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是中国濒危的物种,野生鳄种群已濒临灭绝。通过放归工程,将挑选饲养鳄放养到野外去扩大野生种群。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检测扬子鳄的健康状况为扬子鳄的筛选提供依据。从25条准备进行野放的扬子鳄泄殖腔中筛选出13种形态不同的菌株。应用细菌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它们分别属于6个属的8个种和一个未分类的菌;从扬子鳄生活的水体中筛选出8种形态不同的菌株,鉴定它们分别属于1个属的4个种。经分析,除了未分类的菌之外,从扬子鳄泄殖腔中分离得到的菌株都是非致病性的且不同于扬子鳄生活水体中分离的菌株,因此可以认为这些扬子鳄是健康的,可以野放。由于从标记为AS12的扬子鳄体内分离到一个分类地位尚未确定的菌,对它的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检测,但这种菌的致病性方面特征尚不清楚,建议不考虑野放标记为AS12的扬子鳄个体。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宣城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三代繁殖鳄1982—2003年繁殖力有关参数的分析,结果表明近三年来繁殖研究中心扬子鳄产卵量明显减少;亲代受精率为(83.80±2.37)%、孵化率为(89.53±0.86)%;发现F1受精率为(79.38±2.74)%、孵化率为(83.78±1.95)%;F2代个体受精率为(68.7±1.84)%、孵化率为(88.16±1.68)%;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F(受精率)=4.33(P<0.05)、F(孵化率)=4.56(P<0.05)差异显著。分析影响扬子鳄繁殖的因素发现:产卵量明显减少可能与亲代鳄逐渐退出繁殖期、F1代鳄整体产卵能力有下降趋势、F2代鳄没有大规模进入繁殖期有关;分析历史资料发现扬子鳄产卵窝数与4月份的温度相关性高(R=0.979,P<0.01);作者认为F1、F2代个体与亲代之间的受精率、孵化率有显著差异,近交衰退、遗传多样性的丧失有密切关系。利用时间序列分析建立理想状态下饲养扬子鳄种群数量估计模型,预测10年内扬子鳄饲养将可能达到19000尾;根据该种群增长模式及种群年龄结构特点,应扩大饲养规模,特别是育成鳄饲养池及幼鳄饲养池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饲料的质与量对初生扬子鳄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饵料组成以小鱼、小虾、螺、兔肉、猪肝和乌鳢肉进行有规律的混合搭配饲喂,幼鳄生长最好,并初步探讨了越冬前及越冬后每鳄每天较合适的喂食量。  相似文献   
4.
从1 2S rRNA基因序列探讨8种鳄类的系统学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测得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和暹罗鳄(Crocodylus siamensis),的mtDNA12SrRNA基因片段的部分序列,与GenBank中的2种鳄及文献中4种鳄的12SrRNA基因相应片段,经比对后构建系统树。其结果显示,现存鳄类为单系起源,可划分为3个科,即:鳄科、食鱼鳄科和假食鱼鳄科。食鱼鳄与假食鱼鳄亲缘关系较近,支持将假食鱼鳄作为食鱼鳄科的一个属,与以形态学为基础的研究结果不同。在钝吻鳄科中,扬子鳄与凯门鳄亲缘关系较远,而与密西西比鳄的亲缘关系虽较近,但它们的确存在很多差异。两者12SrRNA基因序列差异达12.12%,碱基的颠换数为9。在基于碱基转换和颠换的NJ系统树及仅基于碱基颠换的NJ系统树中,前者支持扬子鳄与密河鳄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而后者支持扬子鳄与凯门鳄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说明扬子鳄与密河鳄间亲缘关系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本文仅根据12SrRNA基因部分序列来进行分析的,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扬子鳄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该文用龙桂开浸银法对扬子鳄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嗜银细胞分布于整个消化道中,从食道到直肠。其中,十二指肠和回、直肠交接处密度很高,胃体及直肠很低。嗜银细胞形态多样。食道嗜银细胞位于上皮基部和固有膜中,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胃嗜银细胞位于胃腺部,圆形或椭圆形,有的可见明显的胞突。肠嗜银细胞位于上皮细胞之间,呈长柱形、纺锤形、长颈瓶形或锤状。多数细胞两端有较长胞突,分别与固有膜  相似文献   
6.
扬子鳄是一种人工饲养繁殖成功的濒危野生动物。1992年获CITES成员大会批准,允许子二代鳄的商业性开发利用。作者分析了我国扬鳄保护、养殖现状和扬子鳄群体的跗特征,认为一方面扬子鳄野生资源仍受到威胁,另一方面随着饲养各群数量的增加,养殖费用不断增长,扬子鳄在潜在经济价值也示能实现。鉴于此,提出加强动用现代生物技术对扬鳄保护遗传学和开发利用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扬子鳄肠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迄今,对哺乳动物特别是人类肠道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已有清楚的认识.在动物的进化中,爬行类属承前启后的过渡类群,其肠道组织结构与哺乳类存在较大差异(Luppa,1977),肠上皮细胞的更新机制也与哺乳类不同(Wurth et al.,1964).  相似文献   
8.
自然条件下人工辅助扬子鳄卵孵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民  王朝林 《四川动物》2002,21(3):207-208
提高自然条件下扬子鳄卵的孵化率 ,不仅可以节省人工室内孵化所需的大量人力、物力 ,还有助于野外扬子鳄自然种群的恢复和扩大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于 1 990年 7月~ 9月对此进行了探索 ,并初获成效 ,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扬子鳄卵的获得 取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饲养的繁殖鳄当年所产的全部鳄卵作实验研究对象。1 .2 实验方法⑴孵化用窝巢的准备 选择野外阳光充足、靠近水源的一平坦处 ,人工筑成 1× 1 的窝巢。巢底垫以杂草 ,其上放置厚约 1 0~ 1 4cm的苔藓 ,再堆放约 5cm杂草。窝巢上方搭一活动木棚 ,棚顶…  相似文献   
9.
收集了安徽省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2006、2007年的800枚扬子鳄卵和2007年的188条幼鳄的相关数据.经统计分析,得到卵的体积、重量的回归方程(V=0.537LB2 1.151,R2=0.960;W=0.593LB2-0.541,R2=0.975)和估算公式(V=0.553LB2,F=0.267,P=0.606>0.05;W=0.585LB2,F=0.003,P=0.960>0.05).公式V=0.553LB2 估算出的卵的体积与实际体积相比,误差小于3%;公式W=0.585LB2估算的卵的重量与实际鲜重相比,误差小于2%.基于卵的体积和重量推导公式,还探讨卵的体积、重量与孵化成功率和繁殖成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扬子鳄卵的体积、重量对孵化成功率和繁殖成功率均有明显的影响,较大的卵孵化出幼鳄的几率及成活率都更高.  相似文献   
10.
野放前候选扬子鳄泄殖腔的细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是中国濒危的物种,野生鳄种群已濒临灭绝。通过放归工程,将挑选饲养鳄放养到野外去扩大野生种群。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检测扬子鳄的健康状况为扬子鳄的筛选提供依据。从 25 条准备进行野放的扬子鳄泄殖腔中筛选出 13 种形态不同的菌株。应用细菌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它们分别属于 6个属的 8 个种和一个未分类的菌;从扬子鳄生活的水体中筛选出 8 种形态不同的菌株,鉴定它们分别属于 1 个属的 4 个种。经分析,除了未分类的菌之外,从扬子鳄泄殖腔中分离得到的菌株都是非致病性的且不同于扬子鳄生活水体中分离的菌株,因此可以认为这些扬子鳄是健康的,可以野放。由于从标记为 AS12 的扬子鳄体内分离到一个分类地位尚未确定的菌,对它的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检测,但这种菌的致病性方面特征尚不清楚,建议不考虑野放标记为 AS12 的扬子鳄个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