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贵州省贵定地区长兴期腕足动物群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该地区长兴阶的4个腕足动物组合,并对各个组合的古生态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描述了腕足动物化石8属9种,其中2新属7新种。  相似文献   
2.
沈树忠 《古生物学报》2004,43(4):469-469
由国际地科联主办的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于2004年8月20—28日在意大利的古都佛罗伦萨召开。来自115个国家的约7600名地质学家参加了这次盛会。会议共组织了7个大型主题报告会,336个专题分会,23个工作组会议,29条会前或会后野外地质路线,包括中国地质学会在内的各国学术组织和出版商们还开设了93个地质科技展厅,同时以光盘形式出版了约8000个英文摘要。  相似文献   
3.
全球二叠系瓜德鲁普统(中二叠统)底界以牙形类Jinogondolella nankingensis的首现为标志, “金钉子”层型被定义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瓜德鲁普山国家公园的Stratotype Canyon剖面。然而, J. nankingensis的模式标本和标准产地以及国际年代地层表中瓜德鲁普统底界的高精度绝对年龄均来自南京龙潭正盘山剖面孤峰组的底部。因此, 正盘山剖面实际上已经成为全球瓜德鲁普统底界的对比标准, 然而该剖面孤峰组和栖霞组上部的牙形类化石序列至今没有系统研究。本文基于新获得的牙形类化石和前人已经描述的标本, 在该剖面栖霞组顶部至孤峰组中部共识别出5属9种, 并将此段地层划分为了3个牙形类化石带, 由下至上依次为: 栖霞组顶部的Sweetognathus subsymmetricus–Pseudosweetognathus costatus组合带, 孤峰组中下部的Jinogondolella nankingensis带和J. cf. aserrata带。新的牙形类生物地层研究结果表明正盘山剖面瓜德鲁普统罗德阶底界应位于孤峰组底部, 孤峰组下部属于罗德阶, 中部属于沃德阶, 罗德阶与沃德阶的界线位置由于硅质岩中较难处理出牙形类化石而不清楚, 推测沃德阶底界可能比当前识别出的J. cf. aserrata带底界更低。临近层位产出的放射虫、菊石和腕足类可以和牙形类化石带进行对比, 并提供辅助对比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西藏南部色龙西山剖面色龙组新材料建立了二叠纪腕足动物一新属Grunteagen.nov,并对模式种Grunteagrunti(shiandShen)作进一步的讨论和重新描述。  相似文献   
5.
古生物多样性统计中的偏差及其校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多样性统计中的偏差是普遍存在的。文中以奥陶纪海洋生物和二叠纪腕足动物分异度为例介绍和讨论古生物多样性统计中的偏差问题。认为在研究某些时段分异度时不能依靠单一的种、属或科的数量来建立分异度模式,而需要用生物分异度、灭绝率和新生率等多种计算方法来综合分析。同时古生物分异度的研究受到化石记录的完整性、研究、保存和采集程度、时间段的不均一性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大多需要应用稀疏标准化法等对不同时段或化石群在同等量化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和校正后,才能得到比较符合实际的分异度模式。  相似文献   
6.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探索地球生命历史———过去 15年的中国古生物研究”国际研讨会于 2 0 0 1年 10月10日至 12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 40余位专家应邀参加会议 ,其中国内代表分别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北京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和自然博物馆等单位 ;国外代表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和瑞典 ,他们都是活跃在当前国际古生物学领域前沿的古生物学家。会议共收集论文摘要 40篇。为了展示我国 15年…  相似文献   
7.
近30年来,巴基斯坦盐岭地区的Wargal组和Chhidru组以及在喜马拉雅地区相当地层的地质时代被许多学者视为中二叠世(瓜达鲁普世)。根据华南与盐岭地区瓜达鲁普统和乐平统的牙形类化石带对比,可以确定Amb组和Wargal组底部的时代为瓜达鲁普世晚期,瓜达鲁普统与乐平统的界线位于Wargal组下部,吴家坪阶与长兴阶的界线位于Chhidru组的下部,而二叠与三叠系的界线位于Mianwali组下部的Kathwai段之内。我国西藏南部色龙群及相当地层含有与巴基斯坦盐岭地区Kalabagh段和Chhidru组可对比的乐平世腕足动物群以及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连续的牙形类化石带,由此可以推定色龙群的时代应为乐平世。  相似文献   
8.
9.
随着古生物原始资料的不断积累,通过建立数据库对化石资料进行搜集和管理已成为一种趋势。丰富的原始数据,使我们进行古生物地理研究,特别是大尺度定量古生物地理研究成为可能。文章从化石数据库的建立开始,详细地介绍一种古生物地理学定量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二叠纪Roadian-Wordian期全球381个腕足动物属分布数据的聚类分析,区分出4个腕足动物生物域(北方域、冈瓦纳域、泛大洋域、古赤道域)和9个生物区[东北欧区(Northeast European)、维尔科累马区(Verkolyma)、格兰丁区(Grandian)、华夏区(Cathaysian)、基墨里区(Cim-merian)]、中蒙日区(Sino-Mongolian-Japanese)、泛大洋区(Panthalassan)、西澳区(Westralian)和澳纽区(Aus-trazean),这4个域和9个区的生物地理区系特征与它们当时的古地理位置基本吻合。同时,多维尺度分析表明,与纬度相关的温度梯度是控制腕足动物分布的主要因素,古地理屏障和洋流可能在腕足动物空间分布模式的形成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0.
首次系统研究浙江黄芝山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的牙形类化石,共鉴定2属16种,并据此识别出5个牙形类化石带,从下至上依次为:Clarkina changxingensis changxingensis带,C.parasubcarinata带,C.chan-gxingensis yini-C.meishanensis zhangi带,C.meishanensis meishanensis带,Hindeodus parvus带。Hindeodus changxingensis,H.eurypyge,H.parvus分别在第15层、第18层底部、第18层中部依次出现,为确定该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在18-3层之底提供了依据。作者还讨论黄芝山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的牙形类序列与浙江煤山、伊朗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层牙形类序列的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