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鹏飞  曾宗永  王跃招  朱波 《生态学杂志》2005,24(10):1241-1244
在2002年9月,分别利用洞穴深度法、标志重捕法和洞口计数法对分布在若尔盖草原荒漠中的青海沙蜥(Phrynocephalus vlangalii)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所得的结果分别是190.4、76.8和250.7只.1000 m-2。通过对3种结果的比较与分析,证明洞穴深度法有较高的可靠性,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沙蜥(Phrynocephalus)是一种变温动物,不能长时间处在温度低于致死低温(-2.5℃)以下的环境中,为了能够成功地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它必须居住在深度达到最大冻土层之下的洞穴中。这是沙蜥躲避低温伤害的一种行为机制。该方法可以适用于分布在中国的沙蜥属的其它物种密度调查。  相似文献   
2.
不同水温条件下中华蟾蜍蝌蚪的表型可塑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在不同水温下生长以及变态情况进行了观察,测量了不同发育时期的全长、尾长、体宽,记录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各时期出现的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比较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育状态,发现高温可以明显加速生长,比对照组提前17天变态.方差分析得出高温下变态前的体长、尾长、体宽、尾高、前肢长都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说明高温虽然加速了生长,但也使得变态能量积累不够,体形偏小;21℃时,全长、尾长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其余变量差异显著,说明这个温度下,蝌蚪发育时间充足,积累能量多,趋向于形成较大的个体.这种在水温变化时所呈现出来的表型可塑性有利于适应异质性的环境,急速发育导致的提前变态可以使其避开干旱的危害.但是这种表型可塑性能力也有其局限,推测小个体的成体可能会在生长繁殖中付出代价.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道路和道路施工对若尔盖高寒泥炭湿地野生动物的影响,我们在穿过若尔盖湿地的2条道路两侧,对距道路不同距离的小型兽类和鸟类分布进行了调查,其中小型兽类调查深度距离公路800m,鸟类调查深度距离公路400m。施工中的国道213线路两侧黑唇鼠兔(Ochotonacurzoniae)洞穴高密度区域离道路更远,在道路两侧400m处达到峰值,极显著高于距离道路10m处的密度;而在正常运营中的省道209线两侧,其洞穴密度在200m处达到最高值,与其他距离的洞穴密度没有显著性差异。无论在国道213线还是省道209线,道路对高原鼢鼠(Myospalaxbaileyi)洞穴分布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在正常运营的省道209线两侧,高原鼢鼠土堆密度最高区域为距离道路100m处;而施工的道路两侧高原鼢鼠土堆密度最高区域则出现在距离道路10m处,第二高峰出现在距离道路400m处。雀形目和隼形目鸟类的分布均呈现距离道路越远密度越高的趋势,但是只有距离道路400m处雀形目鸟类的密度显著高于50m与200m处;距离道路不同距离的样线中隼形目鸟类密度和物种丰富度没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以看出,施工中的道路对黑唇鼠兔的影响区域比正常运营的道路更宽,其公路效应域达到400m,400m的调查深度对鸟类尤其是隼形目鸟类来说可能还略有不足。但是,根据此深度的调查可以确定施工中的国道213线雀形目和隼形目鸟类的公路效应域宽度大于400m。  相似文献   
4.
龟类是一类古老的爬行动物,在赏玩、工艺品、食用和药用诸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由于近几十年不科学的过度利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使其在世界范围呈现快速衰减的趋势。所以,加强龟类保护刻不容缓。阻止龟类非法贸易是加强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龟类的鉴定是严格执法的第一步。对于海关、林业、渔政和工商执法人员来说,龟类的鉴定难度很大。尽管目前有关龟类识别的图谱已出版多种,要么缺乏检索引导,要么专业性很强,很不适合非动物学专业的执法和保护人员使用。由  相似文献   
5.
两栖动物在水体污染生物监测中作为指示生物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简单介绍了两栖动物作为指示生物在环境监测中的优越性及其研究历史和现状,同时也概述了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总结了污染水体中部分蝌蚪的形态行为特征,并且提出了利用两栖动物的形态和行为模式建立水体污染生物监测仪器的可能性,为生物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四川泗耳自然保护区及邻近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2年9月4~16日对四川省平武县泗耳自然保护区及邻近地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共发现16种,隶属12属7科。动物地理区系组成分析表明该地以东洋界西南区成分为主,同时周围各动物地理区的某些物种在这里交汇。建议适当扩大该保护区的面积,使其包括一些较低海拔的生境,以利对一些重点保护物种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7.
伊犁沙虎的骨骼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彬  王跃招 《四川动物》2001,20(4):205-209
本文研究了伊犁沙虎(Teratoscincus scincus)的骨骼系统,对其各部分骨骼的形成、形态和位置作了详细的描述,为沙虎属的分类及演化研究提供骨骼方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采用常规骨髓细胞制片法,对采自甘肃省民勤县的荒漠麻蜥Eremias przewalskii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荒漠麻蜥染色体核型为2n=38=36I+2m,具18对大型端部着丝粒型和1对微小染色体,属丽斑麻蜥型,与蜥蜴科和麻蜥属的染色体核型一致。系统整理已报道的麻蜥属核型资料,在此基础上探讨麻蜥属的染色体核型特征与演化。  相似文献   
9.
李胜全  李成  王跃招 《四川动物》2000,19(3):156-157
米仓山攀蜥(Japaluramicangshanensis)是宋鸣涛(1987)依据1982年在陕西省宁强县青木川所采标本描述的种。目前仅知分布于陕西南部地区。作者1999年6~7月在甘肃省陇南地区进行野外考察,先后于6月10日~6月14日、7月9日~17日在文县刘家坪、康县阳坝和文县碧口采到鬣蜥科龙蜥属标本22号,经鉴定为米仓山攀蜥,为甘肃省新纪录。米仓山攀蜥与草绿攀蜥(JaplaluraflavicepsBarbourandDunn)相近似。区别是前者没有喉褶;上唇鳞7~8枚,下唇鳞8~9枚;尾长为头体长的两倍(个别超出两倍)。草绿攀…  相似文献   
10.
温泉蛇的染色体组型及Ag-NORs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了温泉蛇(Thermophisbaileyi)的染色体组型及AgNORs,其核型模式可表达为2n=36=14M+2T+20m,ZW型性决定,Z和W分别为中及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该结果与游蛇属种类的核型有较大差异,从而旁证了将温泉蛇从游蛇属中分出的观点。仅一对NOR于No.9染色体长臂并与其次溢痕位置相当,该NOR与锦蛇属种类一致而与游蛇类不同。根据染色体特征,认为温泉蛇在游蛇亚科中处于较为原始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