发现的一类海洋生物神经毒肽,近20年来研究进展十分迅速,其独特的化学结构特征,高选择性的生物活性,协同性的作用机制,以及其生态作用等都引起了广泛注意,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个新的活跃领域,在多肽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新药研究等方面都有十分诱人的发展前景,本文就这方面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对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萃取亚麻籽油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选择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分离压力4个主要影响因素,运用多因素多水平可视化设计法(m2VD)安排试验.选择分离釜1中产物的质量为试验指标,用自主提出的多因素多水平试验结果可视化分析方法(m2VA)对多维空间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最佳工艺范围为萃取压力20~ 30 MPa、萃取温度30~46℃、萃取时间77~90 min、分离压力4.0 ~4.7和5.7~5.9 MPa.根据优化工艺范围,在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83 min、分离压力4.3 MPa下重新试验得到22.87%的得率,对应于质量为34.3 g.  相似文献   
5.
马来甜龙竹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植物名称马来甜龙竹(Dendrocalamushamiltonii). 2材料类型带腋芽的茎段. 3培养条件诱导培养基:(1)MS 6-BA 5.0 mg.L-1(单位下同);增殖培养基:(2)MS 6-BA 1.0、2.0、3.0、4.0、5.0、7.0;生根培养基:(3)MS NAA 0.5、1.0、1.5,(4)1/2MS NAA 0.5、1.0、1.5.上述培养基均附加20 g·L-1白糖、5 g·L-1琼脂,pH 5.8.培养温度25~28℃,诱导和增殖培养时光照度5001x,生根培养时前期光照度为500 lx,20 d后光照度为1 500 lx,光照12 h.d-1.  相似文献   
6.
钟明  侍昊  安树青  冷欣  李宁 《生态科学》2016,35(4):205-209
生境是生物出现的环境空间, 开展野生动物的生境适宜性评价和生境破碎化研究, 有助于濒危动物的保育。随着生态学科的发展, 多元统计分析、景观生态学和3S 技术被用于生境适宜性评价中, 使其研究结果广泛应用于生境质量评估、生境承载力分析、物种潜在分布预测和物种濒危机制评价等方面。然而研究对象基础资料的缺乏和研究时间较短常局限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继续深入。生境破碎化研究常集中在破碎化现状及其对生物的影响。时空尺度的扩展和研究方向的分化应是今后生境破碎化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