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6篇
  13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两种非冬眠草食性哺乳动物——高原鼠兔和根田鼠的褐色脂肪组织(BAT)的重量和显微结构的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严寒季节BAT增多、BAT细胞中的脂肪滴小而多、线粒体增大及嵴数目增多,温暖季节较低,这些变化与产热需要有关。  相似文献   
2.
3.
第六届国际兽类学大会(ITC)将于1993年7月4日—10日在澳大利亚雪梨市新南威尔斯(NSW)大学召开,由NSW大学生物科学院代表国际生物科学联盟兽类学部举办。此次盛会初设5个大会报告,37个专题报告会,10个专题讨论会。 15个大会报告是:①澳大利亚兽类区系的进化;②有袋类的繁殖;③保护遗传学中的DNA编码;④南极海洋系统中的海兽及其保护;⑤变化环境中哺乳动物的入侵、捕食者—猎物的相互关系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由南非联邦纳塔耳大学动物系G.C.Hickman教授倡导并主持的国际上第一份关于地下兽信息的刊吻——地下穴居哺乳动物通讯(Subterranean Mammal Newsletter, SMN),第1期于1990年6月问世了。该通讯为不定期(信息充足即出版)、非正式刊物,其宗旨是使各国从事地下穴居哺乳动物研究的科学家消除远距离的隔阂,有机会相互交流信息、思想和研究成果。使一些新技术方法和新的发现及时得到沟通,互相取长补短,互相了解各研宄地区“趋同性”和“趋异性”。有关对哺乳动物某些特殊类群的组织国际上早就成立了,如蝙蝠和鲸类。而Hickman教授介寻主力的SMN可使各国对地下穴居兽感兴趣的研究者们携起手来,共同探讨这一特殊类群动物的适应机制问题。SMN可刊登短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库布齐沙地黑线仓鼠食物构成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线仓鼠 (Cricetulusbarabensis)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和中原地区草原、农田的一种农牧业害鼠[8] ,在这些生境中 ,其食物以各种农作物和牧草种子为主 ,并取食大量昆虫[1,3 ,5,6 ] 。在鄂尔多斯高原库布齐沙地环境中 ,由于该种耐受高温环境的能力相对较低 ,仅分布在郁蔽程度较高的固定沙地和农田。研究表明 ,本地区该种的数量近年呈上升趋势[2 ] 。结合研究其数量变动规律 ,我们于 1996年 4~ 10月对其食物构成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 ,以分析其生态适应对策。1 研究方法研究点设在库布齐沙地东段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  相似文献   
6.
<正>孙儒泳院士,生于1927年6月12日,浙江省宁波市人。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本科毕业后,孙先生曾在苏联国立莫斯科大学生物土壤系读研究生,获副博士学位;此后就在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任教,先后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孙先生曾兼任中国生态学会第三届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  相似文献   
7.
张志强  王德华 《兽类学报》2006,26(4):338-345
小型哺乳动物的体脂含量与免疫功能有关,并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为了进一步理解野生长爪沙鼠对环境的生存适应策略,我们于2004 年夏季(7~8月)和2005年冬季(1~3月)测定了野生长爪沙鼠的体重、体脂含量和脏器重量,以及由匙孔血蓝蛋白(KLH)对雄鼠所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结果发现:雄鼠的胴体干重和体脂含量都显著高于雌鼠,其他各项指标无性别差异。冬季雌雄沙鼠的体重、胴体干重、体脂含量和褐色脂肪组织的湿重,以及雄鼠的睾丸湿重都显著高于夏季。脾脏的重量冬季趋于降低。处理组(注射KLH )动物血清中抗KLH 抗体的含量在冬季和夏季都显著高于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且冬季处理组显著高于夏季处理组。本研究结果为动物种群调节的“冬季免疫增强假说”提供了一个新的野外例证。没有检测到免疫器官和产热器官、免疫器官和繁殖器官之间的权衡关系。  相似文献   
8.
生活在温带和寒带的哺乳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季节性繁殖的生活史特征。哺乳动物的繁殖功能主要受到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 axis,HPGA)的调控。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SCN)能够自发振荡并响应光周期信号的变化,引发褪黑素分泌的改变,并介导下游通路中下丘脑甲状腺激素、Kisspeptin和RF酰胺相关肽(RF amide-related peptide,RFRP)的节律性表达变化,从而调控哺乳动物的季节性繁殖。本文综述了哺乳动物季节性繁殖的内源年生物钟调控,并强调了光敏通路中包括甲状腺激素、Kisspeptin和RFRP在季节性繁殖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德华 《兽类学报》2011,31(1):15-19
本文简要论述了我国哺乳动物生理生态学(主要是啮齿动物)的几个主要领域(方向)的研究进展,如
对环境的适应和瘦素的生理功能。根据国际发展动态,对未来一些可能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环境温度的变化影响野生啮齿动物的消化道形态与功能。小肠是吸收营养成分的主要部位,其结构和功能具有可塑性。为了解小肠黏膜的结构和功能对环境温度变化的响应机制,以布氏田鼠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低温组和常温组动物小肠黏膜的组织结构和小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数目。结果显示:(1)低温组布氏田鼠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长度及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均高于对照组;(2)低温驯化使布氏田鼠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数量增加;(3)低温驯化使布氏田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杯状细胞数量均显著增加。结果表明,在低温环境下布氏田鼠的小肠黏膜结构和免疫细胞的数量发生了可塑性变化,这可能与低温环境下的高能量需求和免疫功能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