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探讨了进化地位不同的三种动物的短时空间记忆功能及其与前额叶背侧部进化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延缓反应作业中,经1000次训练后,7只恒河猴对空间位置的记忆时间平均为7.7±3.2min,懒猴为3.8±0.44min,而树鼩即使在延缓时间几乎为零秒的延缓反应中,其正确反应率也未达到90%标准。一种延缓时间仅测试一个单元,即不经训练的实验表明,恒河猴在延缓期为“0”—5min的各测试单元中,正确反应率稳定在80%以上;懒猴在延缓时间为“0”—4min的各测试单元中,平均正确反应率与恒河猴无明显差异,而当延缓时间增加到5min时,在延缓反应作业中取得的成绩显著下降;树鼩在延缓时间为1—5min的作业中取得的正确反应率在70%以下。3种动物在视觉辨别学习作业中却无明显差异。形态学研究表明,灵长类大脑前额叶的面积和结构的复杂性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增大,如恒河猴大脑前额叶的表面积占大脑半球表面积的11.5%(Brodmann,1929),其内颗粒层发达,背侧部明显凸起,主沟区发达;懒猴的前额叶表面积占其大脑半球表面积的8.3%,背侧部凸起不显著,主沟未形成,额极内颗粒层分化明显,背侧部的内颗粒层较内侧部的发达程度差(Sanides,1967);树鼩的前额叶表面积占7.5%,额极的内颗粒层分化不明显,为非颗粒化区,此区之后为颗粒区  相似文献   
2.
猕猴毛发皮质醇测量方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发是评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慢性活性变化很好的样品,毛发皮质醇的提取方法非常重要。为保证毛发皮质醇提取过程的可靠性,实验使用了液氮冷冻研磨;设计了空白对照组(磷酸缓冲液(PBS))(n=3)、原管组(n=10)和新管组(n=10),以检验缓冲液、离心管对提取的潜在干扰;对同一动物样品(n=16)两次独立提取的结果及毛发皮质醇浓度与受到的极端攻击量(血浆皮质醇浓度的间接指标)(n=16)进行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测量结果为0pg/mg;新管浓度值与原管无显著性差异(F(1,19)=0.041,P=0.843,one-wayANOVA);两次独立提取结果高度正相关(r=0.893,P=0.000);皮质醇浓度与受到的极端攻击量中度正相关(r=0.591,P=0.008)。因此,离心管、缓冲液对实验没有显著性干扰,溶液中皮质醇来源于毛发样品;提取操作流程可靠,所得数据可信。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早期饲养环境对成年后大鼠条件化恐惧的影响,实验采用巴氏恐惧条件化的方法对不同饲养环境下的大鼠进行了行为检测。具体操作为:把断奶后的大鼠饲养在3个不同的人工控制的环境中(丰富环境、社群环境和贫瘠环境);8周后进行恐惧条件化训练和测试(指标为僵直百分比),以及检测不同饲养环境下的大鼠的体重、自发活动和足部电击敏感性。结果显示:与社群组相比,丰富组的大鼠条件化僵直水平明显增加,而贫瘠组的明显减少;丰富和贫瘠环境明显的影响了大鼠的体重;不同环境对自发活动和足部电击敏感性没有影响。这些结果说明幼年期的丰富环境能提高成年后大鼠的由声音诱发的条件化恐惧反应,而贫瘠环境则削弱了这种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标物体尺寸的大小对小鼠空间深度感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了小鼠在排除透视、遮挡等空间深度的线索下,是否是依靠视觉目标的尺寸大小来感知空间深度.小鼠放置于可以调节高度的高台上,高台位于仅底面有光线照明、四周黑暗的实验箱内.将由格子构成底部面板的尺寸设计为小鼠估计高度距离的唯一线索,设置了3个空间尺度的底板,分别按2/3的比例缩小,并设置7个高度.在同一高度下每测试一轮即对底板的尺寸进行随机变换.记录小鼠跳落前在高台上停留的时间,研究小鼠对高度的判断是否受到底板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大小线索条件下小鼠在高台上停留的时间随高度的增加而延长.在20~30cm的高度范围,小鼠不以大小为线索的信息来判断深度,可能主要以双眼视差产生的深度信息来判断高度.而在小于20cm和大于30cm的高度范围,特别是在更高的距离上如50cm、60cm和70cm,小鼠以目标大小信息为线索来对深度进行判断,以弥补在这些条件下双眼深度信息的不足.在理论上说这是由于小鼠只有三分之一的(中央)视野为双眼视野区.实验的行为范式可以应用到以转基因鼠为模式生物的实验中,以研究此类行为与基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瞳孔对光反射系统和快速扫视系统在解剖学和功能上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快速扫视系统对瞳孔的光反射系统是否有调制作用尚无报道。研究这两个系统间的调制作用,必须了解光刺激不均匀和近反应对瞳孔直径变化是否有影响。该研究以人为被试,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实验方法,研究光刺激不均匀和近反应对瞳孔直径变化的影响。实验方法:将被试的一只眼用密闭的眼罩罩住给予脉冲光刺激,刺激由位于眼罩内全视野范围水平排列的一排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s,LEDs)给出,被试的另一只眼用来记录眼动和瞳孔直径的变化,研究水平方向的快速扫视对瞳孔对光反射时瞳孔直径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比较被试注视视野内不同位置的瞳孔对光反射相对收缩率无显著差异(P=0.148, 非配对样本t检验)。结论:本方法消除了光刺激不均匀和近反应对瞳孔直径变化的影响,可用于研究快速扫视系统对瞳孔光反射系统间的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毛发是评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慢性活性变化很好的样品,毛发皮质醇的提取方法非常重要。为保证毛发皮质醇提取过程的可靠性,实验使用了液氮冷冻研磨;设计了空白对照组(磷酸缓冲液(PBS))(n=3)、原管组(n=10)和新管组(n=10),以检验缓冲液、离心管对提取的潜在干扰;对同一动物样品(n =16)两次独立提取的结果及毛发皮质醇浓度与受到的极端攻击量(血浆皮质醇浓度的间接指标)(n=16)进行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测量结果为0 pg/mg;新管浓度值与原管无显著性差异(F(1,19)=0.041, P=0.843,one-way ANOVA);两次独立提取结果高度正相关(r=0.893,P=0.000);皮质醇浓度与受到的极端攻击量中度正相关(r=0.591,P=0.008)。因此,离心管、缓冲液对实验没有显著性干扰,溶液中皮质醇来源于毛发样品;提取操作流程可靠,所得数据可信。  相似文献   
7.
利用心得安阻断β-肾上腺素受体(β-受体),从而干扰药物成瘾患者对药物环境线索记忆的某些环节(如再巩固等),进而降低或抑制其对成瘾药物的渴求,已成为未来治疗复吸的潜在途径.但目前,心得安对吗啡相关环境线索记忆的获得及提取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该实验检测了心得安对小鼠吗啡诱导的条件化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环境线索记忆的获得和提取的影响.该研究首次发现在吗啡CPP记忆的获得期,心得安不影响CPP的表达和消退,提示β-受体不参与吗啡诱导CPP学习记忆的获得;而在吗啡CPP记忆的提取期,心得安可延缓CPP的消退,提示β-受体与吗啡诱导CPP学习记忆的提取相关.该结果表明,药物成瘾过程与β-受体相关,为成瘾等精神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光照能明显改变正常人和动物瞳孔的大小,而精神疾病及药物滥用则影响人和动物瞳孔对光的反应性.因此,瞳孔对光反应异常可以用作检测精神疾病和药物滥用的指标.有关药物滥用是如何影响瞳孔对光的反应性的研究还很少.为定量地测量成瘾性药物对瞳孔光反应变化的影响,该文采用猕猴为实验对象,通过在黑暗环境中测量猕猴在吗啡给予前和吗啡给予后的不同时间段,其瞳孔直径大小以及其对光反应能力的变化情况,来系统研究吗啡是如何影响这种非自主性反射系统的.研究发现,吗啡给予降低了猕猴在黑暗环境中的扩瞳反应,并且降低了瞳孔对光反应的收缩率.该文为将瞳孔对光反应特征用作鉴定吸毒者的检测手段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长期注射吗啡对戒断后小鼠Y-迷宫空间识别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急性成瘾性药物会影响大脑功能,随着药物使用时间的延长,这种影响更加广泛、持久,并且在药物戒断后的很长时间内依然存在。实验表明,急性及短期吗啡给予小鼠和戒断均损伤了其Y迷宫空间识别记忆能力,但这种损伤短暂且可逆。本实验小鼠被连续注射吗啡(40 mg/kg•day,i p)或生理盐水21天,利用Y迷宫来检测长期吗啡给予后在戒断第2、9和19天,吗啡对小鼠空间识别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 连续吗啡给予21天后,在戒断第2、9和19天,小鼠Y迷宫空识别记忆能力均受到损伤,提示长期给予小鼠吗啡会导致其空间识别记忆能力的长期损伤。  相似文献   
10.
根据陈霖的拓扑知觉理论,在视觉感知中,拓扑差异的检测要快于局部特征的检测.本研究组认为,这一现象可能是对有"洞"图形和无"洞"图形的感知差异所造成的.本文旨在检验这两类图形所存在的知觉差异究竟是什么.利用脑电(ERP)技术,测量"洞"和"非洞"图形所引起的视觉诱发电位(VEP),探究"洞"和"非洞"的区别.两类图形引起的VEP区别体现在N170上,"洞"图形的反转使得N170的潜伏期显著变化,而"非洞"图形的反转不会引起N170潜伏期的变化.人脸与非人脸物体的反转引起的N170变化与本结果相似.本研究认为,对"洞"的感知更偏向于整体加工,而对于"非洞"则更偏向于特征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