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角倍蚜干母的刺探取食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平  杨子祥  吕翔  李杨 《昆虫知识》2011,48(4):997-1001
本文采用EPG技术监测角倍蚜Schlechtendalia chinensis(Bell)干母在第一寄主植物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上的取食行为.获得干母在盐肤木小叶及叶翅上的取食波形7个,分别为np、C(A+B+C)、pd、E1、E2、F、G波.对干母在盐肤木小叶或叶翅上的取食部位组织进行切片...  相似文献   
2.
对7种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紫胶虫染色体数量、形态及核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7种紫胶虫的染色体形状有棒状、卵圆形、肾形、椭圆形、长圆形以及哑铃形,染色体数目均为2n=18。从核型分析上看,7种紫胶虫的染色体均由中部(或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与端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有K=10m+8T, K=8m+10T, K=6m+12T, K=4m+14T四种不同的组成方式。采用Leven et al(1964)、Stebbins(1971)以及Guo et al (1972) 核型分类标准对7种紫胶虫进行核型分析, 结果显示:信德紫胶虫与紫胶蚧在着丝粒类型、核型对称性和相对长度组成上相一致,因此两者亲缘关系最近;尼泊尔紫胶虫与普萨紫胶虫在核型不对称系数与染色体类型上相近似,两者的关系较为紧密;田紫胶虫与云南紫胶虫的染色体均是由8条中部(或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与10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亲缘关系也较紧密;而中华紫胶虫的核型较为特殊,与其他6种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远。研究结果澄清了紫胶生产虫种在分类上的混淆,证实了中国紫胶生产虫种为云南紫胶虫。  相似文献   
3.
云南松林不同层植物分布与地形、气候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群落由植物与环境共同作用形成,其中地形与气候因子对植物群落的形成与发展又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去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etrended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DCCA)排序方法分析了各地形、气候因子对云南松林中不同层的物种数量、分布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DCCA排序效果均为极显著(P<0.01)。从排序图可以看出,对乔木层分布影响较大的依次有夏季平均降雨量、气温年较差、年均降雨量等环境因素;而灌木层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夏季平均降雨量、年均降雨量、无霜期;对草本层物种分布影响大的有无霜期、海拔、夏季平均降雨量。人为干扰对乔木层和草本层影响不明显,而对灌木层影响则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角倍蚜Schlechtendalia chinensis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binding proteins, OBPs)和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s, CSPs)基因进行鉴定和表达谱分析,为研究OBPs和CSPs在角倍蚜嗅觉感知中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角倍蚜基因组和不同发育阶段转录组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和筛选角倍蚜OBPs和CSPs的基因序列;利用邻接法对角倍蚜与其他半翅目昆虫OBPs和CSPs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根据角倍蚜OBP和CSP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干雌、干母、春迁蚜、秋迁蚜、越冬若蚜、雌性蚜和雄性蚜)转录组数据中的TPM(tags per million)值进行表达丰度分析,结合qRT-PCR方法检测角倍蚜OBP和CSP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从角倍蚜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中鉴定出12个OBP基因(SchiOBP2-10,SchiOBP13-15)和9个CSP基因(SchiCSP1-2,SchiCSP4-10);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角倍蚜OBPs和CSPs与其他蚜虫OBPs和CSPs...  相似文献   
5.
角倍蚜各虫态蜡腺的分布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角倍蚜Schlechtendalia chinensis是五倍子的主要生产种,具有复杂的生活史,需要经历干母、干雌、秋迁蚜、越冬若蚜、春迁蚜和性蚜6种虫态,在盐肤木Rhus chinensis和藓类植物上转主寄生,经历有性和无性生殖、瘿内和瘿外世代的交替才能完成生活史。通过对角倍蚜蜡腺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角倍蚜的生态适应性,为角倍蚜培育技术改进和产量提高提供依据。【方法】以采自云南盐津田间的角倍蚜为虫源,通过室内饲养获得的角倍蚜各虫态标本。采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超薄切片技术,对角倍蚜各虫态蜡腺的分布、形态和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角倍蚜各虫态(1龄干母除外)均有蜡腺,沿背部中线左右对称分布,其中头部2列2排、胸部4列1排、腹部6列8排,共56个蜡腺;1龄干母(瘿外生活)没有蜡腺,2龄干母(瘿内生活)在腹部背面有2列8排共16个蜡腺。每个蜡腺由2~22个多边形凹陷组成,凹陷的数量和形态在不同虫态间差异显著,其中干雌、春迁蚜和秋迁蚜的蜡腺最为复杂,越冬若蚜次之。性蚜各部位的蜡腺结构差异明显,靠近背板中线的脊柱板和胸膜板的蜡腺结构简单,而靠近边缘线上的蜡腺结构复杂;2龄干母的蜡腺结构也较简单。与各虫态蜡腺的分布相对应,角倍蚜各虫态(1龄干母除外)的体表均有蜡粉,其中干雌、春迁蚜和秋迁蚜分泌大量的蜡粉,越冬若蚜次之,性蚜体表有少量蜡粉,1龄干母没有蜡粉,2龄干母有少量蜡粉。【结论】角倍蚜各虫态蜡腺和体表蜡粉的数量、排列和发达程度存在差异,且这些差异与其生活微环境和各虫态的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可能是角倍蚜对环境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角倍蚜虫瘿对盐肤木光合特性和总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杨  杨子祥  陈晓鸣  刘平  唐翊峰 《生态学报》2013,33(21):6876-6884
通过温室栽培和接种实验,以接种角倍蚜形成虫瘿的盐肤木和未接种角倍蚜的盐肤木为实验材料,测定和分析虫瘿对盐肤木光合特性和不同组织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虫瘿对盐肤木的光合作用形成扰动,与对照植株相比较:(1)有虫瘿复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升高,其中虫瘿初期、中期和后期分别升高14.49%、32.17%和42.01%;虫瘿还引起无虫瘿复叶最大净光合速率升高,但中期以后下降到正常水平;(2)虫瘿中期有虫瘿复叶的光饱和点升高、无虫瘿复叶光饱合点下降;虫瘿初期和中期有虫瘿复叶的光补偿点升高、无虫瘿复叶光补偿点下降;(3)虫瘿初期引起有虫瘿复叶及邻近无虫瘿复叶暗呼吸速率升高,但中期和后期影响不显著。虫瘿对盐肤木光合作用的扰动程度与小叶的位置和虫瘿生长时期密切相关。同时,虫瘿改变了盐肤木叶片氮含量分布,其中虫瘿外壁、有虫瘿复叶和无虫瘿复叶的氮含量分别为1.13%、1.98%和2.14%,这可能是营养物质从无虫瘿复叶流向有虫瘿复叶,并最终流向虫瘿,满足虫瘿和瘿内蚜虫生长需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角倍蚜是五倍子蚜的重要种类之一,其干雌寄生于盐肤木上,在完全封闭的虫瘿内生活,瘿内为高单宁、高湿度和高CO2的特殊小生境,而越冬若蚜寄生于提灯藓类上.本文对角倍蚜2个虫态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CO Ⅰ)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发现这两个虫态具有不同程度的遗传分化,其中干雌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308和0.101,而越冬若蚜为0.176和0.047.角倍蚜CO Ⅰ基因序列共有5个单突变变异位点,包含6种单倍型,其中Hap_1、Hap_4为广布单倍型,Hap_2、Hap_3和Hap_5为干雌的私有单倍型,Hap_6为越冬若蚜的私有单倍型.Network分析单倍型间的遗传距离得知单倍型Hap_1与Hap_2、Hap_3、Hap_4、Hap_5、Hap_6的距离分别为472、495、286、520和194.Hap_5距Hap_1最远,是最晚分化出的单倍型,其次为Hap_3和Hap_2;Hap_6离Hap_1最近,是最早从Hap_1分化出来的单倍型.故推测越冬若蚜分化时间早于干雌.  相似文献   
8.
角倍蚜Schlechtendalia chinensis Bell可刺激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叶片组织形成虫瘿。本研究通过对虫瘿形成过程中可溶性蛋白、保护酶、丙二醛和脯氨酸等生理指标的测定,分析虫瘿形成对盐肤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虫瘿发育的不同时期,除可溶性蛋白在有虫瘿叶片与无虫瘿叶片存在一定差异外,其他各项生理指标的差异均不显著,表明虫瘿形成未对植株造成严重氧化性损伤及脂质膜的破坏,但对盐肤木物质代谢存在一定程度的扰动。推测盐肤木通过形成虫瘿抵御蚜虫的攻击,而角倍蚜则从虫瘿中获得稳定的营养来源,二者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可能已经形成了互利关系。  相似文献   
9.
五倍子蚜虫的数值分类(半翅目:瘿绵蚜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来自五倍子蚜虫5个属的10个分类单元为材料,选取有翅孤雌蚜头部、胸部、腹部和附肢的直接测量特征23个,比例特征23个,性状转换为数值的特征16个共62个特征进行数值分析。基于欧氏距离和Pearson相关系数的聚类结果:10个分类单元聚集为3个组群,其中铁倍蚜属Kaburagia 小铁枣蚜属Meitanaphis、圆角倍蚜属Nurudea 铁倍花蚜属Floraphis分别聚集成2个组群;倍蚜属Schlechtendalia为1个组群;3个组群分别与传统分类中的肚倍类、倍花类和角倍类相一致,来自同一属的分类单元大多聚集在一起。主成分分析结果:有翅孤雌蚜的形态特征及各部位的比例、虫瘿着生部位和次生开口位置等是倍蚜分类的主要特征,这对倍蚜分类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黄缘阿扁叶蜂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子祥 《昆虫知识》1998,35(3):147-148
黄缘阿扁叶蜂Acan功时出加vomafg加amMaa属膜翅B(Hymenoptera)广背叶蜂总科(Megalodontodea),扁叶蜂科(Pmphiliidae),阿扁叶蜂属(Acantholyda);是马尾松、云南松、华山松的重要食叶害虫。1990年以来在贵州省六枝特区花德河林场大量发生,危害严重,每年成灾面积都在30Ohm以上,单株虫口密度高达2500多条,使松树生长受到严重影响,并出现了个别单株死亡的现象。几年来,各级林业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组织了多次防治,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进行了初步观察研究,结果如下:正形态特征1.1成虫:雌虫体长15~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