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Taqman-MGB探针的亚稀褶红菇Russula subnigricans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根据亚稀褶红菇与其近似种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序列差异,设计合成1对引物和1条特异性Taqman-MGB探针,并用常见有毒红菇种类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引物特异性良好,仅亚稀褶红菇出现荧光信号,完成整个检测过程只需2h。该法能够为毒蘑菇中毒的快速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多孔菌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采自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的木生多孔菌约400号标本进行了鉴定共获得110种。按字母顺序列出了这些多孔菌名录;其中浅黄林氏革孔菌Lindtneria flava为中国新记录种,提供了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同时,依据文献对世界林氏革孔菌属种类进行了总结,并提供了该属所有种类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采自云南省的锈革菌属(Hymenochaete)2个中国新记录种,即长矛锈革菌(H. contiformis)和红边锈革菌(H. rufomarginata)前者的主要特点是解剖结构中无皮层和菌丝层,刚毛长且孢子大; 后者的主要特点是子实层具大量的侧丝,刚毛和孢子较小。提供了这两个种的野外标本照片、显微结构绘图以及详细的形态学描述,并给出了云南省锈革菌属30个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锈革菌属Hymenochaete两个中国新记录种:长孢锈革菌H.longispora采自广东省,主要特点是孢子长圆柱形且刚毛较大;微孢锈革菌H.nanospora采自海南省和广东省,主要特点是刚毛和孢子非常小。文中提供了这两个种的野外标本照片、显微结构绘图以及详细的形态学描述。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多孔菌3个中国新记录种,其中包括1个新组合种:胭脂红栓孔菌。褐白革孔菌Coriolopsis brunneoleuca采自广西、海南和云南省,该种的主要特征为子实体盖形,菌盖表面浅黄褐色至黄褐色,被绒毛,骨架菌丝和缠绕菌丝有拟糊精反应;婆罗洲榆孔菌Elmerina borneensis采自福建和海南省,子实体平伏,子实层中较多大的菌丝钉,担子纵分隔;胭脂红栓孔菌Trametes coccinea采自吉林省,子实体橘黄色、浅红褐色、红色至砖红色,孔口小。文中对这3个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并且提供了红色栓孔菌种类(即红孔菌属种类)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云南省每年发生超过500起蘑菇中毒事件,造成2 000余人中毒,约30人死亡,成为我国蘑菇中毒危害最为严重的省份。系统研究蘑菇中毒事件中的毒蘑菇多样性,可以为蘑菇中毒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本研究对云南省2013年以来开展过科学物种鉴定的223起中毒事件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云南省蘑菇中毒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主要集中在6-9月份,中毒事件数和中毒人数7月份达到高峰,而6月份死亡人数最多。地区分布分析发现云南省蘑菇中毒事件涉及14个市州,中毒事件数前5位分别为德宏、玉溪、保山、楚雄和普洱,均位于云南中部及以南地区。223起中毒事件中共成功鉴定出47种毒蘑菇,分属6种中毒类型(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横纹肌溶解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和光敏性皮炎型)。这些毒蘑菇包含发现于中国的新物种16种,以及2019年以来发现的中国新记录种3种。致命鹅膏Amanita exitialis和亚稀褶红菇Russula subnigricans分别造成19人和9人死亡,是云南省最危险的2种剧毒蘑菇。青褶伞Chlorophyllum molybdites、日本红菇R. japonica、光硬皮马勃Scleroderma cepa、近江粉褶菌Entoloma omiense和发光类脐菇Omphalotus olearius位列胃肠炎型中毒的前5位。热带紫褐裸伞Gymnopilus dilepis、毒歧盖伞近似种Inosperma cf. virosum和兰茂牛肝菌Lanmaoa asiatica位列神经精神型中毒的前3位。叶状耳盘菌Cordierites frondosus是目前云南省造成光敏性皮炎型中毒的唯一物种。  相似文献   
7.
何双辉  李海蛟 《菌物学报》2013,32(2):202-207
报道了锈革菌属 Hymenochaete 3 个中国新记录种。圆孢锈革菌 H. globispora 和莱热锈革菌 H. legeri 采自广西自治区,榆锈革菌 H. ulmicola 采自吉林省。圆孢锈革菌的主要特点是孢子宽椭圆形或近球形,属于锈革菌组;莱热锈革菌子实体灰白色,刚毛具结晶,孢子圆柱形,属于裸刚毛组;榆锈革菌生长在活的榆树树皮上,属于锈革菌组。对这 3 个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相似文献   
8.
基于形态学和系统发育研究结果,本研究报道在中国华中和西南地区发现的一个隶属于鹿花菌属鹿花菌亚属的有毒新种——毒鹿花菌。该种在形态上与鹿花菌Gyromitra esculenta十分相似,但毒鹿花菌的囊盘被分化较为明显,外表面几乎由一层栅状细胞排列而成,而鹿花菌的囊盘被基本没有分化。此外,毒鹿花菌通常具有更长的菌柄并生于阔叶林地上。为了准确理解鹿花菌的物种概念,本研究指定了一份采自法国的标本(即HMAS 21460)作为该种的附加模式。  相似文献   
9.
锈革菌属三个中国新记录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何双辉  李海蛟 《菌物学报》2011,30(4):644-648
报道了锈革菌属Hymenochaete3个中国新记录种.双孢锈革菌Hymenochaete bispora采自吉林省,担子大多数有两个担子梗;柔软锈革菌Hymenochaete lenta采自内蒙古自治区,子实体覆瓦状叠生且担孢子呈尿囊形;暗赭色锈革菌Hymenochaete senatoumbrina采自西藏自治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中国,蘑菇中毒已成为食物中毒事件中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其中青褶伞Chlorophyllum molybdites是最常见的毒蘑菇种类。为切实预防该种中毒,揭示其在我国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本研究通过系统收集、整理、分析青褶伞在中国的时空分布信息,发现该种在1978-2020年中的20个年份中共出现于我国包含台湾省在内的17个省份,主要集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东北地区(黑龙江和内蒙古东部)偶有分布,华北和西北没有记载。青褶伞在我国不同地区一年四季均有分布,具体时间为3-12月份,集中出现在6-10月份。该种最早于仲春出现在华南地区(广东),随即向热带、亚热带的华南其他地区、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扩散并持续至中秋,从晚秋至初冬,该种分布范围不断南移萎缩至西南热带地区(云南勐腊县);在温带至寒温带,该种仅在夏末秋初出现在东北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