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酵母产类胡萝卜素固态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该文研究了红酵母菌株D固态发酵产类胡萝卜素的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得到初步优化的培养基为:啤酒糟∶豆粕∶麸皮=1∶3∶2.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的培养条件是培养基含水量为60%,装量为6/150(即6g干基按设计的初始含水量用盐溶液配好后装于150ml三角瓶中),接种龄为24h,无机盐为0.5g/L MgSO4,其色素产量为14.2μg/g干基。色素产量随接种量增大而增大,细胞生物量、类胡萝卜素产量和含量均随发酵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加,在96h分别达到最大值67.75mg dry-cell/g干基、9.88μg/g干基、145.80μg/g dry-cell,确定其最佳发酵周期为96h。  相似文献   
2.
基因工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因工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rHBsAg)是由重组哺乳动物细胞CHO系分泌表达的,经过纯化制备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目前在国际上,对从CHO细胞培养液中分泌的rHBsAg,纯化工艺主要采用多步柱层析和超滤技术,而在国内,CHO系rHBsAg的大规模生...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沿海地区,因食用织纹螺导致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最近的研究表明,河豚毒素及其衍生物是织纹螺中主要的致毒成分.但是,对于织纹螺中河豚毒素的来源还不清楚.[目的]本研究尝试分离、培养和鉴定织纹螺及其生活环境中的细菌,并对其毒性进行分析,为探明织纹螺中河豚毒素的可能来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先后于2006年6月13日和19日在江苏省盐城采集织纹螺样品,应用小鼠生物法对织纹螺样品的毒性进行了测试;从织纹螺体内及其生活环境中分离细菌,并选择部分菌株进行了室内培养;以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ELISA)对培养菌株中的河豚毒素进行了检测;通过对细菌16S核糖体DNA(rDNA)部分序列的测定,对有毒菌株进行了初步的种灯分析.[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采集的织纹螺为半褶织纹螺,两次采集样品的毒性分别为247 MU(mouse unit,小鼠单位)和270MU/100g组织(湿重).对14个菌株进行了毒性检测,其中有毒细菌9株.产毒菌株的毒性普遍较低,毒性范围为15~96 ng/g.有毒菌株核糖体序列与弧菌(Vibrio)、希瓦氏菌(Shewanella)、动性球菌(Planococcus)、海单胞菌(Marinomonas)、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等菌属有较高的相似性,可能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研究发现半褶织纹螺体内及其生活环境中存在能够产生河豚毒素的细菌,说明织纹螺中的河豚毒素可能与其体内及其生活环境中的细菌有关,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面包酵母不对称还原酮基泛解酸内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市售面包酵母作催化剂,对酮基泛解酸内酯不对称还原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底物浓度、辅因子、环糊精添加量和pH值对不对称还原反应的影响.方法:以市售面包酵母作催化剂,酮基泛解酸内酯作为底物在摇瓶中进行催化,用手性色谱柱对催化产物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反应条件为底物浓度低于2.56-mg/ml,辅因子选用蔗糖,β-环糊精添加量为16.7mg/ml,pH 4~5适合于酮基泛解酸内酯的不对称还原.在如上优化的催化条件下,产物得率大于45%,对映体过量率(e.e.)大于90%.结论:以酵母细胞作催化剂进行酮基泛解酸内酯不对称还原工艺具有生产光学纯泛解酸内酯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植物名称:山野豌豆(Vicia amoena)。材料类别:2~4叶期无菌苗叶基,上、下胚轴。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MS。经正交试验:(1)叶基诱导愈伤组织与分化培养基为MS 6-BA1.0~2.0mg/L(单位下同) NAA0~0.2;(2)上、下胚轴诱导愈伤组织和分化培养基为MS 6-BA0.5~1.0 NAA0-0.1;(3)生根培养基均为1/MS NAA0.5。全部培养基均加蔗糖3%,琼脂粉0.5%,pH5.8,培养温度25±1℃,光照度2000  相似文献   
6.
红酵母产类胡萝卜素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提取溶剂及提取条件等方面对红酵母产类胡萝卜素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方法:用单因子实验对提取溶剂进行了筛选;用析因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最陡爬坡实验和中心组合设计实验,优化得到了最佳的类胡萝卜素提取条件。结果:结果表明丙酮和二甲亚砜组成的复合体系是理想的提取溶剂。溶剂添加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丙酮与二甲亚砜组分比例都对红酵母产类胡萝卜素提取产生一定影响,其中溶剂添加量和丙酮与二甲亚砜组成比例的影响最为显著(P<0.001)。最佳优化提取条件为:溶剂添加量为42.66%(V/V),丙酮与二甲亚砜组成比例为62.47%(V/V),温度为20℃,提取时间为90min,在此条件下红酵母产类胡萝卜素的最大提取量为5.51μg/ml。结论:实验得到了红酵母发酵产类胡萝卜素溶剂提取条件的一个非常合适的模型。  相似文献   
7.
采用鲎试剂法检测重组 (CHO细胞 )乙型肝炎疫苗中的细菌内毒素含量 ,研究了甲醛、硫柳汞、氢氧化铝等疫苗成分对鲎试剂试验的影响。结果表明 ,疫苗中各成分对检测未见影响 ,所以检测本疫苗中内毒素含量时 ,采用鲎试剂法是可行的。同时 ,用此试验方法对本室所生产的重组 (CHO细胞 )乙型肝炎疫苗进行了检测 ,疫苗中内毒素含量全部合格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分析中枢性性早熟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05例中枢性性早熟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105例发育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生长发育指标、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表达水平,对入组者膳食模式、生活情况、家庭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骨龄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GF-1、IGF-BP3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单因素分析,午睡习惯、运动时间、亮灯睡觉、课业负担、经常使用塑料制品、成人洗漱护肤品、观看情感类电视、母亲学历、职业、初潮年龄,父母关系、陪伴、平衡膳食模式、高热量高脂膳食模式均与中枢性性早熟有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平衡膳食模式、有午睡习惯、运动时间长均是中枢性性早熟的保护因素(P<0.05),高热量高脂膳食模式、母亲初潮年龄小、父母关系不和睦、父母陪伴少均是中枢性性早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中枢性性早熟可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进度,与高热量高脂膳食模式、母亲初潮年龄、父母关系和陪伴密切相关,应改善家庭关系,帮助儿童养成平衡膳食、午睡和运动的良好习惯,有益于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以工程菌Escherichia coli SZ85基因组为模板,克隆得到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的L-乳酸脱氢酶基因(ldhL),连接到pUcm-T载体后,双酶切然后将其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8a上,重组质粒经筛选后转入染色体上含有ldhL基因(来源P.acidilactici)的工程菌Escherichia coli JH12。P.acidilactici的ldhL基因过量表达体系E.coli JH12(pET-28a-ldhL)能利用浓度7%的木糖为碳源进行厌氧发酵,过量表达ldhL使L-乳酸产量提高了10 g/L,达64.86 g/L,糖酸转化率高达96%。  相似文献   
10.
小流域土层厚度对土壤水分时空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佳  史志华  李璐  罗璇 《应用生态学报》2009,20(7):1565-1570
以丹江口库区五龙池小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定点观测,探讨了土层厚度对土壤水分时空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在降雨后立即升高,随后逐渐降低,空间异质性则相反.不同土层厚度剖面含水量差异显著.其中,0~20 cm厚度的土壤剖面含水量较低,与降雨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季节变异大;中等厚度(20~40 cm)的土壤水分受降雨特征影响,剖面含水量居中,季节变异中等;较大厚度(>40 cm)的土壤的剖面含水量较高,季节变异小.土壤水分的剖面格局是降雨、蒸发蒸腾和渗漏综合作用的结果,半湿润期呈增长型,湿润期呈波动型,干旱期包括增长型和波动型.土壤剖面含水量与土层厚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630~0.855.土层厚度与表层(0~15 cm)土壤水分相关不显著,但与中下层(20~55 cm)土壤水分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