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丝氨酸内肽酶在黄瓜叶片衰老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丝氨酸内肽酶抑制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离体黄瓜叶片,研究了黄瓜叶片暗诱导衰老过程中丝氨酸内肽酶的作用。结果表明,6-BA50μmol/L与丝氨酸内肽酶抑制剂AEBSF能抑制叶片内肽酶活性的升高,延缓蛋白质降解,而ABA50μmol/L则促进了内肽酶活性的升高:其作用效果与AEBSF相反。活性电泳结果显示,黄瓜叶片中检测到6条内肽酶同工酶,其中4条(CEP2、3、4、6)为丝氨酸类型内肽酶,而ABA使丝氨酸内肽酶CEP2、3、4、6的活性明显增强,提示了丝氨酸类型内肽酶在黄瓜叶片衰老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H2 O2 和蛋白水解酶在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cv.Yanmai15 8)叶片老化过程中的关系。小麦叶片老化期间 ,H2 O2 含量高的叶片中内肽酶活力也高。老化后期 ,内源H2 O2 迅速累积 ,内肽酶活力迅速上升 ;通过内肽酶同工酶电泳可检测到新增一种活力较强的内肽酶。用外源H2 O2 处理全展旗叶的内肽酶粗提液 ,随着H2 O2 浓度的升高 ,内肽酶活力先上升后下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H2O2和蛋白水解酶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cv.Yanmai 158)叶老化过程中的关系。小麦叶片老化期间,H2O2含量高的叶片中内肽酶活力也高,老化后期,内源H2O2迅速累积,内肽酶活力迅速上升;通过内肽酶同工酶电泳可检测到新增一种活力较强的内肽酶,用外源H2O2处理全展旗叶的内肽酶粗提液,随着H2O2浓度的高,内肽酶活力先上升后下降。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cv.Yangmai 158)叶片暗诱导衰老过程中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 EC 4.1.1.39)的降解。发现在此期间Rubisco大亚基(LSU)发生裂解,产生50 kD的降解条带,同时在自然衰老过程中也检测到这一产物。初步实验结果表明LSU发生这步裂解时Rubisco全酶没有解离。另外,在粗酶液中当温度在30~35℃,pH7.5时,这一步裂解反应能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5.
小麦叶片暗诱导衰老期间内肽酶的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cv.Yangmai 158)叶片暗诱导衰老期间内肽酶同工酶的变化及其部分生化特性,发现叶片衰老期间,内肽酶活性升高,同时出现5种新的内肽酶同工酶(EP1、EP2、EP4、EP5、EP6)。6-苄氨基嘌呤(6-BA)处理能延缓这些同工酶的出现,而脱落酸(ABA)处理则加速它们的表达。衰老期间小麦叶片内的6种内肽酶同工酶(EP1-EP6)中的EP1、EP2、EP4、EP5、EP6呈现活性的pH及温度范围较窄,而EP3有活性的pH范围和温度范围均较宽,且EP3在嫩叶、老叶中均有活性。另外,EP3、EP5、EP6对热不太敏感。蛋白酶抑制剂实验表明,EP1、EP2是需金属离子的半胱氨酸型内肽酶,EP4是丝氨酸型内肽酶。  相似文献   
6.
卢亚萍  汪瑾  张炜  芮琪 《生物学杂志》2012,(5):104-105,108
自行设计实验报告是学校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考核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工合作完成。报告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全班进行讨论和修改,最后确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学生参与自行设计实验的每一个环节,包括试剂的选择与订购、器皿耗材的准备、试剂的配制、实验的操作和结果的处理分析等等。该实验增加了实验教学的主动性、创新性、系统性和高效性。这一研究过程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积累了科研工作的经验,为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以携带2×35S:LUC报告基因的转基因拟南芥Col-LUC为亲本系,将其种子进行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在M2代筛选出1株低荧光的候选突变体,命名为rll4(reduced LUC luminescence 4)。遗传学分析表明,rll4突变位点包含1个核基因隐性突变。图位克隆技术定位结果显示,突变基因的位点位于4号染色体2个分子标记CL417-B10M1和CL418-B2M2之间,这2个分子标记分别位于F20D10和F20M13BAC(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克隆。酶切PCR(Chop-PCR)结果显示,rll4突变体中基因组DNA的部分位点甲基化显著升高。反转录PCR(RT-PCR)结果显示,rll4突变体中ROS1(REPRESSOR OF SILENCING 1)的表达量并没有明显变化,而一些RNA介导的DNA甲基化(RdDM)过程靶位点的基因表达量有明显下降。研究表明,RLL4位点很可能参与了拟南芥DNA去甲基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senescence-associated endopeptidase (EP) isoenzymes in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var. Yangmai 158) leaves during dark-induced senescence was performed.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as much higher endoproteolytic activity in dark-induced wheat leaves than in control. Six endopeptidase isoenzymes (EP1-EP6) were identified by natural gradient杙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PAGE) co-polymerized gelatin in the gel, five of which (EP1, EP2, EP4, EP5 and EP6) were only detected in senescing leaves. Treatment with 6-benzylaminopurine (6-BA) delayed the expression of these EP isoenzymes and abscisic acid (ABA) accelerated it. The activity of EP3 could be detected at a wider range of pH and temperature levels while EP4, EP5 and EP 6 could be only detected at pH 4-5 and 30 45 ℃, EP1 and EP2 at pH 3 5 and 30 ℃ 45 ℃. All of the EP isoenzymes showed high thermal stability, especially EP3, EP5 and EP6 which still had activities even by incubation at 55 ℃ for 1 h. By using different class-specific inhibitors, EP1 and EP2 were characterized as metal-dependent cysteine-proteases, EP4 as a serine-protease.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cv.Yangmai 158)叶片暗诱导衰老过程中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 EC 4.1.1.39)的降解.发现在此期间Rubisco大亚基(LSU)发生裂解,产生50 kD的降解条带,同时在自然衰老过程中也检测到这一产物.初步实验结果表明LSU发生这步裂解时Rubisco全酶没有解离.另外,在粗酶液中当温度在30~35℃,pH 7.5时,这一步裂解反应能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