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黑竹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凉山山系, 在保护和维持区域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然而对该自然保护区兽类群落的研究却极为缺乏。为了了解该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的小型兽类群落,本文作者在2018年4-10月调查了该区域的非飞行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及其群落组成。在海拔1,537-3,830 m间共设置样方184个, 布设鼠夹9,016铗日, 捕获小型兽类536只, 隶属4目7科13属21种。包括滇攀鼠(Vernaya fulva)和等齿鼩鼹(Uropsilus aequodonenia)两个稀有物种在内的共计9个物种为该地区首次报道, 丰富了物种分布记录。结合历史资料, 黑竹沟地区共记录小型兽类43种, 隶属4目9科28属。在43种小型兽类中, 东洋界物种37种, 占绝对优势(86%), 分布型以喜马拉雅-横断山型占优, 为18种(占东洋界48.6%)。本次调查捕获的21种小型兽类中, 群落优势种为中华姬鼠(Apodemus draco, 33.2%)、北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 21.3%)和中华绒鼠(Eothenomys chinensis, 12.7%)。随着海拔上升, 群落优势种组成发生变化, 由北社鼠 + 中华姬鼠 + 针毛鼠(Niviventer fulvescens) + 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群落, 转变为中华绒鼠 + 中华姬鼠 + 凉山沟牙田鼠(Proedromys liangshanensis) + 西南绒鼠(Eothenomys custos)群落。群落物种区系的分布型组成随着海拔升高而发生变化, 喜马拉雅-横断山型物种随海拔升高所占比例增大; 分布于喜马拉雅-横断山的特有种分布的下限、中点和上限平均海拔都高于非特有种, 且特有种和非特有种的中点和下限平均海拔差异显著(n = 21, df = 19, P = 0.013; n = 21, df = 19, P < 0.01), 说明该区域物种具有明显的东洋界特征, 中高海拔主要由特有种构成。本研究丰富了黑竹沟地区小型兽类及群落多样性的数据资料, 有利于该地区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  相似文献   
2.
通过整理鉴定四川大学自然博物馆馆藏的100多年间采自四川省的1万余号蝶类标本,最早的四川蝶类标本(宽带凤蝶西部亚种Papilio nephelus chaon)采于1910年,结合文献和专著资料,参考《中国蝶类志》的分类系统,得到四川省蝶类644种,隶属于12科240属。其中,蛱蝶科Nymphalidae 162种、弄蝶科Hesperiidae 125种、眼蝶科Satyridae 114种、灰蝶科Lycaenidae 100种、粉蝶科Pieridae 59种、凤蝶科Papilionidae 45种、蚬蝶科Riodinidae 14种、绢蝶科Parnassiidae 11种、斑蝶科Danaidae 8种、环蝶科Amathusiidae 4种、喙蝶科Libytheidae 1种、珍蝶科Acraeidae 1种。四川省蝶类物种组成丰富,其中,蛱蝶科、弄蝶科、眼蝶科和灰蝶科物种数均超过或达到100种。建议在全省范围内选择不同生境建立长期监测点,持续监测蝶类物种多样性分布及变化情况,这对于保护全省生态环境和维持生物多样性都是至关重要的。建议尽快开展相关研究,包括四川省蝶类的经典分类学、系统发育及区系、生物地理学、生态学、行为学和进化生态学等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8月12日,在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进行昆虫资源调查过程中,采集到1只臂金龟科Euchiridae雄性昆虫。经查阅《中国珍稀昆虫图鉴》(陈树椿,1999)、《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张巍巍,李元胜,2011)等相关文献资料,并经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赵力馆长鉴定后,确认该昆虫为格彩臂金龟Cheirotonus gestroi Pouillaude,这是该物种首次在四川省被发现。  相似文献   
4.
记述了采自中国重庆洞穴内的球体蛛科喀蛛属1新种,心形喀蛛Karstia cordata 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四川大学自然博物馆(SCUM).心形喀蛛,新种Karstia cordata sp.nov.(图1~18)新种与上扬子喀蛛K.upperyangtzica Chen,2010相似,但它们的区别在于:前者具1插入器附片,后者缺失;前者插入器突不分叉,后者多分叉;前者中突表面呈具细齿锉刀状,后者光滑;前者雌性生殖板呈心形,后者为近三角形,前者纳精囊宽且长,后者窄而短.正模♂,产自中国重庆市武隆县土地乡天生村硝洞(29.53°N,107.85°E;海拔1050 m),2010-10-17.副模:1 ♂,3♀ ♀,采集信息同正模;2 ♂♂,10♀ ♀,产自四川省华蓥市洋河镇盐井沟村垛子石洞(30.29°N,106.77°E),2010-10-16,均为林玉成和窦亮采集.词源:新种种名源自拉丁词语cordatus(心形的),意指该种雌性生殖板形状;形容词.  相似文献   
5.
杨本清  窦亮  马洪  邓春国  李贵仁 《四川动物》2012,31(2):264-265,268
观察并分析了1993 ~2011年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笼养绿尾虹雉的产卵数、受精率和产卵持续天数等3个繁殖参数.结果发现,笼养绿尾虹雉的雌鸟平均产卵数为3.62枚(n=19),平均产卵天数为41.63 d(n=19),平均受精率为14.13% (n=19).与北京笼养种群相关数据比较,其产卵数、产卵持续天数没有显著差异(均P >0.05),但受精率远低于北京种群(P<0.05).  相似文献   
6.
2009年4~5月,在四川省雅江县对四川雉鹑Tetraophasis szechenyii的孵卵行为进行了观察.在孵化过程中,卵重与孵卵剩余天数呈明显的正相关(r=0.939,F=59.585,P<0.001).卵在巢中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雌鸟坐巢的行为主要是孵卵行为(78.7%),其次是离巢(17.4%)和翻卵(3.1%),其他行为(如鸣叫和梳理)偶尔发生(0.8%).孵卵行为全天发生,离巢行为主要发生在7:30~11:30,翻卵行为多发生在13:30~15:30.雌鸟从巢的一个固定位置进出巢.雏鸟出巢时只由雌鸟带领活动.  相似文献   
7.
2003年和2006年的繁殖季节,对笼养条件下绿尾虹雉的行为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在48 480次行为记录中,非繁殖行为主要以走动(32.34%)、站立(12.78%)、静卧(16.32%)和静栖(16.52%)行为为主,理羽(2.65%)、进食(8.01%)和观望(9.56%)行为较少发生.绿尾虹雉的求偶炫耀行为独特,交配行为历时一般不超过5 s,雌鸟产卵过程甚短,只有几秒钟的时间.繁殖期笼养绿尾虹雉与野生个体之间在行为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2015年10月—2016年9月,对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净空区的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结合近5年(2012—2016年)机场对鸟击事件的统计资料,对机场的鸟类群落和鸟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共记录鸟类16目47科124种,繁殖鸟占优势(69.35%);(2)共统计鸟击事件408次,主要发生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其中,38起鸟击事件确认了19种肇事鸟种,以家燕Hirundo rustica、金腰燕Cecropis daurica、麻雀Passer montanu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小云雀Alauda gulgula等广性分布的繁殖鸟为主;(3)机场围界内、外的优势种和常见种存在差异,一半以上的场内优势种和常见种是鸟击肇事鸟种;(4)半数以上的鸟击事件肇事鸟种是鸟击风险评估等级为严重危险等级的鸟类;(5)鸟击事件主要发生在鸟类繁殖季和秋季迁徙时段。根据调查结果对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鸟击防范工作提出了综合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2008—2017年夏季在峨眉山地区的调查,共采集蝶类标本1 860号,隶属10科73属154种,结合前人报道,峨眉山共有蝶类11科126属279种。本次调查显示,蛱蝶科Nymphalidae物种数(55种)和个体数(645只)均最多,珍蝶科Acraeidae物种数(1种)和个体数(6只)均最少;常见种(数量占比大于5%)包括嘉翠蛱蝶Euthalia kardama、斑星弄蝶Celaenorrhinus maculosus、东方菜粉蝶Pieris canidia、素饰蛱蝶Stibochiona nicea、灰翅串珠环蝶Faunis aerope和黑纹粉蝶P.melete,这6种蝶类占蝶类总数的41.10%;珍稀种包括金裳凤蝶Troides aeacus、裳凤蝶T.helena、燕凤蝶Lamproptera curia、三尾凤蝶Bhutanitis thaidina、双星箭环蝶Stichophthalma neumogeni、白袖箭环蝶S.louisa、箭环蝶S.howqua、黑紫蛱蝶Sasakia funebris、枯叶蛱蝶Kallima inachus和朴喙蝶Libythea celtis,这些珍稀蝶类值得重点关注和保护。建议加强峨眉山蝶类资源的长期监测和调查研究,为科学合理地开发蝶类资源和进行濒危珍稀特有蝶类的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开展鸟类幼体夜栖生境的研究,对于确定物种的生存策略并实施生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四川雉鹑Tetraophasis szechenyii是我国Ⅰ级重点保护物种。利用无线电遥测和直接跟踪的方法,对育雏早期(幼体孵化后大约2周内)雌体与幼体的夜栖生境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幼体孵化后1周内,雌体与幼体夜栖于地上(n=3);在第2周,它们开始上树夜栖(n=12)。当树栖时,偏好选择鳞皮冷杉-大果红杉林,并使用乔木盖度和坡度较大的地方。与育雏后期的正常夜栖生境相比,本阶段雌体与幼体的夜栖地的乔木盖度更大,但夜栖树胸径较小且靠近道路。基于本研究,建议在生境保护方面应该维持一定区域的乔木盖度,并适当注意保留一些中小型乔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