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镉对茶条槭和五角槭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北方阔叶树种茶条槭(Acer ginnala)和五角槭(Acer mono)2年生苗木为材料,采用土壤和风化砂混合物作为盆栽基质,设置0(CK)、10、50、100、200 mg·kg-1 5种土壤镉浓度,研究了土壤镉胁迫对苗木叶片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镉胁迫浓度增加,茶条槭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先升后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则先降后升,且均在10 mg·kg-1 Cd2+时达到峰值或谷值;同时五角槭的Pn逐渐降低,Ci持续升高,Gs和Tr则先升后降且均在10 mg·kg-1 Cd2+时达到峰值.随土壤镉处理浓度的增加,茶条槭和五角槭的Fv/Fm、Fv/F0和qN均呈先升后降趋势,ΦPSⅡ则均持续下降;qP在茶条槭表现为先升后降,而在五角槭则逐渐下降.所有指标(除Ci外)在随镉浓度的变化过程中,其上升幅度均为茶条槭大于五角槭,而下降幅度则为五角槭大于茶条槭.研究发现,重金属镉通过破坏或抑制光合作用过程来影响茶条槭和五角槭的生长,高浓度镉导致的Pn下降是由非气孔限制因素所致;茶条槭对土壤镉的耐性大于五角槭,100和50 mg·kg-1 Cd2+可能分别是茶条槭和五角槭对土壤镉污染的耐受极限.  相似文献   
2.
落叶松人工林细根动态与土壤资源有效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树木细根在森林生态系统C和养分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温带土壤资源有效性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导致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Root length density, RLD)和比根长(Specific root length, SRL)的季节性变化。以17年生落叶松(Larix gmelin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根钻法从5月到10月连续取样,研究了不同土层细根(直径≤2 mm)生物量、RLD和SRL的季节动态,以及这些根系指标动态与土壤水分、温度和N有效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 落叶松细根年平均生物量(活根+死根)为189.1 g·m-2·a-1,其中50%分布在表层(0~10 cm),33%分布在亚表层(11~20 cm),17%分布在底层(21~30 cm)。活根和死根生物量在5~7月以及9月较高,8月和10月较低。从春季(5月)到秋季(10月),随着活细根生物量的减少,死细根生物量增加;2)土壤表层(0~10 cm)具有较高的RLD和SRL,而底层(21~30 cm)最低。春季(5月)总RLD和SRL最高,分别为10 621.45 m·m-3和14.83 m·g-1,到秋季(9月)树木生长结束后达到最低值,分别为2 198.20 m·m-3和3.77 m·g-1;3)细根生物量、RLD和SRL与土壤水分、温度和有效N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从单因子分析来看,土壤水分和有效N对细根的影响明显大于温度,对活根的影响大于死根。由于土壤资源有效性的季节变化,使得C的地下分配格局发生改变。各土层细根与有效性资源之间的相关性反映了细根功能季节性差异。细根 (生物量、RLD和SRL) 的季节动态(58%~73%的变异)主要由土壤资源有效性的季节变化引起。  相似文献   
3.
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对水曲柳人工纯林表层根量的估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志虎  王庆成 《生态学报》2005,25(4):923-930
采用地统计学的变异函数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水曲柳纯林表层根量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利用地统计学的克里格内插法结合定积分,对水曲柳纯林表层(0~10 cm)各类型根量进行了估测。结果表明:1)水曲柳细根(<2 mm)、粗根(≥2 mm)、活根和土壤总根变异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符合球状模型,其它植物活根符合指数模型,水曲柳及其它植物死根符合线性模型。水曲柳及其它植物死根的空间变异主要是由随机性因素引起;水曲柳细根、粗根、活根、其它植物活根和土壤总根的空间变异主要是由结构性因素引起,且空间自相关程度均属中等(空间结构比在2 5 %和75 %之间)。水曲柳粗根的空间变异尺度为13.2 m,水曲柳细根、水曲柳活根、土壤总根和其它植物活根的空间变异尺度均大于33.9m。根据理论模型的拟合参数估计,水曲柳细根、水曲柳活根和土壤总根的空间变异尺度为6 1m,其它植物活根为183m。(2 )平均值成对二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变异函数分析结果基础上的克里格内插法适用于水曲柳样地各空间位置处各类型根量的估计。利用此估计值,拟合其与位置坐标值之间的多元回归关系均为二元十次余弦级数多项式。利用此多项式,通过定积分的方法(积分区间为整块样地的大小) ,估计出水曲柳纯林表层根量为1.5 92 6 t/ hm2 ,水曲柳细根为0 .6 86 5 t/  相似文献   
4.
赤霉素(GA3)对杨树开花结实的效应(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芽分化前期,向树干注射赤霉素(GA3),可有效地抑制翌年杨树的开花结实。这一效应与药剂量和树木个体大小有关。开花前地杨树开花结实效应较差。  相似文献   
5.
采用较小立地尺度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变化及与水曲柳生长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传统尺度立地上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外,该尺度立地内部微立地间亦存在较大的变化,一些指标如非毛管孔隙度、土壤通气度和土壤渗透系数等在微立地间的变化甚至超出立地间的变化.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差异,使得不同微立地间水曲柳生长存在较大差异,同一立地内不同微立地间林木生长差异明显高于不同立地间的差异.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及林木生长受到局部地段微立地的影响.微立地的研究对进一步实现适地适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野外用剥落法采集落叶松(Larixgmelini)根际土与非根际土,分析P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落叶松根际土与非根际土全P浓度无明显差异,但根际土有效P却明显高于非根际土.12年生时根际土有效P增加12.6%,40年生时增加23.4%,表明落叶松根际对土壤中的P具有活化作用.落叶松根际土无机P各组分与非根际土亦有差异,表现出根际土OP低于非根际土,AlP、FeP、CaP和NH4ClP则高于非根际土的趋势.落叶松根际土的pH低于非根际土,但落叶松根际并未发生明显酸化.落叶松根际有效P与pH变化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森林土壤物理性质的空间异质性研究   总被引:115,自引:5,他引:110  
王政权  王庆成 《生态学报》2000,20(6):945-950
土壤空间质性是土壤的重要属性之一。采用地统计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阔叶红松林上层土壤物理因子的空间异质性。变异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容重、毛管持水量和孔隙讴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在0~10cm土层深,空间异质性尺度为11~13m,11~20cm土层深为6~8m,空间异质性程度随尺度变化。自相关部分的空间异质性在0~10cm和11~20cm土层深为52.9%~73.7%和69.3%~93.6%,  相似文献   
8.
NaHCO3胁迫下叶面喷施海藻糖(trehalose,TR)的南蛇藤叶中活性氧(O2和H2O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电解质外渗率显著下降(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以及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明显提高.显示外源海藻糖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NaHCO3胁迫下的南蛇藤叶细胞膜保护功能,减少叶中活性氧的积累,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提高南蛇藤抗NaHCO3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密植条件下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群体根冠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选用平展大穗型品种鲁单981(Ludan981,LD981)和紧凑中穗型品种鲁单818(Ludan818,LD818),在两种种植密度(60000和90000株/hm2)和两种种植方式(单株和双株)下,研究了密植及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冠层和根系结构与功能以及子粒产量等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种植密度增加,冠层垂直分布呈现干重比例权重上移的趋势,根系则呈现下移的趋势.密植条件下,LD981冠层对生长空间更为敏感,其根系对生长空间的竞争强于冠层,其群体产量限制因素是子粒库容;LD818根系对生长空间更为敏感,冠层对生长空间的竞争强于根系,其群体产量限制因素是单位面积穗数.60000株/hm2下,LD981的群体结构质量和功能较优,双株种植可缓解其冠层竞争,根、冠协调,表现增产;在90000株/hm2下,LD818的群体结构质量和功能较优,双株种植可缓解其根系竞争,部分改善冠层群体结构质量和功能,根、冠协调,表现增产.  相似文献   
10.
孙红阳  王庆成 《植物研究》2015,35(4):590-596
对五常凤凰山林场皆伐迹地上45年生不同起源(人工更新、人天混更新、天然更新)形成的次生阔叶林、落叶松与阔叶树混交林和人工更新土壤碳输入和输出的季节动态进行研究,探讨不同起源对林分土壤碳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起源土壤有机碳含量为针阔混交林显著高于落叶松纯林(P<0.05),次生阔叶林居中,且与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2)不同起源林分叶凋落物总量表现出次生阔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松纯林,且次生阔叶林显著高于落叶松纯林(P<0.05);(3)3种起源林分凋落物分解速率顺序为次生阔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松纯林;(4)不同起源林分不同季节土壤呼吸速率均以次生阔叶林最高,落叶松人工林最低;(5)不同起源林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土壤易氧化碳(ROC)6~10月平均值表现出针阔混交林>次生阔叶林>落叶松纯林,而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则为次生阔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松纯林;(6)不同起源林分凋落物分解失重率与3种土壤活性碳的相关性均显著(P<0.05),土壤呼吸速率与ROC和WSOC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综合分析土壤碳收支过程表明,人天混更新更利于土壤碳的周转和贮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