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oltz 很早就观察到毁损青蛙脊髓后血管的张力明显地降低。以后许多学者采用了多种方法,如横断或毁损中枢神经系统某些部位,电刺激外周神经或延脑,隔离地灌流肢体或内脏血管,药物直接涂敷在脊髓表面等,证明了在青蛙的脊髓和延脑确存在着血管运动中枢。其中大部分人认为延脑具有主要的血管运动中枢机能。但 Kolm 和 Pick用感应电流刺激青蛙延脑时得不到相应的血管变化,他们设想椎前交感神经节具有血管运动中枢机能。Iriuchijima 研究了蟾蜍内脏神经的放电,指出延脑和脊髓上段中有  相似文献   
2.
深低温时阻断头部血流对脑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低温麻醉是将体温降至30℃左右,阻断全身循环5至8分钟来进行心脏手术,这样可不致影响脑功能的恢复。这几分钟的安全时限不能满足较复杂的心内直视手术的要求,因此寻求延长手术安全时限的方法是当前医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开展了深低温麻醉法的研究,Drew 等使用体外冷却血液的降温法,将体温  相似文献   
3.
中缝大核的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有关中缝大核(NRM)的研究工作表明:延脑腹侧网状结构各核团(包括NRM)的定位及命名仍有争议。NRM 最重要的传出和传入联系分别是到脊髓的下行纤维和来自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纤维投射;参与体内痛调制系统的核团包括NRM 和邻近的诸网状细胞核群;NRM 神经元多数被伤害性刺激所兴奋,从而参与痛调节的负反馈环路;NRM 的5-羟色胺能神经元是否参与吗啡镇痛存在着分歧。作者提出假设:体内可能还存在下行易化通路调制痛觉传递。  相似文献   
4.
1932年Adrian等曾指出哺乳动物交感神經的自发活动經常表現为成群的放电,且和动物的呼吸或心搏发生节律同步。以后Bronk,Gernandt,Dontas,Tang和姚泰等相继研究了各类交感神經的电活动,着重于分析和呼吸同步的机制。最近Iriuchijima报导蟾蜍內脏神經自发放电也是成群的,电刺激脊神經能引起內脏神經电活动的增强-阻抑反应。由于在不同段节上作两次横切脊髓后能分別地去除这种增强和阻抑  相似文献   
5.
电刺激麻痹家兔的腓深神经,在延脑内侧网状结构记录诱发电位和单位反应。此外,还观察电针足三里-三阴交穴对后者的影响。结果如下:1.根据动作电位各成分的大小,测得:腓深神经Ⅰ、Ⅱ、Ⅲ类纤维的兴奋阈分别是1、2和5—10T,而最大反应阈则分别是2、4—10和15—25T。当电刺激强度达到5T 时,通常能在双侧网状巨细胞核区记录到诱发反应,并随强度增大而增大。中缝大核区的反应相似。2.分析了共81个单位对不同刺激强度的放电反应,大体划为三类:Ⅰ类有5个,Ⅱ类24个,Ⅲ类52个。在Ⅱ类单位中,有14个仅对Ⅱ类传入发生反应,另10个则对Ⅱ和Ⅲ类传入均产生反应,称作“会聚型”单位。此外,还观察到半数单位能被皮神经δ类传入所兴奋。3.5个巨细胞核单位和2个中缝大核单位对电针穴位的反应表现为:电针频率为2周/秒时,细胞放电率虽增不多,但在20分钟的电针期间能维持同样的兴奋水平;频率为80周/秒时,初期放电率明显增加,但5分钟后迅速下降至低于2周/秒时水平。这似可提示临床远节段穴位电针以低频刺激为宜。  相似文献   
6.
1913年Piéron 在他的经典著作中,将睡眠定义为一种周期性必要的状态,其周期性在一定程度上不取决于外界环境;表现的特征是切断了人和周围环境间的复杂的感觉-运动联系。现在我们知道,即使在深睡条件下,我们也远不是和外界环境完全隔绝开来的。电生理学的研究资料表明,即使在深睡时,神经冲动仍能从外周的感受器和感觉器官传到大脑皮层的感觉区,以及冲动从运动区皮层,经锥体束抵达脑于和脊髓。无论如何,按照Sherrington 提出的神经系统整合机能的概念,Piéron 得出的定义还是正确的。因为正是由于整合的机能,使多细胞机体从仅是一个器官的集合变成一个动物个体。在睡眠  相似文献   
7.
临床脑电图的飞跃发展,与生理学对大脑电活动及其机能意义尚无确切解释,形成了鲜明对比。然而有关脑“波”的电生理性质,其节律性的复杂机制,其同侧和双侧同步的决定机制(déter-minisme)以及它们的机能意义等基本问题,均有了一系列的进展。在这些不同的因和果的问题中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将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人为地加以区分常是困难的,但对分析和数学目的而言则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不少人体针刺镇痛的实验性研究。由于实验结果不太一致,便产生了对针刺镇痛原理的各种看法。很多人认为,针刺确有镇痛效果,而且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实现的(张香桐,1973;江振裕等,1993;北京医学院基础部针麻原理研究组,1973),有人进而用纳洛酮(Naloxone,一种吗啡颉颃剂)证明针刺镇痛和吗啡镇痛相似(Mayer,1975)。也有人报道,未观察到针刺镇痛作用(Li,1995)。还有一部分人则将临床的镇痛现象归结于对病员的安慰、鼓励、暗示和分心等心理因素(Kroger,1973;Wall,1974)。最近,Clark等人运用信号侦察论(signal-detection theory,简称SDT,一种较新的心理物理学方法)分析得到的结论是,针刺不能降低痛敏感性,仅可提高报痛标准(Clark,1974)。  相似文献   
9.
实验在家兔(用氯醛糖和氨基甲酸乙酯混合液麻醉)和猫(施行“隔离脑”手术)身上进行。用多点记录法在动物皮层的视区或听区引出诱发电位后,即在某一记录点附近给以3秒钟的重复弱电流刺激,可以观察到两种不同的效应:(一)阻抑作用:始于刺激后的半分钟左右,诱发电位迅即被完全阻抑,2至3分钟后电位渐渐增大,并增大到超出刺激前的水平,以后才逐渐恢复正常。全部阻抑过程历时约30分钟。改变刺激强度或麻醉深度对阻抑作用的影响不大。阻抑以每秒2—8毫米的速度向四周扩散,但不向对侧皮层扩散。皮层局部用10%普鲁卡因涂敷后,电刺激就不能引起阻抑扩散。 (二)强化作用:在适当的刺激条件下,刺激后立即出现诱发电位的强化现象,其时程不超出40秒,以后紧随着就出现电位的阻抑作用。越接近刺激点,强化的效应就越大,但强化不向四周扩散。强化作用的出现主要取决于刺激的频率,其他如麻醉深度、刺激波宽和强度等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利用巴比妥钠和10%普鲁卡因可以使诱发电位的强化和阻抑现象分别地表现出来。由此推论,强化作用和扩散性阻抑的发生机制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10.
哺乳动物交感神经(颈部交感神经,心神经,肾神经和内脏神经等)传出放电和心搏同步的现象已由许多学者报导过。一般认为产生同步的机制是反射性的,导源于主动脉和颈动脉竇的压力感受器。Iriuchijima观察到切断蟾蜍迷走-交感干后,内脏神经放电的心搏同步现象消失,因此他也认为同步机制是反射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