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葱属单生组4种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葱属单生组Allium sect.Haplostemon Boiss.的4种8个地方居群的核型进行了研究,其中3个种的核型属首次报道。研究结果表明:除在棱叶韭内同时具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居群外,所研究的其余种的居群均为二倍体。以本研究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对该组已有的细胞学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单生组的染色体基数为8,在组内存在1A和2A两种核型类型;(2)组内随体染体类型丰富,在该组物种的生存适应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3)有些种(如薤白A.macrostemohn,棱叶韭A.caeruleum等)表明出现明显的种内核型分化,有的种甚至在外部形态上也有分化;(4)高度不育的三倍体(棱杏韭)和和五倍体(薤白)居群靠小鳞茎和珠芽进行无性繁殖,以此保持群的稳定和扩大。另外,从生境、繁育制度、多倍化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分析,认为 在单生组中不同的生境有利于诱发染色体的结构作数目变异。多倍化和兼性无融合生殖繁殖制度并存,则有利于克服染色色体变异所带来的育性降低这一繁育障碍,同时使居群中所发生的染色体变异得以保存,因此,多倍化和普性无融合生殖繁育制度并存是该组中多倍体类群进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六种葱属植物核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葱属粗根组和根茎组6种11个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的研究结果如下:A.cyathophorum: 2n=2x=16=12m+4sm(2SAT)。A.przewalskianum:西藏察雅和四川理县居群分别为2n=4x=32 =28m+4st(2SAT)and 2n=4x=32=28m+2sm+2st(2SAT)。A. polyrhizum :2n=2x=20m+8sm+ 4t(2SAT)。A.mongolicum:2n=2x=16=14m+2st(2SAT)。A.senescens:朝鲜郁陵岛和中国内蒙古 科尔沁左翼后旗居群分别为2n=4x=32=28m+2sm+2st(2SAT)and 2n=4x=32=24m+4sm+4st (2SAT)。A.tuberosum:所研究的四个居群中,山西永济居群为二倍体,2n=2x=16=14m=2st (2SAT),另三个分别来自四川的理县、汶川玉龙和成都三瓦窑的居群均为四倍体,2n=4x=32=28m +4st(2SAT)。A.przewalskianum,A.polyrhizum and A. mongolicum的核型为首次报道;并首次 在中国发现了A.tuberosum的野生二倍体居群。此外,还讨论了栽培韭的起源以及A.cyathophorum,A.przewalskianum和A. senescens种内居群间的核型分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四川杜鹃花属新分类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Rhododendron dayiense M. Y. He, He,sp.nov.(Subgen. Hymenanthes, Sect. Pon-ticum, Subsect. Taliensia) Species affinis R.wiltonii Hemsl. et Wils.,a quo pedicellis 2.8~3.2cm longis, ca-lycibus majoribus, 4~5 mm longis, corollis rubris, ovariis dense rubro-brunneo-hispidis,stylo prope basin pilis rubro-brunneis ramosis tecto differt.  相似文献   
4.
四川百合科新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葱属粗根组5种材料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葱属Allium粗根组Sect.Bromatorrhiza Ekberg五群材料的核型。多星韭Allium wallichii Kunth有两个类型:第一类型是二倍体,染色体组公式为AA,核型公式为K(2n)=2X=14=2m(SAT)+2m+10sm,属2A型;第二类型是同源四倍体,染色体组公式为AAAA, 核型公式为K(2n)=4X=28=2m(SAT)+6m十20sm,属2A型。宽叶韭Allium hookeri Thwaites有三个类型: 第一类型是双基数同源异源三倍体,染色体组公式为AAB1,核型公式为 K(2n)=2X+ x'=22=(12sm+2t)十(1m十45m+1st+2t), 属3A型; 第二类型也是双基数同源异源三倍体,能配对的两个染色体组染色体大小和形态与第一类型大体相似,不能配对的一个染色体组染色体大小和形态与第一类型有明显区别,其中至少有两条染色体发生了罗伯逊易位,出现一条很大的染色体和一条很小的染色体,染色体组公式为AAB2,核型公式为K(2n)=2x+x'=22=(12sm+2t)+ (3m+1sm十2st+2t),属3A型;第三类型相当于第一类型染色体的自然加倍,是双基数同源异源六倍体,染色体组公式为AAAAB1B1,核型公式为K(2n)=4X十2x'=44=(24sm+4t)十(2m+ 8sm十2st+4t),属3A型。  相似文献   
6.
宽叶韭种内分化的同工酶及可溶性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万海清  梁明山  许介眉   《广西植物》1999,19(2):161-17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宽叶韭的3个代表居群内不同植株间的过氧化物酶、酯酶和16个居群间的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X)、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苹果酸酶(ME)、苹果酸脱氢酶(MDH)、天冬氨酸转移酶(AAT)、腺苷三磷酸酶(ATPase)、乳酸脱氢酶(LDH)8种同工酶系统以及可溶性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居群内不同植株的酶谱无差异;居群间的酶谱存在多态性,酶谱差异明显,且各居群均有其特征酶谱。采用“排序”方法和聚类分析,对宽叶韭16个居群酶谱的相似系数和酶谱距离进行了研究。同工酶谱表型差异彼此显著的3个代表居群的可溶性蛋白双向电泳图谱也表现出明显差异,印证了同工酶的分析结果。结合细胞学的最新核型证据,从生物化学角度确定了这16个居群间的亲缘关系和彼此的分化程度。结果表明:宽叶韭明显分为两大类,即冬季不倒苗和冬季倒苗两类,在同一类型中各居群之间彼此近缘,且冬季不倒苗的类型分化程度较高。本研究首次将多种同工酶的综合分析与聚类分析及可溶性蛋白双向电泳用于葱属植物的种内分化研究,为植物分子进化和系统学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8.
八种国产葱属植物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本文对国产葱属Allium 8个种的14个居群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其染色体基数均为x=8,其中7个居群为二倍体(2n=2x=16),6个居群为四倍体(2n=4x=32),1个居群为多倍体复合体(2n=4x=32,2n=6x=48,2n=8x=64和2n=9x=72)。并发现随体染色体十分活跃,在多倍体中其数目并不都与其倍性相对应,并有“串状随体”现象出现;在有些类群中其形态变异较大,而随体染色体杂合形式的多态现象也较普遍。本文重点讨论了随体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变异及杂合现象在葱属进化中的作用,认为随体染色体形态变异及杂合现象的出现是葱属中遗传变异的重要源泉之一。并对葱属中的染色体基数及种内多倍性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9.
葱属薤白的核型分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薤白Allium macrostemon Bunge的13个地方居群进行了核型研究,结果表明,12个国内居群 都为四倍体,2n=4x=32;一个日本居群为五倍体,2n=5x=40。13个居群的核型类型均属Stebbins的 2A型。薤白种内存在着核型多态性。种内的核型分化与染色体的结构变异有关。主要表现为臂间倒 位、罗伯逊易位和或不等相互易位。染色体的结构变异结果导至薤白种内发生明显的核型分化。在13 个居群中,四倍体居群的核型明显可分为两类。第一类的核型公式为2n=4x=32=26m(2SAT)+6sm (2SAT),属于该类的有华山居群、商南居群和长春居群。都江堰居群也属该类,但它的一对m随体染 色体为一对st随体染色体所代替。另一类的核型公式为2n=4x=32=24m(2SAT)+8sm(2SAT),沣峪 口居群、大飞水居群、汶川居群、武汉居群和红河居群属于该类。此外,宝兴居群、杭州居群、香山居群也 属该类,但它们各有一对染色体发生了结构变异。五倍体日本居群的核型属于第一类型,但有两条m 染色体为sm染色体所代替。最后,对薤白种内核型多态性产生的原因从环境因素,繁育制度和多倍性 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认为不同的生境有利于诱发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兼性无融合生殖和多倍 性则有利于克服育性降低的障碍和保存在居群中所发生的染色体结构变异。通过对薤白现代分布格局的分析,认为日本应为它的分化中心。  相似文献   
10.
分子生物学手段在植物系统与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在植物系统与进化研究中,为了揭示真实本质,必须从分子水平进行研究。植物分子系统学的研究包括两大方面,一是蛋白质酶,二是核酸。酶电泳是分子水平上研究植物分子遗传学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揭示自然居群中遗传结构、基因流动、变化系统、选择作用和系统发育等问题。植物核酸系统学的研究倍受青睐,因为核酸分子量基本的进化单元,几乎不受主观因素影响。相关的核酸分析技术主要有:DNA杂交DNA限制酶谱分析、R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