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调查儿童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性和产β-内酰胺酶情况,研究分离株β-内酰胺酶基因的特征.方法 2011年1月到2012年6月,从儿童呼吸道分离流感嗜血杆菌,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常用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用Nitrocefin纸片法检测β-内酰胺酶;用PCR扩增结合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对分离株β-内酰胺酶基因进行分型;比较TEM+菌株和ROB-1+菌株、TEM-1+菌株和TEM-2+菌株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537株流感嗜血杆菌的β-内酰胺酶产酶率为52.3%(281/537);产酶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克洛、头孢呋辛的MIC50、MIC90和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P<0.05);产酶株TEM基因阳性率为91.8%(258/281),其中90.3%为TEM-1型(233/258),7.4%为TEM-2型(19/258),ROB-1基因阳性率为8.2%(23/281);ROB-1+菌株对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MIC50和MIC90高于TEM+菌株,但头孢菌素类的MIC50和MIC90低于TEM+菌株;除头孢呋辛外,TEM-1+菌株和TEM-2+菌株对β-内酰胺类的MIC50和MIC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成都地区儿童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分离株β-内酰胺酶产酶率较高,产酶株主要携带TEM-1基因,对氨苄西林、头孢克洛和头孢呋辛等β-内酰胺类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CP4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技术克隆得到其丙酮酸脱氢酶基因(pdc)同源下游p3片段,并连接到广谱宿主载体pBBR1MCS3-Ppdc-ldhL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BBR1MCS3-Ppdc-ldhL-p3,将此重组质粒转化到受体菌Z.mobilis CP4中,分别以Ppdc和p3片段作为同源上游和下游片段,利用同源双交换重组技术将重组质粒中的ldhL基因置换了Z.mobilis染色体中的pdc基因,得到重组菌株Z.mobilis CP4(△pdc∷ldhL).测得重组菌株乳酸产量为10.8g/L,明显高于出发菌株,说明初步成功构建了产L-乳酸的运动发酵单胞菌代谢工程菌株.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pulse induced contour crdic output,PICCO)技术在老年髋关节手术麻醉及血流动力学优化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106例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53例。常规组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PICCO组放置PICCO,检测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心率(heart rate,HR)、心指数(cardiac index,CI)、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LW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ntrathoracic blood volume index,ITBI)及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ulmonary vascular permeability index,PVP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记录PICCO组术中各指标的变化,比较分析两组术后前3天液体输入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点比较,PICCO组T1时点的MAP、CVP、CI、ITBI明显降低,HR明显升高(P0.05);T2时点MAP、CVP、CI较T1明显升高,HR明显下降(P0.05);PICCO组T2时刻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PICCO组术后前3天的液体入量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ELWI与PVPI、ITBI、液体入量均呈高度正相关(P0.05)。且PICCO组术后肺部感染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PICCO监测可准确反映血流动力学状态参数,指导临床麻醉和围术期液体管理,减少术中术后不良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中国传统发酵泡菜中分离出高产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乳酸菌。【方法】对分离自泡菜中的菌株M1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及其16S rDNA序列分析,实验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设计对以MRS培养基为基础的GABA发酵培养基与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菌株M1的形态培养和生理生化特征均符合肠球菌属(Enterococcus)特征,其16S rDNA序列与Enterococcus raffinosusSS1278 16S rDNA序列同源性达99%,鉴定为棉子糖肠球菌(Enterococcus raffinosus)。优化该菌株产GABA的发酵培养基的实验发现,最佳摇瓶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0%,发酵温度30°C,培养初始pH 5.5,发酵周期60 h,谷氨酸一钠底物浓度10%,GABA产量提高了1.22倍。【结论】棉子糖肠球菌(E.raffinosus)M1菌株具有工业化发酵生产GABA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TIVA)对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苏醒躁动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4例接受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TIVA组与静吸复合麻醉(VICA)组,每组各37例。比较两组诱导麻醉前(T0)、切皮后1 min(T1)、手术开始后30 min(T3)、手术结束时(T3)及术后30 min(T4)血糖(GLU)、血清皮质醇(COR)、白介素(IL-6)水平的变化、麻醉药物用量、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及术后镇痛效果。结果:T1时刻,两组GLU、COR、IL-6水平均呈现出不同程度升高,而TIVA组T1~T4时刻各指标均较VICA组明显降低(P0.05)。与VICA组比较,TIVA组丙泊酚的术中使用量显著减少,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及躁动程度均较VICA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12、24 h切口疼痛的VAS评分均明显高于VICA组(P0.05)。结论:TIVA应用于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可减少机体的应激反应和全麻药剂量,改善苏醒期质量,但应根据患者的疼痛感受采取必要的镇痛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不同剂量羟考酮对腹腔镜胆囊手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75例接受LC的患者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均25例。术毕15 min,低、中、高剂量组分别预防性静脉注射盐酸羟考酮0.1 mg/kg、0.15 mg/kg、0.2 mg/kg。比较各组拔管前(T_1)、拔管时(T_2)、拔管后5 min(T_3)、拔管后10 min(T_4)、拔管后30 min(T_5)血流动力学改变、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_1时刻比较,各组T_2时刻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心率(heart rate,HR)均明显升高(P0.05),但中、高剂量组T_3时刻后SBP、DBP、HR均显著下降,恢复至T_1时刻水平(P0.05),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剂量羟考酮的增加,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逐渐延长(P0.05);中、高剂量组拔管质量评分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而中、高剂量组间拔管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剂量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中、高剂量组追加镇痛药物的比例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羟考酮可不同程度抑制LC术后拔管期应激反应,0.15 mg/kg羟考酮能够更好地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促进患者早期苏醒,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快速顺序诱导用于快速康复外科全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胃肠外科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手术患者共计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行改良快速顺序诱导和经典快速顺序诱导。并比较术前基本情况、术中情况、术后情况及免疫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方式、肿瘤分期方面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补液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进食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日、术后3日、出院前,Ig 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快速顺序诱导用于快速康复外科全麻患者可加速患者术后的恢复,提升术后免疫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位对肥胖产妇椎间隙定位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6月在上海市同仁医院建卡并定期产检且预产期在此期间的209例肥胖产妇,根据不同穿刺体位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坐位组(n=104)和侧卧位组(n=105),采用超声检测作为金标准进行椎间隙定位,比较不同体位下触诊定位椎间隙的精准性,及肥胖程度与定位准确性的关系。结果:与侧卧位组比较,坐位组L3-4椎间隙定位时间显著缩短,皮肤至腰椎棘突距离、红色(手法定位)与黑色标记(超声定位)距离明显缩小(P0.05)。与侧卧位组比较,坐位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升高,穿刺时间明显缩短(P0.05)。随着BMI的增加,椎间隙定位时间显著延长,皮肤至腰椎棘突距离、红色与黑色标记距离、节段误差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肥胖产妇椎间隙定位准确性与体位及肥胖程度密切相关,坐位下椎间隙触诊定位的准确性优于侧卧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