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毒素-抗毒素系统在微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在微生物对抗外界不良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的】以模式细菌假结核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Yptb)为材料,探究其编码的Phd-Doc毒素-抗毒素系统的作用机制和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Yptb中编码的Phd-Doc毒素-抗毒素系统,通过毒性分析、基因表达分析及蛋白相互作用对其进行鉴定;通过抗生素胁迫、氧胁迫、生物被膜形成等实验研究Phd-Doc在体内发挥的生物学功能。【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出一对Phd-Doc毒素-抗毒素系统,发现二者共转录且相互作用;毒素蛋白Doc能够引起大肠杆菌形态发生变化并抑制其生长,抗毒素蛋白Phd能中和Doc的毒性;Phd-Doc毒素-抗毒素系统具有自调控抑制效应;phd-doc的缺失对Yptb自身的生长无影响,而且毒素蛋白Doc在野生型Yptb内过表达并未显示毒性;phd-doc在转录水平上响应了抗生素胁迫和氧胁迫,其中,对氯霉素胁迫最为敏感,但并不影响Yptb的生长;同时,Phd-Doc能够影响Yptb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结论】Yptb中Phd-Doc毒素-抗毒素系统的功能鉴定对于更好地了解在多变的外部环境下微生物的定殖和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宗波  杨培  彭艳琼  杨大荣 《昆虫学报》2012,55(11):1272-1281
为探索木瓜榕传粉榕小蜂Ceratosolen emarginatus寄主定位机制, 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其雌蜂触角感器的类型、 分布和超微形态。结果显示: 木瓜榕传粉榕小蜂雌蜂触角呈膝状, 由柄节、 梗节和11个鞭小节组成的鞭节组成, 第3鞭小节着生一坚固的脊骨突。触角上共发现7类11种感器, 分别为毛形感器、 刺形感器、 锥形感器(包括单孔形和多孔形)、 多孔板形感器(包括长形和圆形)、 腔锥形感器(分为3种类型)、 栓锥形乳突状感器、 角锥形感器。结合表面特征和内部结构, 锥形感器、 多孔板形感器、 栓锥形乳突状感器和腔锥形感器类型1为有孔型, 为化学感器; 无孔型的毛形感器和刺形感器是机械感器, 但腔锥形感器类型2和3为本体感器或湿热压力感器; 最为特异的为角锥形感器, 其厚壁无孔, 逆向触角主轴, 为该科昆虫所特有, 推测可防止传粉榕小蜂进入榕果时滑脱。这些结果将有助于理解木瓜榕传粉榕小蜂特异性行为, 并为下一步开展电生理研究, 揭示其信息化学物质利用和分配模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通过提取细菌基因组进行16S rDNA PCR扩增和测序,分析菌株的进化树分支,鉴定一株乳酸菌菌株RD-0060并检测RD-0060与已有菌株RD-0046联用的抑菌能力和细胞粘附能力。方法结合现有菌株RD-0046(格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采用牛津杯法研究RD-0060单菌、RD-0060和RD-0046联用抑制致病菌的能力。通过共培养细菌和阴道上皮细胞VK2/E6E7,研究RD-0060单菌和RD-0060/RD-0046二联菌粘附能力。结果 RD-0060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具有抑制阿托波菌、阴道加德纳菌和常见好氧型病菌的功能,对阴道上皮细胞也有较强的粘附能力;RD-0060和RD-0046二联菌的抑菌效果和细胞粘附能力比单菌株更强。结论鼠李糖乳杆菌和格氏乳杆菌联用能显著抑制阴道致病菌生长,并且能够大量粘附阴道细胞,而且两菌株联用有协同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感知化学信息是榕小蜂群落组成和功能分化的基础,以触角为代表的感觉器官,恰能反映其寄主识别和繁殖中所承受的进化压力和适应形态.本文旨在对当前唯一以"专有信息通道"为基础形成的鸡嗉子榕Ficus semicordata榕蜂群落中雌蜂触角感器进行系统研究,探讨感器的形态分化及生态适应性.[方法]采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5种鸡嗉子榕小蜂雌蜂的触角及其感器,确定了 5种雌蜂触角感器的类型、形态、数量和分布,分析了多孔板形感器的比表面积与挥发物释放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种雌蜂触角均呈膝状,由柄节、梗节和数量不等的鞭亚节形成的鞭节组成,传粉榕小蜂和非传粉榕小蜂触角的主要差别在于第1鞭亚节处着生的脊骨突和梗节背面的角锥形感器.触角上共发现7类10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类型1、类型2和类型3)、锥形感器(类型1和类型2)、栓锥型乳突状感器、腔锥形感器、多孔板形感器和角锥形感器,其中腔锥形感器和角锥形感器仅见于传粉榕小蜂触角上,毛形感器和刺形感器1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锥形感器和栓锥型乳突状感器常见于鞭节中上部;多孔板形感器分布于触角的索节和棒节处,交替环状排列,且随榕小蜂产卵时序后延,多孔板形感器感知指数呈递减趋势,并与不同发育期榕果的挥发物释放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不同功能物种的榕小蜂触角及其感器有明显的生态适应性,特别是增加多孔板形感器数量和长度来提高对气味物质的感知,利于解释榕蜂群落内的信息调控与稳定共存.  相似文献   
5.
对西双版纳广泛分布的鸡嗉果榕(Ficus semicordata)雄树上寄生的一种非传粉榕小蜂Apocryptophagus sp.进行控制梯度放蜂实验,结合产卵行为、交配行为观察,定量研究了该种非传粉榕小蜂的性比率.结果表明: Apocryptophagus sp.雌蜂在传粉榕小蜂(Ceratosolen gravelyi)产卵后的第3天开始访问榕果,从果外完成产卵,产卵时间持续2 d左右.发育成熟以后,其雄蜂几乎与传粉榕小蜂雄蜂同时羽化,雄蜂咬开寄生有其雌蜂的瘿花并进行交配,雌蜂交配后从瘿花内羽化出来离开榕果,去寻找新的处于接受期的榕果,而雄蜂一直留在其寄生的榕果内直至死亡.后代性比与局域配偶竞争理论预测一致:性比偏雌,随着在同一榕果产卵的繁殖雌蜂数量的增加,后代性比上升;同时,单个榕果内的后代数量也上升,而平均后代数量却显著下降.在个体水平上,当1头雌蜂在榕果上产卵时,后代性比与后代数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李宗波  杨培  赵健  杨大荣 《昆虫知识》2014,(4):1086-1097
【目的】获得传粉榕小蜂(Chalcidoidea:Agaonidae)雌蜂触角上的多孔板形感器的形态特征,并结合系统发育关系,探讨多孔板形感器的适应性进化。【方法】应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对传粉榕小蜂12属70种雌蜂触角上多孔板形感器的超微形态、密度、排列形式等进行观察,并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多孔板形感器的形态适应性。【结果】传粉榕小蜂雌蜂触角上共存在长形、刺形和圆形3种多孔板形感器,长形多孔板形感器有单螺旋环状(类型Ⅰ)和多螺旋环状(类型Ⅱ)2种排列形式,刺形多孔板形感器有边缘着生型(类型Ⅲ)和轴向螺旋环型(类型Ⅳ)2种,圆形板形感器仅存在于Eupristina、Ceratosolen、Waterstoniella、Tetrapus属中,且只分布于触角第3棒节的腹面。从类型Ⅰ到类型Ⅳ,多孔板形感器具有明显的延伸、增多、末端分离等形态特征,而末端分离程度是提高感器灵敏度的一种重要方式。多孔板形感器的数量与榕果果径呈正相关(r=0.249,P=0.003),分离程度与榕果直径负相关(r=-0.231,P=0.017)。【结论】传粉榕小蜂雌蜂触角上存在长形、刺形和圆形3种多孔板形感器,其延伸、增多、末端分离等特征是一种明显的形态适应性,使之在复杂的生态环境中感知寄主的特异性挥发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精确放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及与放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就诊的60例Ⅲ期NSCLC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其中鳞癌14例,腺癌26例,腺鳞癌2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4周的精确放疗,放疗后肿瘤标记物水平降低43例,升高17例。根据放疗疗效将患者分为有效组39例,无效组21例。对比不同病理类型的Ⅲ期NSCLC患者CEA、SCC、NSE水平,不同疗效组放疗前后CEA、SCC、NSE水平,并分析患者的肿瘤标记物水平变化与放疗疗效的关系。结果:腺癌Ⅲ期NSCLC患者的CEA、NSE水平高于鳞癌及腺鳞癌者,且腺鳞癌者又高于鳞癌者;SCC水平低于鳞癌及腺鳞癌者,且腺鳞癌者又低于鳞癌者(P0.05)。放疗后有效组CEA、SCC、NSE水平均低于放疗前和无效组,而无效组CEA、SCC、NSE水平高于放疗前(P0.05)。肿瘤标记物水平降低者的有效率高于升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精确放疗后治疗有效的Ⅲ期NSCLC患者,其血清CEA、SCC、NSE水平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且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临床上可重点关注上述指标水平,有助于患者的诊疗过程。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木瓜榕(Ficus auriculata Loureiro)、苹果榕(F.oligodon Miquel)及未知榕(Ficus sp.)3种榕树传粉榕小蜂的核型。结果表明:3种榕树对应的传粉榕小蜂具有非常相似的核型,染色体数目相同为2n=10,染色体全部为中着丝粒染色体;核型公式2n=2X=10=10M,核型均为Stebbins-1A型。以臂比不对称性系数Dc和相对长度不对称性系数Dt作二维散点图,Ceratosolen emarginatus Mayr(木瓜榕传粉榕小蜂)和C.emarginatus Mayr(苹果榕传粉榕小蜂)具有非常相近的核型不对称系数,核型不对称性大于Ceratosolen sp.(未知榕传粉榕小蜂),显示出两者更近的亲缘关系,而Ceratosolen sp.(未知榕)与前两者亲缘关系较远。此外,比较了Ceratosolen属和Blastophaga属在核型方面的差异,认为染色体数目包括染色体形态能够作为准确区分Ceratosolen属和Blastophaga属的依据,并对Ceratosolen属的核型进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榕树与其传粉榕小蜂的共生关系常被认为是专一性的,但该系统中有些榕小蜂可在不同种榕树或者同种榕树的不同亚种、变种和地理型上产卵和传粉。探讨榕小蜂在不同寄主中的繁殖和传粉特征,有利于理解非专性榕蜂系统形成的过程及稳定机制。本研究中,作者分别对比分析了传粉榕小蜂Ceratosolen emarginatus在木瓜榕(Ficus auriculata)的两种地理型auriculata-form和oligodon-form上的产卵和传粉特征。结果显示,进蜂量为1,2,3只时,相同寄主上的榕小蜂后代和种子数量均随进蜂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平均单只繁殖雌蜂的后代及种子数量均无差异。这可能是由于进蜂量较低时,两寄主可被利用的繁殖资源较充足,榕小蜂间不存在干扰竞争,可最大化地利用雌花资源。另一方面,进蜂量相同时,同一寄主上产生的种子数量明显多于榕小蜂后代数量,说明榕树的繁殖利益更占优势。榕小蜂在auriculata-form上产生的后代总量和平均单只雌蜂后代数量与oligodon-form均无差异,但后者产生的种子数量明显多于前者,说明当繁殖资源充足时寄主不影响榕小蜂的繁殖,然而寄主差异影响种子产生,即auriculata-form和oligodon-form的繁殖能力已发生分化。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究医用护肤品对湿疹患者皮肤屏障损伤、免疫指标和血清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3月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治疗的115例慢性湿疹的患者,按照其治疗不同分为单药组(n=66)与联合组(n=49),其中单药组外涂糠酸莫米松乳膏,联合组外涂糠酸莫米松乳膏加用护肤品(保湿霜)。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4、IL-5、Th细胞群、IgE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EOS)数目变化。对比两组患者湿疹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差异。分析两组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经表皮水分流失(TEWL)、皮肤油脂(SC)和角质层含水量(WCSC)]差异,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药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IL-2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而IL-4、IL-5水平显著降低,且联合组较单药组变化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Th1、Th2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但联合组Th1/Th2比值较单药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外周血IgE、EOS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且联合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瘙痒、皮损面积评分及EAS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明显,且联合组优于单药组(P<0.05)。两组患者TEWL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而WCSC和SC指标显著升高,且联合组较单药组变化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皮损处TLR4,MyD88及NF-κB mRNA表达量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且联合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糠酸莫米松乳膏联合医用护肤品能够修复湿疹患者皮肤屏障损伤,调节免疫指标和血清因子的变化,改善湿疹患者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