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研究微型裸腹溞的生活史,探讨了当东湖养殖的鲢鳙密度进一步增大时,它们释放的化学信息素对微型裸腹溞的间接作用,同时也讨论了微型裸腹溞在高密度鱼类捕食下种群能够延续的可能机制。在淡水生态系统中,无视力的生物能通过化学物质的交流来感知环境中的捕食压力,从而作出相应的调整策略。本研究结果显示高浓度的鱼类化学信息素对微型裸腹溞的生活史并没有显著影响,意味着微型裸腹溞有可能通过与该鱼类的长期共存而适应了这类物质。但是我们的结果与前人的相比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尤其是明显提高的总的后代数、平均怀卵量和内禀增长力;另外短的世代时间、小的初次繁殖时的体长和年龄有可能也是微型裸腹溞在高密度鱼类捕食压力下占优势的良好证据。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患者醛糖还原酶基因5′调控区的多态性与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醛糖还原酶基因 5′调控区存在的可引起蛋白质表达发生改变的遗传变异及这些变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 ,应用PCR SSCP分析对醛糖还原酶基因 5′调控区 - 60 9~ + 4 0的DNA片段进行了筛选 .所有变异体均进行DNA序列分析并克隆至氯霉素乙酰转移酶报告基因载体(pCATreportervector) ,然后将重组质粒转染HeLa细胞 ,通过检测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的活性求出启动子的相对活性 .同时进行凝胶滞留试验与足纹分析以确定DNA与核蛋白的相互作用 .结果显示 ,在 1 45名 2型糖尿病患者及 1 2 3名正常对照的醛糖还原酶基因 5′调控区除野生型外 ,共发现 2种多态性 [C( - 1 0 6)T、C( - 1 2 )G].在正常对照与患者中 ,基因型WT WT ,WT C( - 1 2 )G和WT C( - 1 0 6)T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在有视网膜并发症与无视网膜并发症的 2型糖尿病患者中 ,WT C( -1 0 6)T的发生率分别为 35 5%和 1 7 9% ( χ2 =4 0 0 ,P <0 0 5) ,WT C( - 1 2 )G的发生率分别为1 5 5%和 3 3% ( χ2 =3 43,P >0 0 5) .在有并发症的患者中 ,WT C( - 1 2 )G和WT C( - 1 0 6)T两者的总发生率为 42 3% ,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的患者 ( 2 0 0 % ) ( χ2 =6 2 3,P <0 0 2 5) .野生型 ,C( - 1 2 )G和C( - 1 0 6)T等 3种调控序列的相对活性分别为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研究醛糖还原酶 (AR)基因 5′调控区存在的可引起蛋白质表达发生改变的遗传变异及其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 ,应用PCR SSCP对中国人 2型糖尿病患者的AR基因 5′调控区进行筛选 ,在两名糖尿病患者中发现一新点突变C- 1 6 7→A ,使AR基因 5′调控区产生一个新的CCAAT盒。含点突变的两名患者尽管患病多年 ,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 ,但无糖尿病并发症发生。而且他们的红细胞中AR活性都很低 ,处于无视网膜病变患者组的下限范围。将含野生型和点突变DNA片段分别克隆至氯霉素乙酰转移酶报告基因载体 (pCAT) ,检测CAT的活性确定野生型和突变型序列的转录活性。同时进行凝胶滞留试验以观测DNA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 :含C- 1 6 7→A的启动子相对转录活性 (5 .7% )明显低于野生型(15 .7% )。凝胶滞留试验中 ,突变序列迁移速率较野生型慢。以上结果说明 ,AR基因 5′调控区C- 1 6 7→A点突变干扰了启动子区顺式作用元件与反式作用因子的结合 ,导致AR基因转录活性降低 ,使患者组织中AR活性下降 ,从而阻止或减缓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浅水草型湖泊──扁担塘中桡足类的群落结构(英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一浅水草型湖泊──扁担塘中桡足类的群落结构,包括种类组成、种群动态及现存量。在一周年的研究中,共发现14种浮游桡足类(9种剑水蚤和5种哲水蚤)。根据年平均密度,剑水蚤的优势种为:Mesocyclops notius,Cyclops vincinuis vincinus和Thermocyclops brevifurcatus,而哲水蚤的优势种为Meodiaptomus yantsekiangensis和Sinocalanus dorrii。通过比较长江沿岸的5个湖泊的桡足类的种类组成发现,桡足类的种类数并不与湖泊面积大小成正比,这与Dodson通过研究欧洲及北美湖泊中的枝角类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此外,虽然这5个湖泊中的桡足类的种类数多达35种,但每个湖泊中的优势种都非常相似地集中到少数几个属或种,而其它均为偶尔性种类。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P-钙粘蛋白在乳腺癌及硬化性腺病中表达的不同、淋巴结转移与P-钙粘蛋白表达的关系,探讨P-钙粘蛋白在硬癌和硬化性腺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硬癌和硬化性腺病中P-钙粘蛋白表达、淋巴结转移与淋巴结未转移病例P-钙粘蛋白的表达,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对乳腺癌,尤其是硬癌细胞中P-钙粘蛋白的表达强度、淋巴结转移与淋巴结非转移病例P-钙粘蛋白的表达强度进行分析.结果 P-钙粘蛋白的表达在硬癌和硬化性腺病、淋巴结转移与淋巴结非转移病例中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P-钙粘蛋白的表达可作为硬癌和硬化性腺病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并对估计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Survivin,Bcl-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 Survivin,Bcl-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乳腺癌中的Survivin, Bcl-2, PCNA的表达.并用TUNEL 法测定凋亡指数.结果 Survivin与病人的年龄、肿瘤的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的转移无关,但与病人的生存期限有关;Bcl-2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有关.Survivin与细胞的凋亡和增殖有关;Bcl-2只与细胞的凋亡有关.结论 Survivin与乳腺癌病人的生存期有关,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因素;Survivin表达与Bcl-2表达之间无相关性,它们是通过不同途径发挥各自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7.
斜生栅藻对振荡和磷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水文条件的变化对常见绿藻水华发生的潜在影响,实验以斜生栅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水流状态及磷浓度对其生长及磷利用策略的影响。实验分别设置静止条件(0 r/min)、低振荡条件(90 r/min)和高振荡条件(120 r/min),同时设置磷限制(0.2 mg/L)和磷充足(2 mg/L)两组磷浓度,整个实验过程为3周。实验过程测定的指标为:比生长速率、胞外碱性磷酸酶活性、叶绿素a含量以及磷吸收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1)同静止条件相比,低振荡和高振荡条件均能显著降低斜生栅藻的比生长速率,但是两种不同磷浓度下其比生长速率却无显著性差异。(2)在实验第21天时,振荡条件培养下,斜生栅藻的胞外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静止条件培养,与此相反,胞内磷浓度却显著高于静止条件。(3)在磷限制条件下斜生栅藻的叶绿素a含量显著降低,同时两种振荡条件培养均使其在磷充足条件下叶绿素a含量降低。(4)通过磷吸收动力学参数的比较,静止条件培养的斜生栅藻对磷的亲和力高于其在振荡条件下。由此可见,斜生栅藻适应于静止无扰动且磷营养丰富的水体,随着水体中磷浓度进一步升高,静止和水流缓慢的水体存在导致像斜生栅藻这一类绿藻发生水华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实验室筛选得到的翰逊德巴利酵母菌(Debaryomyces hansenii)DH01为出发菌株,利用氯化锂诱变选育3-羟基丙酸(3HP)产量高并且可以用于实际生产的突变株。经过两轮氯化锂诱变,筛选得到一株产酸量较高的菌株wt06。在培养温度为28℃,120 r/min的条件下,经过48 h培养后,该菌株3HP的产量最高达到23.70 g/L,是原始菌株产量的5.44倍,且该菌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一浅水草型湖泊-扁担墉吕桡足类的群落结构,包括种类组成,种群动态及现存量。在一周年的研究中,共发现14种浮游桡足类。根据年平均密度,剑水蚤的优势种为;Mesocyclops notius,Cylops vincinuis vincinus和Thermocyclops brevifurcatus,而哲水蚤的优势种为Neodiaptomus yantsekiangensis和Sinocala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玻璃体切割切术中不同方向撕除内界膜对特发性黄斑裂孔愈合后视网膜位移、视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25例(25眼),按照术中内界膜(ILM)撕除方向,以1:1随机分为NS-TI组(13眼)和TI-NS组(12眼)。NS-TI组患者接受内界膜撕除方向为鼻上起瓣,向颞下方向撕除ILM;TI-NS组患者接受内界膜撕除方向为颞下起瓣,向鼻上方向撕除ILM。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采集患者自发荧光照相,通过影像学上血管标记点或交叉点的位置计算黄斑视盘距离(FMD)、颞侧血管至视盘距离(T-OD)、鼻侧血管至视盘距离(N-OD)、黄斑区垂直血管距离(VIAD)、黄斑区水平血管距离(HIAD)、黄斑区面积(PMA)。对比两种撕膜方式后术后1月、3月视网膜位移(包括FMD、T-OD、N-OD、VIAD、HIAD、PMA)、裂孔闭合率,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分析两种撕膜方式的异同。结果:术后1月及3月,两组患者的视网膜皆向视盘方向偏移,表现为FMD、T-OD、N-OD、VIAD、HIAD、PMA五项指标均较术前增大(p 0.05)。术后1月及3月,NS-TI组和TI-NS组FMD、T-OD、N-OD、VIAD、HIAD、PMA、黄斑裂孔愈合率(皆100%)和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方向撕除内界膜不是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视网膜位移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