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囊藻细胞抽提液对小鼠血液的亚慢性毒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注射含微囊藻毒素的微囊藻细胞抽提掖对小鼠血液以及免疫系统的亚慢性毒性作用。实验分为3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10只昆明小鼠,雌雄各半),采用腹腔注射的染毒方法对3个处理组进行暴露,剂量分别为2.4、4.8 和 9.6 μg microcystin-LR/kg body weigh,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注射14d。实验结果表明,14d 染毒后,小鼠的肝体比和脾体比都明显增大(p < 0.05), 同时在9.6 μg/kg处理组,血清丙氨酸转移酶、天冬氨酸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明显升高,但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白蛋白/球蛋白比率下降。这些指标的变化说明,含微囊藻毒素的微囊藻细胞提取液对处理组小鼠肝脏造成了损伤,肝组织学观察也印证了这个结果,在处理组小鼠肝组织有明显的水样变性。另外,9.6 μg/kg处理组小鼠血液白细胞数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组织细胞学观察发现,处理组小鼠脾脏也有明显的损伤。该实验结果说明,含微囊藻毒素的微囊藻细胞抽提液对小鼠的血液和免役系统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鲤肝细胞抗氧化系统对微囊藻毒素毒性的反应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用10μg/L的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处理鲤肝细胞培养物,检测鲤肝细胞抗氧化系统的6项指标。结果表明,MC—LR处理后活性氧(ROS)含量明显升高,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迅速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明显升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在MC—LR处理15min后也有明显上升,但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在MC—LR处理后没有明显变化。另外,还从氧自由基理论解释了微囊藻毒素造成鲤肝细胞损伤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3.
玉米幼穗离体培养体细胞胚高频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玉米(Zea mays L.)幼穗为材料,MS主基本培养基,诱导体细胞且状体。筛选出了胚状体高频发生的品种;同时实验结果表明:玉米遗传型与胚状体形成有一定的相关性;诱导期2,4-D浓度对且状体产生十分重要,KT和6-BA影响且状体的发生。组织切片观察表明:多数胚状体起源于愈伤组织表层,少数产生于里层;愈伤组织产生且状体是不同步的。  相似文献   
4.
氮磷浓度对藻-溞-草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氮磷浓度对生物操纵效果的影响, 以小球藻、大型溞和金鱼藻分别作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大型沉水植物的代表, 建立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水生微宇宙模型。研究了在25℃、2000—3000 lx 的温度和光照下, 不同氮磷浓度对三者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者共培养时, 在高氮(10.5 mg/L)条件下, 磷浓度小于0.1 mg/L 对大型溞繁殖和金鱼藻的生长有利; 磷浓度介于0.1—2 mg/L 时小球藻呈大暴发趋势, 而金鱼藻的生长则明显受抑制。在低氮(0.5 mg/L)条件下, 磷浓度不大于0.5 mg/L, 大型溞对小球藻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金鱼藻与小球藻无显著互抑现象; 磷浓度增大为2 mg/L 时, 小球藻对金鱼藻生长产生明显抑制。在0.05—2 mg/L 的磷浓度范围及高氮和低氮条件下三者共培养时, 大型溞数量及金鱼藻生物量均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小球藻数量得到了有效抑制, 以磷浓度为0.1—0.5 mg/L 时效果最佳; N/P 比值对藻、溞、草间的相互作用有重要影响, 在藻-溞系统中, 大型沉水植物的加入可以大大提高控藻效果, 减小N/P 比值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与低氮情况相比, 高氮条件对金鱼藻、大型溞及小球藻的增长均存在一定抑制作用。磷浓度为0.5 mg/L时的水体氮磷去除效果好于其他磷浓度梯度。    相似文献   
5.
CYP3A是I相解毒酶系CYP450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在肝脏解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首次克隆了白鲢肝脏CYP3A基因并研究了毒死蜱对该基因表达的影响。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结果表明,CYP3A基因编码513个氨基酸,其蛋白质分子量为58.8 ku,理论等电点为7.96。该蛋白是一个稳定蛋白且具有一定的亲水性。二级结构预测可知,CYP3A包含45.2%的α-螺旋、12.3%的延伸链、4.3%的β-折叠和38.2%的无规则卷曲,具有2个显著的跨膜结合区。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对白鲢具有很高的毒性,其96h LC50为0.172 mg/L。另外,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毒死蜱对白鲢CYP3A基因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微囊藻细胞抽提物亚慢性暴露对小鼠肝脏抗氧化系统的影响.采用腹腔注射进行连续染毒28d,染毒组剂量为3.3μg micmcystins/kg体重.结果显示,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氧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在第4周时发生显著性升高,提示微囊藻细胞抽提物激活了小鼠肝脏抗氧化系统.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对照组相比也显著提高,表明谷胱甘肽-S-转移酶作为解毒Ⅰ相酶加快了对肝脏微囊藻毒素的清除.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也显著升高,说明抗氧化系统未能清除微囊藻细胞抽提物对小鼠肝脏的氧化损伤,导致了氧化应激的产生.结果表明低剂量微囊藻细胞抽提物长时间暴露能够导致小鼠肝脏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7.
采用复性电泳方法研究了金鱼组织器官蛋白水解酶及个体发生过程中蛋白水解酶的种类和活性变化,主要结果表明:⑴金鱼各组织器官蛋白水解酶种类差异不大,大多数组织器官都具有113、69、20、16kD四条带,但不同组织器官常具有其特异性蛋白水解酶;肠道蛋白水解酶种类最多、活性最强。⑵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受pH值影响和制约,大多数组织器官蛋白水解酶活性最适pH值为8.5。⑶在金鱼胚胎发育早期(从卵裂到心跳期)多数  相似文献   
8.
类菌胞素氨基酸 (MAAs) 是一类具有吸收紫外线能力的物质, 蓝藻MAAs的生物合成及其分子机制的揭示为MAAs基因的快速检测提供了可能。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扩增了一株分离自太湖的水华鱼腥藻(Dolichospermum flos-aquae CHAB1629)编码脱氢醌合成酶(DHQS)基因的部分片段, 系统树分析发现其与报道的Anabaena sp. 90核酸序列相似度达99%, 而与Anabaena variabilis ATCC 29413仅为53.6%; 同时运用HPLC检测发现, 该株水华鱼腥藻MAAs的类型为shinorine。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浮游类鱼腥藻MAAs的分子鉴定及野外适应性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鲢、鲤和鲫肝细胞原代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是一类淡水水体中危害很严重的生物毒素(Biotoxin),由微囊藻毒素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正日益受到科学家的关注1.已知微囊藻毒素作用的靶器官为肝脏,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微囊藻毒素对动物肝脏组织的损伤,如口服或腹腔注射毒素,引起肝组织结构破坏、肝出血甚至肝坏死,但用整体实验动物或器官研究微囊藻毒素毒理学较难深入,因此建立毒理学实验模型十分重要.肝脏作为动物体内最重要的解毒器官,是研究微囊藻毒素毒理学的主要对象.一般毒理学实验都采用肝脏原代培养细胞,因为原代培养细胞生理生化及遗传特性稳定,适于研究外界毒物的毒性、毒理及肝细胞对毒物的应答和解毒机理.本实验通过对鲢(Hypophthalmichthy molitrix Carier et Valencienines)、鲤(Cyprinus carpio Linnaeus)和鲫(Carassius auratus Linnaeus)肝脏原代细胞培养,以建立稳定的毒理学实验模型,为微囊藻毒素毒理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有毒和无毒微囊藻对大型溞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一些城市生活污水和工农业废水流入江河、湖泊等淡水水体中,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污染,导致蓝藻过度生长繁殖而形成水华,其中最常见的是微囊藻水华[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