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印度野牛(Bos gaurus)在中国分布在云南省南部和西藏藏南地区。2016年2–3月和2016年11–12月,我们在西双版纳州、普洱市及高黎贡山区域开展印度野牛调查,并对藏南地区进行文献调研,共获得47处印度野牛有效出现位点数据。目前云南地区印度野牛种群数量约180–210头,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在高黎贡山未发现印度野牛。利用印度野牛分布位点数据,选取地形、土地覆被类型、人类足迹指数、距水源和道路距离以及气候共5类14种因子作为自变量建立MaxEnt生态位模型,通过模拟云南和西藏印度野牛的适宜分布区,分析各环境因子对该物种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平均AUC (area under the curve)值为0.994。印度野牛潜在适宜栖息地可划分为高适宜、次适宜、低适宜和不适宜4个等级。高适宜栖息地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和藏南地区,其中西双版纳部分镶嵌有次适宜和低适宜栖息地斑块,面积为4,987 km2;藏南部分高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3,995 km2。次适宜栖息地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南部、高黎贡山区域以及藏南高适宜栖息地区的边缘,总面积为32,778 km2。低适宜和不适宜栖息地区连接成片,位于云南省中部、北部地区和藏南地区北部。Jackknife检验结果显示,季节温度变化和等温线对印度野牛潜在分布区的影响较大,而地形因子和降水变化的影响较弱。遥感地物分类结果表明:橡胶林等人工经济林的种植占据了西双版纳野牛的适宜栖息地,降低了景观连接度。建议管理部门加大对天然林的保护力度,控制橡胶林等人工林在野牛适宜栖息地的扩张,提高景观连接度,以促进该物种种群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着以世界最高峰为代表的极高山生态系统,在生态和生物的演化及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受交通、自然环境等条件限制,外界对其哺乳动物区系的了解尚不完整。我们于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在保护区的调查点内利用样带法、访问调查法、自动感应照相系统监测法和夹日法进行了5次哺乳动物区系调察,共确认10目23科81种。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有34种,占总数的42.0%;地域特征明显,高地型17种和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型14种,共占38.3%。区内可以划分为6个自然带,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表现为随海拔先升高后降低,并以2 500-3 300 m的物种数最多,共48种。区系组成南、北翼差异显著,南翼的76种哺乳动物中,东洋界41种,古北界25种;而北翼的29种中,东洋界仅2种,古北界23种。南翼3 300 m以下东洋界优势明显,而4 000 m以上古北界则占绝对优势,据此我们认为保护区位于东洋界和古北界分界线上,且分界线在3 300-4 000 m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3.
物种多度与分布幅之间的正相关被认为是一种普遍的规律。但近年在热带山地和岛屿的研究发现多度-分布幅关系会出现不相关或负相关的现象;该现象可能是由于当地多度高且分布幅小的特有种比例较高所导致。在喜马拉雅山东段的勒布沟沿海拔2350—4950 m开展研究:1)记录了当地鸟类多度垂直分布格局;2)验证了该区繁殖鸟总体多度-垂直分布幅关系,并对比了特有种和非特有种分组子集多度-垂直分布幅关系、平均多度和垂直分布中心的差异。研究发现勒布沟鸟类多度垂直分布格局为驼峰格局。该区繁殖鸟类与非特有种的多度-垂直分布幅关系均为正相关,但特有种的多度-垂直分布幅关系为不相关。特有种的多度及海拔分布中心位置均高于非特有种。结果表明区域的鸟类特有性对多度-垂直分布幅关系存在着重要的影响;地理隔离导致的区域物种组成差异,是造成多度-分布幅关系模式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一个独特的自然地理单元,具有丰富的生境类型和生物种类,是生物多样性与全球环境变化领域的热点研究区域。青藏高原发育着独特的动物区系,尤其是有蹄类动物,如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i)、野牦牛(Bos mutus)、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普氏原羚(P.przewalskii)、白唇鹿(Przewalskium albirostris)等青藏高原特有动物。在本文中,我们探讨了如下问题:青藏高原有多少种有蹄类动物?有多少种特有有蹄类动物?其分布格局如何?生存状况如何?保护现状如何?我们首先确定了青藏高原动物地理区的地理边界。发现青藏高原有28种有蹄类,其中10种是青藏高原特有种。青藏高原有蹄类种数占中国有蹄类的42%,单位面积上的有蹄类物种密度比中国现生有蹄类物种平均密度高62%。特有种比例高达36%。然而,青藏高原有蹄类物种分布不均匀,其丰富度呈东部高西部低格局,而高原特有有蹄类则分布于高原腹地。青藏高原有蹄类动物生存受威胁比例高,其中71%为受威胁物种,54%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或附录II。野外调查发现大额牛(Bos frontalis)已经野外灭绝,目前仅在高黎贡山有人工养殖的群体。青藏高原有蹄类物种红色名录指数从1998–2015年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全球气候变化将加剧这一趋势。青藏高原有蹄类受威胁局面仍在继续,物种生存状况持续恶化。虽然经过40年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但一些青藏高原有蹄类的重要种群与栖息地并没有被自然保护区和新建的三江源国家公园所覆盖。因此,在开发青藏高原、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应尽量保存高原野生动物种群与生境,实现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5.
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及其相关机制一直是生态学、生物地理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山地生态系统生境异质性和生物多样性高,适合研究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及其相关机制。喜马拉雅山脉位于青藏高原南缘,是全球生态热点区域。其地形复杂,海拔落差大(100–8,844 m),具有明显的垂直气候带。本研究通过整合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系统地分析了10目23科160属313种喜马拉雅山地区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发现该区域哺乳动物总体及其子集的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都为左偏倚的中峰格局,物种多样性在海拔900–1,400 m之间最高,不同物种子集的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的模式有所不同。UPGMA聚类分析表明,喜马拉雅山地区哺乳动物群落沿海拔梯度可以划分为5个聚类簇(海拔100–1,500 m、1,500–2,000 m、2,000–3,000 m、3,000–4,200 m以及4,200–6,000 m的地区),大致与该地区植被的垂直带分布相吻合。喜马拉雅山地区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在中低海拔最为丰富,可能跟东洋界与古北界生物群扩散后的交汇地带相关。喜马拉雅山区贯通南北的沟谷是生物扩散和迁移的通道,沟谷内水热资源较好,气候稳定性高,为高山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创造了栖息条件。综上,喜马拉雅山沟谷地区是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也是生物扩散和交流关键的"生态走廊",应加强对喜马拉雅山沟谷地区的保护,以维系该区域较高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野牦牛(Bos grunniens)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大型有蹄类动物,主要分布在西藏羌塘,青海可可西里、三江源,新疆阿尔金山等地的高海拔生境。我们于2012–2014年在西藏羌塘和青海可可西里对野牦牛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实地调查,并且估算西藏羌塘地区野牦牛种群在11,222–21,072头之间,可可西里野牦牛种群数量在659–1,793头之间。据本次野外调查和历史文献资料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野牦牛种群数量逐年增长,但是其分布区面积却逐步缩减,目前仅分布在几个相对孤立且远离人类居住地的高寒区域。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与青藏高原人类活动的加强,野牦牛的生存现状依然严峻,我们仍需加强对青藏高原特有物种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垂直分布格局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中受到广泛关注,中峰格局是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四类格局中最为普遍的格局。中喜马拉雅沟谷的研究表明,小型兽类的垂直分布格局符合中峰模型。中喜马拉雅和东喜马拉雅具有相似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由此,推断东喜马拉雅沟谷的小型兽类垂直分布格局可能也符合中峰格局。为此,在东喜马拉雅勒布沟对非飞行小型兽类开展实地调查,选取研究海拔范围为2 300~5 000 m,沿海拔梯度连续设置9个300 m海拔段45个样方采集点,累计布夹16 200次,共采集标本372号,分属 3目5科10种。研究结果显示:该沟谷非飞行小型兽类物种丰富度在2 600~2 900 m海拔段出现峰值,随后随着海拔的升高递减,即从最低海拔到中海拔段上升至峰值后开始递减至趋于平缓,即显示出中峰格局特点。喜马拉雅山脉东西走向导致其南翼各沟谷拥有相似的地理和气候特征,如各沟谷都南北走向,受印度洋暖流气候影响,拥有相似的植被垂直带分布等,这使得非飞行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呈现出相似的特点,推论:在大尺度背景下,地理和气候条件可能是影响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开展了大量陆生脊椎动物的本底调查和多样性研究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有学者针对兽类、鸟类和两栖爬行类的野外调查监测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但尚缺乏对所有陆生脊椎动物类群的调查历史和现状的分析及基于文献收集的研究,特别是对调查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对比与总结。因此,本文通过文献收集的方法,基于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以图书检索为主的读秀学术搜索,以“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动物资源”“调查”“监测”“新种”“新记录”和“物种多样性”作为检索词,检索并筛选了与兽类、鸟类、爬行类及两栖类陆生脊椎动物调查相关的文献资料共3,504篇,对陆生脊椎动物调查的研究文献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分布,及其运用的调查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相较兽类和两栖爬行类的调查,我国鸟类多样性的调查最多,发表文献占所有文献的70.26%。四川、云南的陆生脊椎动物调查最多,分别发表285篇、260篇文献。分布于我国的4个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调查强度存在显著差异,印缅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和中国西南山地的研究文献较多,分别为348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