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较全面地观察了铁线莲属(Clematis)植物和邻近类群和叶表皮特征,并对其系统学意义进行了讨论。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铁线莲属12组63种5变种及其同族邻近类群3属9种;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铁线莲属7组27种2变种及其邻近类群2属6种植物的成熟叶表皮细胞及气孔器的特征,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叶表皮细胞形状(表面观)为多边形、不规则形,垂周壁式样为较平直,浅波状和波状,气孔器普遍存在于下表皮,少数种的上表皮也有分布,其类型均为无规则型,在扫描电镜下可见:叶片通常具有条纹或有颗粒状或鳞片状附属物,气孔器外拱盖内缘通常为浅波状或近平滑。在黄花铁线莲组(sect.Meclatis(Spach)Tamura)和灌木铁线莲组(sect.Fruticella Tamura)中,叶表皮具有双面气孔器的特征对于组下亚组的划分有一定意义。并且叶表皮特征对于一些种的分类学处理也有一定的价值,同时也为属下组间的系统进化关系提供了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喜马拉雅植物亚区乌头属植物地理分布特点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对乌头属Aconitum L.植物分布区内各地区的分布作了分析,统计了各地区不 同等级分类群的频度,认为中国-喜马拉雅植物亚区是乌头属植物地理分布最大的频度中心、 多样性中心和特有种的分布中心。 文中还讨论了乌头属内的演化关系,以及本属与邻近属的 系统发育关系,发现在中国-喜马拉雅植物亚区既有许多原始类群,又有大量的进化类群,提出 了本亚区不但是本属植物原始类群的保存中心,而且是活跃的分化中心。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与喜马拉雅山脉的抬升以及本亚区复杂的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毛茛科金莲花亚科植物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对毛茛科金莲花亚科各属的地理分布作了分析,该亚科植物除了少数属的一些种分布到南半球的温带地区,一些种分布或延伸到亚热带山地、非洲东部和北部的干旱、半干旱的地区外,绝大部分的属、种均分布于泛北极区域。根据其17个属的地理分布式样,把它们划分为8个分布区类型:(1)北温带分布类型4属;(2)北温带和非洲分布类型1属;(3)北半球温带和南半球间断分布类型1属;(4)欧洲和东亚间断分布类型1属;(5)西亚分布类型1属;(6)地中海分布类型3属;(7)欧亚和温带亚洲分布类型1属;(8)东亚分布类型5属。本文以形态特征为主,结合花粉和染色体的性状分析,认为东亚特有的鸡爪草属、Megaleranthis和铁破锣属可能分别是联系驴蹄草属和金莲花属,鸡爪草属和金莲花属以及金莲花族和升麻族的中间类型。另外,文中详细地统计了该亚科的不同等级分类群及特有种在各个植物区的分布,并从系统发育的观点讨论了各个植物区所具有的原始类群和进化类群,提出了如下论点,即东亚植物区(特别是中国西南部)不但是金莲花亚科植物分布的多度和多样性中心以及特有类群的分布中心,而且还是原始类群的保存中心,伊朗-土兰区及地中海周围是第二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4.
忍冬科(狭义)植物地理及其对认识东亚植物区系的意义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本文所谓狭义的忍冬科,包含4族、12属即忍冬族(忍冬属、鬼吹箫属),北极花族(毛核属,糯米条属、六道木属、北极花属、双盾木属、猬实属、七子花属),锦带花族(德维花属、锦带花属)和莛子?族(莛子?属)。基于它们的分布、化石资料和以木本为主的特性,忍冬科可认为是一个古老的科,可能起源于晚白垩纪或早第三纪。又基于以下事实:在东亚糯米条属、莛子?属和锦带花属中,可见到一系列的系统发育列;东亚特有的七子花属,是联系忍冬族和北极花族的一个中间纽带;东亚不但有较高比例的古特有属,还有一些新特有属;由此,我们认为东亚是该科的多样化中心。在化石和细胞学资料不充分的情况下,我们仅根据三个主要特征,如属的系统位置是否孤立,与近缘属的分布区是否间断及属内的分化类型的多寡和种间的区别是否明显,试图将6个东亚特有属归为三类:七子花属、双盾木属和猬实属作为古特有属,锦带花属作为活化了的古特有属,六道木属和鬼吹箫属作为新特有属。  相似文献   
5.
在本文中描述了乌头属和翠雀属各一新种和一新亚种,唐松草属一新种,侧金盏花属一新亚种,以及毛茛属五新种,首次报道了圆叶唐松草在中国西藏南部的分布,在对叶、雄蕊和心皮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之后认为,这种植物与特产云南的糙叶唐松草有一定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6.
虽然在历史植物地理学文献中常见的有5种区系成分;地理成分、发生成分、迁移成分、历史成分和生态成分,但由于缺乏古地理、古气候和古植物资料,当前要全面分析一个区系中所有5种成分是不可能的。本文是基于省沽油科、刺参科和忍冬科植物研究的结果,企图分析东亚植物区系的历史成分,从一个侧面看到它的演变过程。除去本地产生的鬼吹箫属和六道木属之外,凡以上3科在东亚有分布的属,按其历史成分,可归为3类;北方第三纪成分——忍冬属、猬实属、锦带花属和莛子?属;提特斯第三纪成分-刺参属、刺续断属、蓟叶参属、野鸦椿属、毛核木属、糯米条属、北极花属、双盾木属和七子花属;北热带成分- 山香圆属、省沽油属和瘿椒树属。本文所指北方第三纪植物群和提特斯第三纪植物群是采用Takhtajan的概念,而北热带植物群是采用Wolfe的概念。这3种成分意味着东亚被子植物区系在演变过程中有3个第三纪源头。本文作者还认为中新世在东亚植物区系中似可作为区分被子植物“新特有属”和“古特有属”的一个分界期。大凡起源于中新世以前的属可视为“古特有属”,起源于中新世及其后的可归为“新特有属”。这个假设是基于下列理由:(1)东亚植物区系的主体部分形成于早中新世;(2)在中新世,植物长距离的传播基本停止,现在植物区系区划中的“区”(region),其迅速分化和丰富其多样性主要依靠本地产生的特有类群;(3)从中新世至上新世,喜马拉雅运动加剧,不仅改变了我国的地形,而且全面地影响了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7.
虽然在历史植物地理学献中常见的有5种区系成分;地理成分,发生成分,迁移成分,历史成分和生态成分,但由于缺乏古地理,古气候和古植物资料,当前要全面分析一区系中所有5种成分不可能的。本是基于省尖油科,刺参科和忍冬科和植物研究的结果,企图分析东亚植物区系的历史成分,从一个侧面看到它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8.
1.我国及其邻近地区松杉类特有属,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部、南部和西南 部,大约相当于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范围。其垂直分布一般在海拔100— 1800米之间,少数属可达2800米,但不逾越海拔3000米。 2.我国松杉类特有属分布地区的水热条件,大致为年平均温度在10℃-20℃之间,绝对最低温度为-6.3℃——11.3℃, 年降水量一般在2000毫米左右。土壤pH 4.0—5.5之间,呈酸性反应。 3.我国及其邻近地区松杉类特有属数约占全世界松杉类特有属数的37.5%,是世界上最丰富、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这些属的化石出现于晚白垩纪或第三纪时期。 因此,我国无疑是松杉类特有属的现代地理分布中心和保存中心。这对进一步研究松杉类植物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文采  李良千 《广西植物》2011,31(3):285-287
该文描述了自甘肃南部发现的毛茛科铁线莲属的一新种,甘南铁线莲.  相似文献   
10.
王文采  李良千 《广西植物》2016,36(Z1):73-75
描述了自四川东南部发现的毛茛科铁线莲属二新种:黄荆铁线莲和古蔺铁线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