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双抗夹心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实现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癌胚抗原(CEA)两种肺癌肿瘤标志物的快速联合检测。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20nm胶体金颗粒,并分别对鼠抗NSE、CEA单克隆抗体进行标记,分别与之相配对的另一种单克隆抗体被喷在硝酸纤维素膜(NC膜)上,制成免疫层析检测试条。溶液中的抗原NSE、CEA与金标记抗体结合后沿着硝酸纤维素膜移动,与膜上固定的抗体结合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线条。结果:该试纸条只与NSE、CEA有特异性反应,与CA125、CYFRA21-1、TPA等肺癌标志物无交叉反应。标准样品中两种抗原的检测灵敏度分别可达到5ng/mL和3ng/mL。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检测NSE、CEA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不需特殊仪器设备,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双抗夹心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实现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癌胚抗原(CEA)两种肺癌肿瘤标志物的快速联合检测。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20nm胶体金颗粒,并分别对鼠抗NSE、CEA单克隆抗体进行标记,分别与之相配对的另一种单克隆抗体被喷在硝酸纤维素膜(NC膜)上,制成免疫层析检测试条。溶液中的抗原NSE、CEA与金标记抗体结合后沿着硝酸纤维素膜移动,与膜上固定的抗体结合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线条。结果:该试纸条只与NSE、CEA有特异性反应,与CA125、CYFRA21-1、TPA等肺癌标志物无交叉反应。标准样品中两种抗原的检测灵敏度分别可达到5ng/mL和3ng/mL。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检测NSE、CEA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不需特殊仪器设备,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上转磷光颗粒的AFP免疫层析定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了上转磷光免疫层析快速定量检测AFP的方法,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方法:利用上转磷光标记的双抗夹心免疫层析技术检测血清中AFP的含量。将AFP单克隆抗体分别标记上转磷光颗粒并包被硝酸纤维膜,制成免疫层析检测试纸。评价该试纸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精密度。并通过临床50例血清样本,探讨上转磷光技术与化学发光检测方法的一致性。结果:该方法能在20min内完成,检测灵敏度达5ng/ml。浓度范围从5-1000ng/ml作标准曲线,呈现较好的线性。通过三组平行实验探讨其精密度,变异系数都在10%以内。应用于其它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AFU和NSE的检测,无交叉反应。与化学发光相比,决定系数R2=0.9692,一致性较好。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廉价,可以实现定量,尤其适合基层门诊和体检现场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检测试剂诊断肾小管损伤的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选择上海柏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与上海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RBP含量测定试剂盒(酶联免疫法)进行对比试验,分别对临床选取的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尿液样本进行检测。参考临床单位诊断标准,酶联免疫法结果浓度≥300ng/mL为阳性,<300ng/mL为阴性;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结果检测线显色为阳性,不显色为阴性。对两组检验结果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两种检测方法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同时以临床通用诊断方法为参考,计算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诊断肾小管功能损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一致性良好(市一医院:K=0.9070,95%CI:0.8277~0.9863,P<0.01;市六医院:K=0.9391,95%CI:0.8714~1.000,P<0.01)。胶体金方法诊断肾小管损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市一医院:灵敏度=100%,精确95%CI为:92.45%~100.00%;特异度=91.80%,精确95%CI为:81.90%~97.28%;市六医院:灵敏度=100%,精确95%CI为:91.40%~100.00%;特异度=95.00%,精确95%CI为:86.08%~98.96%。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试剂与已批准上市的试剂等效,对肾小管功能损伤的诊断具有重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免疫磁性纳米粒子分离人脐血CD133细胞的方法,了解分离出的CD133细胞在体外短期培养中的变化及其在体外扩增的可能性。方法: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具有超顺磁性的r-Fe_2O_3纳米粒子,在其表面包裹具有生物亲合性的二氧化硅,并在其表面通过化学修饰使其成为生物功能化的磁性纳米粒子。再通过一定的化学连接方法将单克隆抗体CD133连接到生物功能化的磁性纳米粒子表面使其成为免疫磁性纳米粒子,然后利用自制的免疫磁性纳米粒子从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出CD133细胞,并分别对单个核细胞和CD133细胞在体外短期培养中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初步观察和比较。结果:经免疫磁性纳米粒子分离的脐血中CD133细胞平均数为(5±1.4)×10~7/ml,占单个核细胞数的(3±0.3)%;单个核细胞(对照组)和CD133细胞(实验组)分别进行红、粒系集落扩增培养14天、21天,实验组中两种造血祖细胞集落扩增倍数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使用自制的免疫磁性纳米粒子能较好的分离脐血中的CD133细胞,分离与纯化出来的CD133细胞不仅细胞活力不受影响,而且与单个核细胞相比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6.
纳米粒子具有独特的光、电和催化性质;生物物质具有识别、催化和抑制的特性;纳米粒子连接生物分子从而合成了具有生物上的电、光性质的纳米粒子—生物分子复合体。本文介绍了纳米粒子-生物分子复合体系的合成,以及这些纳米粒子—生物分子复合体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核壳型磁性纳米粒子界面氨基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对硝基苯甲醛比色测定法测定磁性纳米粒子界面修饰的氨基.方法:合成核壳型磁性纳米粒子,并用AEAPS(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修饰其界面氨基,然后采用对硝基苯甲醛比色测定法测定不同反应条件下的磁性纳米粒子界面的氨基.结果:采用对硝基苯甲醛比色测定法可以测出在磁性纳米粒子界面连接的氨基量,不同反应条件下氨基连接量不同,氨基在磁性纳米粒子上的浓度为5.90至33.44 nmol/mg,最大相对量为1.63 umol/m2.结论:对硝基苯甲醛比色法不仅可以定量测定磁性纳米粒子界面氨基量,而且可以研究反应条件对磁性纳米粒子界面氨基的连接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改进传统的溶胶-凝胶方法而制备得表面包裹SiOZ的核-壳型磁性纳米微球,然后将表面连有链霉亲和素的磁性纳米微球应用于生物样品中核酸的分离.方法: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磁强计(VSM)对得到的纳米微球进行表征,最后用电泳验证核酸.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磁性纳米微球表面包裹Si02,粒径均匀,分散性良好,并且具有超顺磁性和较大的比饱和磁化强度.电泳结果表明磁性微球可以很好地从细胞悬液、组织、血液等样品中分离得到高质量的核酸.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有效,其过程不需要使用任何有毒溶剂,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9.
磁性纳米微粒分离中药蛋白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并研究磁性纳米微粒对不同种生物样品中蛋白质的分离方法及效果。方法:磁性纳米微粒与AEAPS反应后,表面修饰并连接-NH2制成蛋白质分离器,通过氨基与羧基的结合及外磁力作用分离蛋白质。结果:MNP-NH2对BSA的结合呈现直线相关(r=0.9942,p<0.001)。对几种来源不同的生物样品中可溶性蛋白的分离结果显示,各实验组数值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0.001)。结论:MNP-NH2对于分离生物样品中蛋白质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对蛋白质活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同时快速检测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两种肿瘤标志物的方法.方法:用胶体金分别标记鼠抗AFP单克隆抗体和鼠抗CEA单克隆抗体,喷于胶金垫上.与之配对的抗体喷在硝酸纤维素膜(NC膜)上分别做检测线T2和T1,兔抗鼠二抗喷在NC膜上做质控线,利用免疫层析技术进行检测.结果:采用Frens方法制备的胶体金粒径在20nm,紫外可见吸收峰在521 nm处,金标抗体的最适pH在9.0,最适抗体量为200μl,胶体金标记2.4μg抗体.测试结果表明同时检测AFP和CEA的试纸条灵敏度分别为20 ng.mL-1和5 ng.mL-1,检测时间仅需10min,与PSA、CA125、CA15-3、Ferritin、Human Albumin等没有交叉反应,稳定性好.结论: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实现了AFP和CEA的同步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