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苏南丘陵火炬松林对重金属元素和磷、硫的吸收与累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工农业的迅速发展 ,土壤重金属污染随之加剧 ,国内外学者对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吸收、积累、转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1,6,10 ,14 ] ,但多以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关于木本植物与重金属元素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少[4 ,5] 。火炬松 (Pinustaede)是我国引种成功的常绿树种 ,它具有生长快、成材早、干形通直、出材率高、适应性强的特点 ,已在我国南方广泛栽培 ,对该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已有学者进行了研究[9] 。本文旨在研究火炬松林对重金属元素Pb ,Cd ,Cr,Cu ,Mn ,Ni,Zn和非金属元素P和S的吸收、积累与分布 ,探讨重…  相似文献   
2.
苏南丘陵地区栓皮栎次生林与火炬松人工林土壤有效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重复熏蒸-培养法研究了苏南丘陵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栓皮栎次生林和火炬松人工林土壤有效碳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栓皮栎次生林土壤中的有效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均显著高于火炬松人工林,而火炬松人工林土壤有效碳占总有机碳比率(4.7%)及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占土壤有效碳比率(54.3%)分别高于栓皮栎次生林(2.9%和40.9%);去除森林凋落物后,2种林分土壤有效碳含量均显著降低;土壤有效碳与土壤微生物量碳以及土壤总有效碳显著相关。重复熏蒸-培养法是估测该地区森林土壤有效碳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与火炬松人工林相比,天然次生栓皮栎林土壤含有较多的活性有机碳,可能对区域碳平衡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次生栎林和人工松林土壤呼吸对温度敏感性的室内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呼吸对温度的敏感性是影响全球气候变暖不确定性的因素之一.为了解在排除其他生态因子的影响下天然阔叶林和人工针叶林土壤呼吸对温度敏感性的差异,选择了苏南丘陵次生栎林和火炬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集2种林分0~10cm表层土壤,分别进行了5℃、15℃、25℃和35℃的室内恒温培养实验.用传统的密闭气室碱液吸收法测定它们的CO2释放量的动态变化,并测定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次生栎林对温度的敏感性即Q10值大于火炬松人工林;在5℃、15℃和25℃培养时2种林分土壤呼吸累积释放CO2量的差异不显著,并且土壤释放CO2的动态变化一致,而35℃时,次生栎林显著大于火炬松人工林;在25℃培养时,次生栎林土壤呼吸累积释放CO2量与5℃和15℃相比并没有显著增加,反而低于火炬松人工林;次生栎林的全碳、全氮、全钙、全磷含量以及碳氮比显著大干火炬松人工林.模拟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天然阔叶林可能比人工针叶林释放更多的CO2.  相似文献   
4.
在南京林业大学下蜀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次生栎林和火炬松人工林内,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连续两年测定了林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和林地凋落物输入量.结果表明:两种林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呈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均在植物生长旺季维持在较低水平,而在植物休眠季节维持在较高水平;在0~10 cm土层内,火炬松林和次生栎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变幅分别在267.8~459.8 mg·kg-1和278.6~467.8 mg·kg-1;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土壤温度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森林地上凋落物输入量、土壤湿度无显著相关关系.说明该区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季节波动可能与土壤中有效碳及其它土壤养分的可利用状况、植物根系对营养的竞争以及林木的生长节律有关.  相似文献   
5.
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土壤易氧化碳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土壤有机质的短暂波动主要发生在易氧化部分,而易氧化碳作为土壤有机碳的敏感因子,可以指示土壤有机质的早期变化.采用高锰酸钾氧化法,分析了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高度具有代表性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0~1 000 m)、针叶林(1 350~1 750 m)、亚高山矮林(1 750~1 900 m)以及高山草甸(1 700~2 158 m)土壤中易氧化碳的变化特征,分析其与微生物量碳、土壤总有机碳、土壤含水量、全氮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群落土壤中的易氧化碳含量随海拔上升而增加,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易氧化碳和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土壤湿度、全氮间呈极显著的相关;土壤易氧化碳占总有机碳比例为8.69%~14.73%,是微生物量碳占总有机碳比例的3.32~11.41倍;沿海拔梯度,易氧化碳含量受到土壤总有机碳、土壤湿度和温度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